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哥兒驕傲回道:「是我自己想的!難道不對嗎?」

  丘濬罵道:「當然不對,什麼叫越是吵得臉紅脖子粗越君子?『和而不同』前頭是個『和』字!」

  這話說完,丘濬忽地頓住。

  他的目光轉到文哥兒臉上。

  文哥兒一臉無辜地和丘濬對視。

  「……你這小子。」

  丘濬背脊挺得筆直,與文哥兒一同坐在廊下。

  一老一少看了一會天邊絢麗的晚霞。

  冬末春初,傍晚的風帶著料峭寒意。

  「馬上夜禁了,快回家去吧,再不回去仔細五城兵馬司的人把你抓了去。」

  眼看天色不早了,丘濬打發文哥兒趕緊走人。

  文哥兒也沒賴著不走,他與金生、奶娘別過丘濬溜達回家,心裡嘀咕著一句莫名其妙冒出來的話: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唉,他不是兩歲小孩了,要煩惱的事情可真不少!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你好幼稚,我們又不是兩歲小孩!

  丘尚書:?

  *

  更新啦!

  上章的小紅包陸續發放中,收到的會有站短提示噠!下面我們開始前往一百章,沖鴨!

  *

  註:

  ①丘濬和王恕關係不好:參考《明史》

  歷史上王恕沒入閣,文哥兒的小翅膀從三歲扇起!

  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論語》

  第52章

  文哥兒回到家中也不嫌累,噠噠噠地跑去找他爹,想從他爹嘴裡掏出點關於丘濬和王恕的恩怨情仇來。

  他爹也真是的,肯定知道丘濬和王恕不太對付也不提前給他通個氣!

  有「劉棉花」的教訓在前王華就很注意這方面的事鮮少在文哥兒面前說起朝中諸事。

  聽文哥兒問起了,王華瞅他一眼說道:「王閣老與丘尚書之間的事與你個三歲小子有什麼關係?」

  文哥兒道:「唉,丘尚書太喜歡我啦,我不忍心叫他傷心。」

  王華:「…………」

  王華一時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

  丘濬和王恕那點事也沒什麼特別的,主要是他倆三觀不合。

  丘濬這人年輕時最愛讀些雜七雜八的書看完還愛發表自己驚世駭俗的觀點,聽得人瞠目結舌。

  比如范仲淹向來是文人標杆,慶曆新政那一群人更是讀書人心頭的白月光。

  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及歐陽修一句「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一直都備受文壇推崇覺得他們很有孟子之風。

  偏丘濬就譏諷范仲淹主持慶曆新政實屬「多事」。

  王恕作為實幹家本來就不太喜歡丘濬這種理論派聽了丘濬這種言論後就更看他不順眼了。

  於是有次大夥坐下來聊天,王恕也對丘濬冷嘲熱諷說你好好一當代大儒咋還去寫雜劇那種下九流的玩意(就是那部狗都不看的《五倫全備》)。

  丘濬:「…………」

  丘濬覺得王恕這人不能處!

  興許是年少輕狂時期大談自己的「高論」挨過不少毒打丘濬後來寫書三觀就正常多了。他老來寫成的《大學衍義補》就有不少誇讚范仲淹的內容改為嘲諷別的阿貓阿狗。

  當然哪怕丘濬每次和人雄辯完都偷偷回去修正自己的三觀,他還是和王恕處不來。

  你罵我可以,罵我書我記你一輩子!

  簡而言之,十分記仇.jpg

  這個翻臉過程講出來,王華怕文哥兒跑去當面嘲笑丘濬。

  到時人丘尚書豈不是要落下個痛揍三歲小兒的惡名?

  這不行,這不可!

  他不能陷丘尚書於不義。

  王華道:「諸位長輩之間的事,也是你能打聽的?」

  文哥兒見他爹嘴巴這麼嚴,也拿他爹沒辦法,只能唉聲嘆氣地走了。

  既然他爹提都不提,估摸著這老丘和老王沒什麼深仇大恨,文哥兒好奇心很快就消失不見,每日仍是忙忙碌碌(吃吃喝喝)。

  轉眼迎來了旬休日,最近幾天天氣轉暖了,文哥兒終於可以逐步減負,不必再穿得跟個球似的,走起路來別提多輕快了,一大早就直奔王閣老家玩耍。

  王承裕一早就把侄兒王顯鴻拘在家裡,說是要他好好接待文哥兒這位小客人。

  距離文哥兒的府學一日游已經過去好些天了,順天府學還是籠罩在文哥兒的陰影之下。

  主要是吧,那天上課的兩位夫子老提起文哥兒。

  好不容易熬到他們不說了,李東陽的最新文章又在文壇流傳開。

  不僅文哥兒這位小神童再次走進眾人視野,連順天府學也隨著李東陽這篇趣文出了把名。

  瞧他們順天府學學生多麼地友愛,夫子多麼地親切,氣氛多麼地開放包容,隔壁國子監監生看了都想換學校!

  作為事件親歷者,府學教授有幸受邀成為這篇文章的第一批傳閱者,樂得他一整天都合不攏嘴,可謂是走路都帶風。

  於是府學教授直接邀全體師生一起欣賞這篇佳文。

  這下好了,其他夫子開始問李兆先什麼時候安排文哥兒再到府學一趟,不能厚此薄彼,得把課全聽了。

  很不錯,只有王顯鴻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王顯鴻得知自家小叔請了文哥兒來做客,在心裡罵罵咧咧了好幾天,可又不敢不聽話,只得推掉狐朋狗友的邀約捏著鼻子在家等著文哥兒上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