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實上既然這些卷子都不可能被皇帝看見,所以即使有的人想破格把某個考生提到前面,其他人看在同僚面子上也不會有太大意見。

  這意味著下午的閱卷工作相對沒那麼重要。

  既然重頭戲都結束了,讀卷官們便都放鬆下來,結伴入座等著吃工作餐。

  殿試工作小組的供給依然是光祿寺負責的,也不知是不是考慮到讀卷官們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同僚,且官階很多都和自己不相上下,光祿寺送上來的飯菜居然都是熱乎的!

  菜色雖都很尋常,無非是豬肉鵝肉羊肉之類的,可擺得滿滿當當的,瞧著很是豐盛。

  這就有點叫人受寵若驚了。

  文哥兒發現居然還有鹿脯。

  古人騎射和打獵功夫不差,且沒什麼瀕危保護動物之說,鹿肉也算是達官貴人和富貴人家飯桌上的常客,只是普通人很少能吃上罷了。

  據傳北宋就有些人用死馬肉冒充鹿脯到市面上賣的,死馬通過一定手段掩埋腐化處理過後,再挖出來用濃油赤醬掩蓋住腐壞變質產生的異味,就可以裝成嫩美的鹿肉拿去忽悠沒見過世面的百姓!

  據說宮宴也不常賜鹿,這次還是占了殿試的光,殿試工作小組可以共分一隻肥鹿!

  鹿自古以來就是很好的意象,而且與科舉息息相關。

  俗氣點的就是鹿通「祿」,考科舉不就是為了以後可以吃官家飯!

  文雅點的就該追溯到《詩經》,好好把《詩經》中的《鹿鳴》背一背。

  早在周王朝時這就是宮廷宴飲常用曲,如今大明更是直接把鄉試中舉的舉子將要參加的宴會稱為「鹿鳴宴」,代表他們正式走完了魚躍龍門的第一步!

  這一重重的含義文哥兒自然不太懂。

  沒見過世面的文哥兒對鹿肉很感興趣,可他手短,夠不著放得有些遠的鹿脯。

  他悄悄把自己的筷子塞給王華,央著王華幫他夾上一塊鹿脯嘗嘗鮮。

  王華瞅了眼他的小胳膊小腿,也沒為難他,替他夾了塊鹿脯到碗裡。

  今年光祿寺挑的鹿明顯肥嫩得很,每一塊都帶著薄薄的鹿皮,皮下不算多的油脂隨著醬汁滲入細嫩的瘦肉之中,保證每一口都足夠鮮嫩入味。

  這盤鹿脯用的還是紅燒之法,吃起來醬香濃郁,文哥兒簡直恨不能拿肉汁拌飯。

  可惜大家都已經動起了筷子,每個人的筷子都往盤子裡走了一遭,文哥兒的輕微潔癖又犯了,沒再讓他爹給他取盤裡的醬汁。

  讀卷官們飯飽酒足,都覺得光祿寺良心發現了,準備的飯菜和茶食都很不錯。

  還是李東陽喝了兩杯以後說漏了嘴,眾人才知曉光祿寺卿的兒子今年也考進了殿試環節。

  這廝雖避嫌沒直接加入今年的殿試工作小組,卻還是督促底下的人好好準備考官們的吃食。

  尤其是讀卷官的。

  ……這就對了,就說了光祿寺不可能無緣無故轉了性!

  李東陽隨口賣了同僚一波,大夥聽了也只是笑了笑,沒太放在心上。

  誰家兒子不得參加科舉?要是換成自己家孩子參加科舉,他們只會比對方更上心。

  至於光祿寺平時的擺爛行為,他們也都習以為常了。

  要知道他們平時可沒少追著皇帝勸諫說「要當明君不能貪圖享受」「要當明君不能貪圖口腹之慾」,自己要是因為飯菜不好吃就去攻訐光祿寺,以後還有什麼立場開噴?

  左右宮廷御宴吃的就是那份榮耀,菜色味道普通點也沒啥好指摘的!

  想吃好吃的,回家叫人做就是了,家裡什麼山珍海味吃不著!

  文哥兒邊喝著熱飲子邊聽大人們聊八卦,亮亮的眼睛忽閃忽閃的,感覺聽到了很多新鮮事。

  可惡,每次聽大人說起這個光祿寺,都更添了幾分嚮往啊!

  殿試工作小組聚餐結束,一行人回到東閣繼續閱卷。

  劉健也已經和徐溥他們商量好一甲候選名單,宣布下午的交叉閱卷正式開始。

  文哥兒對這個交叉閱卷很感興趣,躍躍欲試地拿了張白紙寫上自己的名字,並力邀李兆先他們也來畫圈圈叉叉,看誰對得最多!

  要是自己畫圈的都在前排,那肯定就贏了!

  李兆先他們也跟著家中看了半天的卷子,算是漲了不少見識。

  可更多的還是覺得乏味。

  歌功頌德的文章讀多了,誰都會覺得很無聊。

  聽文哥兒這麼一提議,相熟的幾家子弟都來了興致,紛紛找來白紙開始按文哥兒的意思把自己覺得值得畫「○」的文章記錄下來,看誰挑中的前排文章最多最准!

  文哥兒和李兆先他們討論得熱火朝天,連不認識的別家子弟也湊了過來,表示他們也想參加。

  文哥兒最愛交朋友了,別人主動要和他玩,他自然開開心心地接納,一群小子開始跟在大人身邊煞有介事地挑揀起自己認為的優秀答捲來。

  讀卷官們見自家兒子幹勁這麼足,也沒有攔著,心裡也挺好奇自家小子眼力如何。

  要是一篇都挑不中的話,他們還是努努力多再往上晉升一下,爭取給家裡的傻兒子蔭個好官職吧。

  好歹再給家裡續一代,給個機會讓他們把孫子教出來……

  作者有話說:

  老劉:總覺得這兩人會教壞孩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