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註:

  ①閣老餅的做法:參考《養小錄》

  「糯米淘淨,和水粉之,瀝乾,計粉二分,白面一分。其餡隨用饃熟,軟膩好吃。」

  其實沒看太懂,意思到了就行了(bushi

  ②「我當國,必殺之」:出自清人筆記《明語林》

  「莊定山以諫謫,退處三十年。邱仲深常嫉之,曰:"引天下士夫背朝廷者,昹也。我當國,必殺之。"及既執政,公卿皆曰:"定山人物,宜以翰林處之。"仲深曰:"我不識所謂『定山'。"」

  ③今天還看到一則老丘的八卦,也順便分享分享hhhh

  老丘非常喜歡一個叫桑悅的名士,有次他寫了篇文章,興致勃勃拿去騙桑悅說:「這是別人寫的,你瞅瞅寫得咋樣。」

  桑悅一看就知道誰寫的,當面辱罵:「您老覺得我不討厭髒東西嗎?為啥要給我看這玩意?(明公謂悅不怯穢乎?奈何得若人而令悅觀)」

  老丘:「……那你給改改。」

  桑悅還真拿回去改了送回來。

  老丘對比著一看,沒話可說了。

  *

  老丘真慘,寫啥都是狗都不看,難怪要向皇帝瘋狂自薦!

  第55章

  文哥兒興沖沖地跑去謝遷面前補考那眉梢眼底的小得意根本就藏不住,大人一看就知道他在憋壞。

  謝遷不動聲色地瞅了他一眼,沒怎麼為難他,挑的都是上個旬休日劃拉的讀書範圍來考校。

  等文哥兒信心滿滿地答完了謝遷才端起茶抿了一口問他:「今兒去王閣老家和李學士家都做了什麼?」

  提到這個話可就多了,先是講了講王閣老精通刑法講起案例來深入淺出三歲小孩都能聽懂!

  謝遷微微沉默。

  三歲小孩能聽懂,指的是你自己嗎?

  相較於王恕,文哥兒顯然還是更喜歡李東陽他感覺李東陽十分博學,哪家的八卦都懂一點!

  謝遷:「…………」

  文哥兒早把謝家當自己家了一點都不見外地招呼謝豆快把丘家秘餅拿出來給謝遷嘗嘗。

  他表示要不是李東陽提起來,他都不知道老丘手藝這麼好!

  謝遷還真不知道丘濬有這麼一手。

  主要是丘濬這人年輕時好辯論,跟誰都能槓起來,又不愛應酬、不愛走關係每日不是閉門讀書就是閉門寫書旁人哪有機會和他聯絡感情?

  丘濬這禮部尚書的職位還是靠他自己竭力向聖上進獻《大學衍義補》得來的要不然還是一個人悶頭搞學問。

  可以說丘尚書在朝中人際關係實在不怎麼樣。

  只不過李東陽突然提起這一茬恐怕是覺得自己不小心八卦了太多同僚,決定把文哥兒哄去丘家玩。

  至於丘濬做的餅是不是真的那麼好吃謝遷心裡還是持懷疑態度。

  不過瞧見兒子和學生都齊刷刷地望著自己謝遷也不好拒絕他們的好意取了塊餅嘗鮮。

  比起剛起鍋那會兒兩小孩帶回家的餅已經沒那麼熱乎,可口感依然是細膩綿軟。若不是如今還是春寒料峭的時節,說不準放涼了吃也別有一番滋味。

  謝遷不知不覺便吃完一塊。

  沒想到脾氣又臭又硬的老丘,做出來的餅子居然是這樣軟膩可口!

  沒等謝遷考慮如何不動聲色地再吃一塊,文哥兒已經積極地給他介紹道:「您剛才吃的是甜的,再嘗個鹹的!」

  於是謝遷順理成章地嘗起了咸口的丘家秘餅,並在文哥兒記錄的「鹹甜之爭」投了甜口一票。

  男子漢大丈夫,愛吃甜就愛吃甜,不需要遮遮掩掩!

  謝遷不是貪圖口腹之慾的人,哪怕對丘濬家這軟餅也頗為喜愛,還是對謝豆道:「你與文哥兒把這餅拿去給你祖母嘗嘗鮮。」

  謝豆連連點頭。

  文哥兒麻溜跟謝豆去陪鄒氏吃餅,積極地在謝家做了一番調查,準備廣泛收集大夥的吃後感,回頭去給老丘講講。

  怎麼會有人不喜歡被人夸呢?沒有,不存在的!大家肯定都愛聽誇獎!

  等在謝家忙活完跑回家,金生送回去的餅都分完了,文哥兒自然又是跑完這邊跑那邊,爭取從每一個吃過的人嘴裡掏出句誇讚來。

  王老爺子瞅著文哥兒一回到家就到處蹦躂,冷哼著說道:「怪不得天天吃那麼多也不見長肉,這一天到晚上蹦下跳的,就沒見他消停過。」

  剛才還跑來和他說什麼王閣老真厲害,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同樣是姓王的,你瞅瞅人家」。

  岑老太太道:「文哥兒要是消停了,也不知是誰先不習慣。」

  文哥兒採訪完大夥的吃後感,偷偷摸摸溜回住處,準備背著他爹搞小動作。他怕他爹發現,還叫金生在外頭守著,有人來了給提個醒。

  他練字滿打滿算也沒幾天,每天只掐著作業量寫十張大字,堅決不傷害自己脆弱的小手。

  可通過過去一年多的讀書識字,大多數常用字的寫法早就印刻在他腦海里。想一下子寫得多好看不容易,寫個作文還是夠用的!

  文哥兒並不準備一口氣寫完。

  下次李兆先有空和他一起去丘家讀書(接頭),估摸著得是下個旬休日了,他有九天時間可以慢慢琢磨。合理安排寫作任務,堅決不累著自己!

  文哥兒懷揣著隱秘的興奮開始自己的秘密事業,每天都偷偷摸摸地背著大人寫上一兩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