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哥兒道:「我都準備好點心了,不吃就浪費了。您沒有背過詩嗎?」他搖頭晃腦地給丘濬背了起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他那小嗓兒中氣特別足,吵得丘濬腦仁發疼。

  偏文哥兒還在那兒講他爹要他出錢買點心的事,他算算手頭的錢只夠請大家吃一次的,錯過這次就沒有啦。

  文哥兒老氣橫秋地感慨道:「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丘濬:「………………」

  小小年紀的,哪來這麼多感悟?!

  這個王華也真是的,才這么小的孩子和他說什麼錢不錢的?真是俗不可耐!

  丘濬被文哥兒磨得沒辦法,只得先放下禮部的活隨他去了翰林院。

  他伏案看了半天公文,眼睛還真有點疲憊,驟然走到外頭看到滿庭翠綠的枝葉,才注意到已經入夏了,到處都青翠可愛。

  文哥兒好不容易把丘濬勸出來了,立刻拉著丘濬往翰林院那邊走。

  這條路他才走了兩次,就已經熟悉得跟在自己家裡溜達似的。

  路上遇到見過兩回的禮部屬官,文哥兒還很有禮貌地問好,並表示自己是過來請丘濬過去跟進翰林院重點修書項目的。

  這可是記錄一個皇帝一生的重要巨著,參加編纂這書可是能升官的,可見它多麼重要!

  是個超級重要的大項目沒錯了!

  老丘每天過去跟進一下,完全合理!

  丘濬一如往常地臭著一張臉,底下的人看不出他是怎麼個想法。不過他沒有開口否認文哥兒的說法,算是默認了。

  沒辦法,要是他今天否認了,明天這小子又來磨他過去遛彎,豈不是白解釋了?

  李東陽等人見到丘濬時一點都不意外。

  現在大夥都知道了,丘尚書就吃文哥兒軟磨硬泡那一套。

  而且只有文哥兒上才有用,別人去使還不管用的那種。

  唯一一個全程處于震驚狀態的只有王文素了。

  可憐他剛到京城,本來只是想找筆友討論討論數學問題,結果他糊裡糊塗被自己這位筆友拉來翰林院!

  現在文哥兒還輕輕鬆鬆把隔壁禮部尚書拉來了,堂而皇之領著一群翰林學士到外面遛彎去。

  換成誰碰上這種事都會震驚的!

  文哥兒沒忘記王文素這位新朋友,他拉著王文素給丘濬介紹,說這是他筆談已久的好朋友,數學學得特別好,做起題來比他還快!

  這最後一點,他提起來時還很不甘心來著。

  丘濬勉勵了王文素幾句,也沒忘記自己過來要辦的正事,當真邊遛彎邊跟進《憲宗實錄》的編纂情況。

  文哥兒乖得很,和王文素一起綴在丘濬身邊聽他們輪流匯報自己的進度。

  一行人半路捎上了謝遷,一同去金生選好的位置喝下午茶去。

  等大夥圍坐在一起吃起茶點來,文哥兒便又把自己錢只夠請這麼一次的事說了一遍,唉聲嘆氣地表示自己的小錢袋已經癟癟的,明天就沒得吃啦。

  李東陽等人登時齊齊看向王華,覺得這個當爹的可真不要臉,吃頓點心居然還要自家兒子掏錢!

  王華:?????

  這不是不想讓他天天搞這一套嗎?怎麼就成他真讓兒子出錢了?

  這小子怎麼就這麼能說?!

  文哥兒一點都不關心他爹的心情,一邊給大夥介紹他娘給他準備的香香點心一邊自己吃得老歡。

  看得王文素都替他捏一把汗,生怕他回去會被他爹給痛揍一頓。

  眾人說說笑笑地吃飽喝足,便又回去接著幹活了。丘濬倒是被文哥兒拉住了,要他給講講題。

  還說什麼「區區天元術,一定難不倒您」!

  老丘:「……」

  那必須不能被難倒。

  第83章

  丘濬會不會?丘濬還真會。

  他是少數和楊廷和一樣愛讀「雜書」的人甚至比楊廷和讀得更雜。

  畢竟丘濬少年時都是跑去蹭書看的,別人有什麼書他就蹭什麼書,從來都沒得挑的。

  等入朝為官以後,他不是在翰林院就是在國子監上班在看書下班也在看書可不就快把翰林院藏書、國子監藏書掃蕩光了嗎?

  天元術這種偏門「雜學」問題丘濬也曾研究一二。

  至少文哥兒翻找出來那本《四元玉鑒》他是看過的。

  要不怎麼說他是明朝活動的百科全書!

  王文素在文哥兒示意下把抄好的難題集拿出來,很快收穫了丘濬的傾情講解。

  他沒想到不僅有懂算術的翰林學士還有懂算術的禮部尚書越聽便越對京師心生嚮往。

  朝廷並沒有禁止商賈之子,甚至還允許他們花錢買國子監的納貢生名額,但凡家裡有點餘力的都會讓子孫後代習舉業。

  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王文素把大半心思都投入到算術的研究之中,便沒心思讀什麼聖賢之書。

  應該說自從迷上了算術他就再也不想分半點時間到早就被讀書人翻爛了的四書五經上。

  只想好好鑽研各種各樣的算術問題。

  他甚至想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這麼輕視算術。

  他家中的算書都是他一本本辛苦搜羅回來的。若不是被他帶了回家,它們可能會在無人問津的角落被蠹蟲啃壞,再也沒有重見天日的機會。

  就因為科舉不考算術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