第1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尤其是對於廣大勞動人民來說,冬至更是採買整個冬季物資的重要日子,村落之間會出現大大小小的集市供小老百姓買賣各種商品。

  文哥兒是和金生打聽清楚他們那邊的集市什麼時候開才選的出行日子。

  來都來了,肯定要順便去趕集!

  冬至當天,文哥兒一大早就醒來了,興沖沖地揣上自己的私房錢,召喚他大哥王守仁去喊李兆先出門。

  謝豆也沒出過城,得知文哥兒他們的出行計劃就天天央著他大哥謝正陪著去。

  謝正經不住弟弟的軟磨硬泡,只得領著弟弟早早出門和文哥兒他們會合。

  三家人一會合,出行隊伍就顯得特別壯大。

  王守仁他們三個年紀大點的都會騎馬,於是把馬車留給了兩個小的,自己則騎在馬背上隨意閒聊。

  文哥兒和謝豆趴在車窗邊往外看,一路上興奮地湊一起嘀嘀咕咕。

  結果他們的馬車才剛駛到城外呢,就瞧見一行人騎著馬候在城門口,不是錢福等人又是誰?

  不僅錢福來了,靳貴也來了,還有隔壁四夷館的徐富都來了!

  文哥兒睜圓了眼,不知道他們幾個怎麼會湊到一起。

  這事吧,還是得從文哥兒興奮地和他們反覆講冬至出行計劃說起。

  當時錢福他們聽了就覺得這小子太得瑟了,弄得好像就他自己能出城似的!

  他們一商量,就決定這天一早到城門口堵人,爭取嚇文哥兒一大跳。

  靳貴有次去四夷館取文書的時候順嘴把這打算和徐富一說,徐富當場表示自己也一起來,兩邊不就湊一塊了嗎?

  瞧見文哥兒一臉的震驚,靳貴幾人都哈哈大笑,騎上自己的馬跟著文哥兒那輛馬車出城去。

  文哥兒也就震驚那麼一會兒,回過味來就更開心了。

  人多,熱鬧!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順著金生的指引往前走,約莫走了小半個時辰,王守仁就折返馬車前拎文哥兒下車。

  文哥兒和謝豆下地一看,就見前頭是橫跨河面的長橋,過了橋便是人來人往的集市。

  對面有個熱鬧的小渡頭,不少小漁船聚集在渡頭賣河鮮,誰要是看上了,就拿柳枝串起來拎著走。

  比起城中整整齊齊的鋪面和攤檔,這集市可就隨意多了,連地面都算不上平整。

  文哥兒知曉城外的路不好走,這次出來穿的是不怕弄髒的舊鞋,見到對岸這麼熱鬧立刻拉著謝豆跑過橋,很是驚奇地左看右看。

  金生緊跟在文哥兒身後,不時提醒文哥兒別踩到水窪。

  文哥兒好奇地轉頭問金生:「冬至集市要連開三天嗎?」

  金生點頭。

  平時他們這邊的集市都是按日子開的,大致就是逢三在這頭開,逢六在另一頭開,爭取所有村子都有機會就近趕集。

  由於這邊場地最開闊,每年冬至集市便在這邊連開三日,方便大夥集中採買。

  文哥兒得知這是一年一度的盛事,頓時更來勁了。

  他不知從哪掏出個小本本,開始對自己感興趣的人進行採訪,無非是拉著人瞎嘮嗑,問他們家中有幾口人、今年收成好不好、這次帶了什麼特產來賣之類的。

  文哥兒年紀小,偏又口齒清晰、能說會道,不少人都覺得很稀奇,只要沒什麼要緊事要忙,大多樂意和他閒叨幾句。

  再一看文哥兒時不時還在小本本上記上幾筆,眾人就更驚訝了:「喲,才這么小就會寫字了?」

  文哥兒聞言馬上捂住自己的小本本不給人看。

  「字還寫不好,不能給你們看。」文哥兒很警惕地說道。

  這就是真的會寫了。

  誰會在意一個三歲小孩字寫得不好?他會寫字本身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這下但凡文哥兒要問的,他們更是有問必答。

  有時候文哥兒還沒問過去呢,旁邊的人就主動湊上來搶著說自家的情況,還有人熱情地要給文哥兒送些自家的東西。

  文哥兒搖著小腦袋拒絕道:「不能要,不能要,一針一線都不能要!」

  那麼大一點的小娃娃,說起話來卻一套一套的,看得人直發笑。

  錢福等人見文哥兒到哪都能和人打成一片,也沒有一直跟著文哥兒,而是自己在冬至集市裡頭走走看看,感受著在翰林院裡接觸不到的別樣風光。

  庶吉士中有些也是農戶出身,想到自己還得任滿以後才有資格告假歸家省親,行走其中自然分外惦念家鄉。他們和文哥兒一樣與攤販們閒聊了一會,最後順手在集市上買了些便宜實惠的農副產品。

  文哥兒在集市里玩耍一早上,吃了不少集市上的小吃。

  比起他們平時吃的糕點,集市上這些吃食做法略顯粗糙,味道也挺一般,文哥兒還是吃得挺高興。

  不過光吃小吃哪能吃飽,午飯必須有!

  眼看臨近飯點了,文哥兒便帶上現買的菜肉糧油,帶著一大群人浩浩蕩蕩往金生家借灶頭去。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零食一個胃,正餐一個胃,再留個空胃以備不時之需!

  註:

  明朝休假:參考《明史》和《明會典》

  開國初假期給得很嚴苛,大節就過年五天假、冬至三天假,以及朱棣給補的元宵十天樂,平時一個月只給休一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