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丘濬起初想把他也攆出去瞅了兩眼又覺得算了生怕他又胡亂掰扯出幾句《論語》來氣人。

  如今丘濬算是懂了,為什麼自己年輕時慷慨激昂地與人辯論結果辯論著辯論著別人就不搭理他了。

  這一天到晚被人噎到沒話說的滋味可真的不太好受!

  但凡這小子再長個十歲八歲,丘濬都能硬下心來把他攆得遠遠地。可這小子才三歲,能拿他怎麼辦?

  隨他去吧。

  文哥兒就是那種你覺得「隨他去吧」他就能得寸進尺、盡情撒歡的傢伙。他跑來跑去地幫丘濬把準備工作幹完了,好奇寶寶似的趴在邊上看丘濬揉面覺得看不清楚還努力踮起了腳。

  這么小一小子在邊上巴巴地看著你,任是你再鐵石心腸也沒法對他繼續擺冷臉。

  丘濬已是禮部尚書,官不可謂不大,性情不可謂不峻刻。

  當年有位官員對朝廷不滿辭官隱居去了他就揚言表示自己要是能做主的話一定殺了這種動搖人心的傢伙學問再高、本領再強不願意為建設大明做貢獻又有什麼用書簡直白讀了!

  如今丘濬換下了官袍穿著十分居家的便服,平日裡的不近人情便少了七八分。

  他背後燒著熱灶面前擺著白面與糯米粉瞧著渾身煙火氣。

  即便已經六十幾歲丘濬揉起面來也一點都不生疏那手藝瞧著便是千錘百鍊出來的,利落得不得了。

  文哥兒看得又把眼睛睜圓了,都沒等他琢磨明白是怎麼回事,那兩種白白的粉狀物就在丘濬手裡糅合成圓乎乎的一大團。

  文哥兒也算是最愛去看人做菜的小孩了,還沒見過丘濬揉面這麼利索的。

  眼瞅著揉面這活兒自己實在幫不上忙,文哥兒只能在旁邊關心地問:「您累不累呀?要不歇歇再揉吧?」

  丘濬瞥他一眼,說道:「做這點事就嫌累,早該自請致仕去了。」

  他為官清廉,在家不追求什麼享受,也不愛出去應酬,實在有特別想吃的東西便自己動手試著做,日子可以說過得非常省錢。不過是做點吃的,哪裡就嫌累了?

  丘濬覺得自己還特別年輕,他還可以再為朝廷發光發熱十年八年,並且抽空寫他個十本八本書。

  他心裡是這麼想的,嘴裡自然也這麼教育文哥兒。

  文哥兒聽得瞠目結舌。

  震驚!奮鬥逼竟在我身邊!

  您老打算干到七老八十才退休,和我王小文有什麼關係?我的夢想是混個功名就退休,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

  文哥兒可不知道自己這夢想直接和丘濬辱罵過的歸隱名士不謀而合。

  不過他聰明得很,哪怕沒聽說過丘濬那句「我當國,必殺之」,也知道自己要是還想吃到丘家獨家秘餅就不能和丘濬唱反調。

  為了吃餅,必須乖巧!

  就文哥兒那點小心思,丘濬掃一眼就看出來了。

  可就這麼個三歲小孩,丘濬也沒法和他講大道理,只得繼續把已經成型的麵團揉到自己滿意的軟硬程度。

  這個過程講究多了去了,從配比到力道都憑動手的人自己把握,即便有人看了全程也學不來。

  畢竟每個人的感知能力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手勁也不一樣,每個步驟都可能出現偏差。隨著這些偏差不斷地累積和放大,成品必然會出現不小的差距。

  丘濬把麵團放到旁邊發麵,又開始去調餡料。

  入春後可用的食材就多了,他做餅用的餡料向來應時而變,如今可選擇的範圍廣了,他調起餡料來得心應手,甚至同時準備了甜口和咸口。做都做了,多做些也無妨!

  文哥兒聽丘濬介紹說還有鹹甜兩種口味,更加賣力地給丘濬打下手,恨不得丘濬一下子變出滿鍋餅來給他嘗嘗。

  眼看文哥兒只差沒把「迫不及待」寫在臉上,丘濬的動作卻是越發地不急不緩,由著文哥兒在旁邊急得抓耳撓腮。

  等吳氏過來瞧瞧需不需要幫忙時,就瞧見文哥兒很著急地繞著自家丈夫團團轉,可自家丈夫偏在那慢騰騰地往餅里裹餡。

  這一老一少瞧著倒比親祖孫還親。

  吳氏笑著過去幫忙。

  有吳氏加入,文哥兒反而不好意思催丘濬了,只能繼續眼巴巴地在旁邊看著。

  倒不是他不想幫忙,是丘濬嫌棄他弄的太難看,根本不許他碰。

  文哥兒心痒痒地等到餅下鍋了,才滿心期待地跑出去和李兆先分享這個好消息:他們馬上就可以吃上特別好吃的丘家秘餅了!

  丘濬見文哥兒連蹦帶跳地往外跑,臉色又臭了幾分,覺得這小子與他們老丘家嚴謹肅正的家風著實格格不入。

  ……這要是他家親孫子,光是跑來跑去瞎蹦躂就得臭罵一頓的。

  另一邊,文哥兒已經跑到看了好久書的李兆先旁邊坐下,活靈活現地描述了一通老丘揉面的英姿。

  李兆先只能放下書來聽他講。

  聽著聽著就聽餓了。

  這連講個揉面就能把人講餓的本領可真不簡單!

  李兆先心中一動,諄諄勸誘道:「你講得真好,寫出來一定很有趣,不如回去寫成文章記下來。回頭我帶回去給父親瞧瞧,叫他給你掌掌眼,他這人最喜歡指點後輩了。」

  文哥兒一臉拒絕:「我不會寫文章。」

  他都沒到寫文章的年紀,做什麼要寫這個?要是叫他爹和他老師給發現了,不得當場給他加作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