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接著是一張小弓和一根馬鞭,都是小孩兒上馬能用的那種,只是文哥兒還小,所以沒給他配箭。

  元朝時對漢民的武器限制非常嚴格,最過分的時候連菜刀都要十戶人家共用一把,菜刀丟了十戶人家連坐獲罪。

  到了明朝,對百姓的限制放寬了許多,雖還是不許民間私藏軍用武器,弓箭、刀槍、魚叉禾叉之類的防身或打獵耕作工具卻不會禁止百姓攜帶。

  讀書人的騎射功夫還是要早早練起來的,不然會影響你的歲試考核結果。

  要知道如果你騎射了得,童子試時是可以加分的。就算你文化成績一般般,也會破格讓你當秀才!

  所以要是對自己的腦子沒什麼信心,大可以從小練習騎射,爭取在這道附加題上拿高分。

  這不,抓周就把弓馬給放進來了。

  只不過一般人家都是放玩具弓馬,獨獨他爹特立獨行,整的都是能用的。

  文武的都有了,剩下士農工商里的另外幾樣也擺了進來,比如農戶用的鋤頭(榻上擺不下真鋤頭,選的是小花鋤)、工匠用的墨斗、商賈用的算盤等等。

  這些都是擺出來應應景而已,明朝設有匠籍,一旦你成了工匠,世世代代都要讓兒孫當工匠,極大地限制了兒孫的就業範圍。

  但凡有點追求的人都不樂意幹這行。

  這還是次要的,關鍵在於這些玩意都是直接上真傢伙!

  比如那墨斗就是真墨斗,可以在木頭上彈出筆直墨線來的那種!

  文哥兒有點懷疑他爹是故意的。

  這一堆堆的,要麼是勞動工具,要麼是費腦的玩意,選了任何一樣都是社畜命!

  好在也不是全無選擇餘地,旁邊還有些從市面上買回來的玩具,比如一套捶丸。

  這玩意的玩法類似於高爾夫球,就是在場地里打幾個窩,拿著個特製的杆子把球打進洞裡。

  富貴人家家裡庭院夠大,直接拿在自家園子裡搞場地都成,文人雅士和小孩子都愛招呼三五好友一起玩兒。

  還有一種叫谷板的玩意,屬於場景DIY玩具,谷板上撒著一層土,小孩子可以在上面搭小茅屋、樹籬笆、種苗苗,足不出戶盡情體驗基建和種田的快樂。

  簡直是玩泥巴的升級版!

  此外還有什麼圍棋、風箏、九連環、小陀螺之類的常見玩具。

  這才是正常的給孩子抓周用的寶貝!

  文哥兒瞧見那堆新鮮的玩具後兩眼一亮,目光在一樣樣玩具上流連兩圈,接著就開始哼哧哼哧往自己面前搬家。

  小孩子才不做選擇,小孩子當然是全部(玩具)都要!

  只要玩具,全要玩具!

  文哥兒興致勃勃地把玩具挨個搬完,抬頭一看,他爹正看著他微笑,嘴上沒說什麼,就是眼神有點可怕。

  文哥兒當做沒看見。

  他又看向趙氏,發現趙氏臉上的笑容有些黯淡,明顯因為他只抓玩具頗為失落。

  文哥兒一頓,轉頭看向剩下那些社畜工具,一時不知抓哪個讓他娘開心一下才好。

  照他自己的真實想法,那就是一個都不想要。

  抓周這麼要緊的日子怎麼能弄虛作假呢,好孩子不應該做這種事!

  都怪他爹,挑的東西太正經了,瞧著就讓人害怕。

  就不能做成可可愛愛、值得收藏的小模型嗎?!

  要不,他隨便抓個弓馬好了?

  文哥兒正舉棋不定,就見謝遷掏出一枚隨身帶著的私印,笑著說道:「我來給文哥兒添個印章,瞧瞧文哥兒喜不喜歡。」

  印章!

  這東西在抓周時與筆墨差不多,一般代表著走官運。

  讀書嘛,終極目標還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所以算是殊途同歸!

  不過比起他爹準備的厚厚的啟蒙套餐以及文房四寶,謝遷擺出來的這枚印章就叫人順眼多了。

  這私印用的是上等的壽山石刻成,通體盈透潤澤,顏色更是宛如深秋熟透的柿子那樣爛漫迷人,很有傳說中的「壽山田黃」的味道。

  文哥兒伸手把那枚印章拿起來,發現底下寫的是「出自幽谷,遷於喬木」。

  古人的名與字大多有緊密關聯。

  比如謝遷的名字就出自《詩經》里的這首《伐木》,於是他取字時便依著詩句選了「於喬」。

  文人的私印上刻什麼字全憑自己喜好,謝遷這枚印章涵蓋自己名和字,已經屬於非常正經的了。

  有的人在印上刻著什麼「杏花春雨江南」「浮生半日閒」「聽鸝深處」「孤山月色」,那就純粹是文人之間樂於賞玩的風雅之物了。

  唐伯虎這人格外疏狂,直接給自己刻了個「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私印。

  等到唐伯虎陷入科舉舞弊案、仕途徹底無望,還曾自嘲般刻了個「南京解元」印紀念自己有過的風光時刻,每每需要賣畫時就把這印章取出來,蓋到自己的畫作上給它增增值。

  那可是南京鄉試第一名,實打實的舉人老爺,有幾個舉人落魄成他這樣的?

  不說畫得好不好,光衝著這印章就要買上一幅畫支持支持他!

  也算是苦中作樂了。

  文哥兒攥著印章不放手,腦海里冒出一連串關於文人印章的記憶。

  最後文哥兒想到的是:唐伯虎現在在哪裡?幾歲了?認識和他一起捲入舞弊案的小夥伴沒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