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祐樘聽了以後非常委婉地拒絕了。

  一來是想名望極高的王恕繼續坐鎮吏部分分劉吉這個首輔的權,免得連人事任免都被內閣把控。

  二來就是朱祐樘不想天天面對王恕。

  他爹憲宗皇帝對王恕有意見不是沒原由的王恕這人愛指手畫腳遇到什麼事都要據理力爭。

  有次憲宗皇帝實在不想搭理王恕,一直晾著不批覆,結果王恕愣是連上二十幾道奏章追著提意見煩人不煩人吶?

  這要是把王恕放進內閣,不得把自己煩死?

  還不如放王恕在吏部負責人事安排那還算是能辦點實事,不至於天天追著他罵。

  這並不是朱祐樘杞人憂天,而是王恕真的幹得出來。

  朱祐樘剛登基那會兒想提拔幾個宦官,王恕就曾追著要他收回成命。

  王恕都七十好幾的人了打又打不得躲又躲不開朱祐樘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對於讓王恕入閣的提議朱祐樘這兩年來都是持拒絕態度說是吏部更能讓王恕發光發熱。

  還是今年有人舊事重提,朱祐樘卻意外地鬆了口。

  王恕這閣老若不是剛走馬上任的他孫子提起來也不會那麼驕傲。

  瞧瞧人家劉吉孫子早囂張習慣了!

  對於朱祐樘這個新任命朝野上下在猜測和觀望。

  明眼人都知道劉吉和王恕不對付。

  這兩年王恕舉薦的人才很多都被劉吉擋了回去如今聖上鬆口把王恕安排進內閣,是不是想讓他倆打對台?

  他們終於撬動聖上對劉吉的信任了嗎?

  不少人嗅到了風向的轉變,紛紛向王家遞上拜帖,瞅瞅有沒有機會合夥搞劉吉。

  王恕卻以年邁多病為由,婉拒了各方拜帖。

  王恕為官三四十年,若說沒有惦念過入閣那肯定是假的,可如今終於來到這人人艷羨的風光位置,他卻一下子警醒起來。

  他已經七十多歲了,不管怎麼算這都該是他在朝廷乾的最後幾年了,絕對不能來個晚節不保。

  即便大明官場沒有「朝臣不得私底下聚會」的講究,大夥還以門生故吏滿天下為榮,王恕還是不希望自己給人一個剛進內閣就瘋狂結黨的印象。

  名望是把雙刃劍,他能靠名望起復回朝、甚至被薦入閣,也可能因為沒站好這最後一班崗被戳脊梁骨。

  就那麼短短小半個月,大夥都知道王家的門難進。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以前王恕搞人事任免就挺鐵面無私,誰來走後門都不給通融,連聖上的岳父壽寧伯張巒想求個勛號他都直接上書表示「陛下這萬萬不可」。

  要不怎麼朱祐樘都不想把他擺在身邊天天見面呢?

  別人想見見不著,文哥兒卻是意外地受到了王閣老家的邀請,說近來冰消雪融、天氣轉暖,邀他過府玩玩,今冬蠟梅開得極好,他們家已經采了不少來入茶,喝著甘美宜人、唇齒留香,再晚一些可就沒有了。

  署名是王承裕和他侄兒。

  就是那天在順天府學和輸到哭的那小子。

  文哥兒一聽,蠟梅茶,他沒喝過,想喝!

  這肯定得去啊!

  文哥兒拿到這帖子,立刻跑去和他爹說起這事。

  雖說他和那小子根本算不得朋友,可是他們家有蠟梅茶!

  王華:「…………」

  王承裕居然把他兒子的死穴拿捏得這麼准,不愧是平日裡負責跟在王恕身邊迎來送往的好兒子!

  既然別人都邀請了,王華自然不會攔著文哥兒不讓去。

  眼下不知多少人想燒王閣老這熱灶,全都求見無門,也不知他們家這混帳小子怎麼修來的運氣,竟能叫王閣老最偏愛的兒子親自給他下帖子!

  王華道:「王閣老年事已高,你到了別人家別太鬧騰,把人氣出個好歹來你爹這官也不用當了。」

  人王恕可是四朝老人,南北兩京十二位尚書,好幾位都是他提拔起來的。

  真要被這小子鬧出什麼毛病來,王恕的門生故吏一人一口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文哥兒道:「那我得和先生他們說一聲!」

  別看文哥兒年紀小,他平時可忙著呢,尤其是每個旬休日。

  謝遷那邊是肯定要去的,楊廷和那邊也不能落下,還有空閒的話就跑丘濬家蹭書看。

  畢竟他們這些朝廷命官都是假日才有空在家,而放假時間又是統一的!

  於是每到旬休日文哥兒忙得跟個小陀螺似的。

  這突然另有邀約,他可不得提前和謝遷他們吱一聲,免得他們特意給他留出小半天空閒來。

  文哥兒才剛叫金生幫忙跑個腿,轉腳又收到了來自他新朋友李兆先的邀請,說要請他旬休日去李家做客。

  文哥兒:「……」

  #三歲的我太受歡迎怎麼辦!#

  由於邀約帖子是李兆先親自送來的,文哥兒就直接和李兆先說了王承裕先請他的事。

  李兆先有點失望,奇道:「他請你做什麼?」

  文哥兒也不清楚,他自己也覺得納悶來著。他不太確定地猜測:「打了小的,來了大的?」

  李兆先:「……」

  這是什麼奇怪說法?

  關鍵是這說法雖然奇奇怪怪,竟還能叫人一聽就懂!

  李兆先道:「王叔父不是那樣的人。」

  他給文哥兒介紹了一下王承裕,說人家七歲就能作詩,從小就穩重可靠,王恕老了不方便送往迎來,王家接待客人的事全都是他在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