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哥兒一出去就是這麼大半天,要不是謝家那邊派人過來說了一聲,她還真不知道上哪找去。

  就這麼大點的小孩,什麼都不太懂,到了外面根本沒有讓人回家報信的概念。也是她答應時覺得他不會出去太久,沒多叮囑乳娘幾句。

  文哥兒被他娘一通緊張兮兮的關心,心裡有點羞慚。他真要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娃娃也就罷了,可他有時候能比尋常小孩想得多、學得多,沒想到一玩起來卻還是忘了回家。

  王華瞅了兒子一眼,把他拎起來笑道:「知道下次該怎麼做了?」

  文哥兒乖乖點頭,跟只慫慫的小鵪鶉似的。

  他爹這個詭計多端的大人,分明沒有罵他,卻叫他一回來就直面他娘的擔心。唉,他這個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別人來軟的!

  王華見他確實已經知錯,也就揭過此事,由著文哥兒快快活活拆紅封去。

  不愧是比他爹早好多年當上狀元的人,謝遷出手也頗為闊綽,紅封里塞著好幾顆小福珠。

  說是小福珠,其實是不足一兩的碎銀子,有些地方又叫銀錁子。

  自從大明寶鈔貶值到一文不值,民間漸漸開始習慣用白銀來交易,過年這麼喜慶的日子,家境好的人家自然會拿這彩頭極好的小福珠給孩子們當壓歲錢。

  文哥兒拿給他爹看,和他爹狂夸謝遷:「大方!」

  此處有暗示!

  隔壁謝叔叔都這麼大方,當爹的不得更大方!

  王小文,聰明絕頂,暗示起來不著痕跡!

  瞧見兒子那小財迷模樣,王華說道:「我們家比不得你謝叔父家,壓歲錢意思意思就成了,別什麼都和別人比。」

  文哥兒一邊用「我爹怎麼這麼不爭氣」的眼神瞅著王華一邊唉聲嘆氣地念叨:「不比,不比。」

  王華:「…………」

  怎麼辦,剛才還覺得兒子還小可以慢慢教,現在真有點想揍兒子了。

  除夕這種團圓的日子,王華自然得拎著兒子去陪二老吃飯。

  家裡有老有小,還有王老爺子這個要調養身子的半個病號,年夜飯做得比較清淡。

  文哥兒不挑食,牙齒多長了幾顆後就連菜葉子也能吃得老開心。

  何況雖然今兒連餅子做的都是素餡的,聞著還是很香,他一下子相中了桌上的甘露餅。

  甘露餅各地都有,做法各不相同,有葷餡也有素餡,甚至還有沒餡的薄餅。

  逢年過節明朝老百姓時常會相互饋贈甘露餅,屬於帶出去走親訪友不會出錯的常見禮品。

  有時甚至連皇帝設宴都會把它擺上桌。

  當然,這也不算特別稀奇,畢竟宮裡設宴還會擺饅頭來著。老朱家,接地氣!

  王老爺子吃不得煎炸,今兒做的便是他們老家口味的素餡甘露餅,薄薄的餅皮烤得酥鬆香甜,裡頭裹著甜而不膩的糖桂花餡。

  文哥兒沒吃過這樣的甘露餅,感覺非常新鮮,拿到手後嘴巴可著勁一張,貪心地咬了一大口。

  接著他嘴裡就被塞得鼓鼓囊囊的。

  本來王老爺子看著面前清湯寡水有些怏怏不樂,等瞧見文哥兒鼓著小小的腮幫子在那努力解決嘴裡的食物,他又來了勁頭,繃著臉教訓道:「你瞧瞧你,家裡少你吃的還是少你喝的了,吃這麼著急做什麼?要是噎著了怎麼辦?明兒可是正旦,不興請醫士的。」

  文哥兒經過一番艱苦奮鬥,可算把自己不小心咬太大口的甘露餅嚼吧嚼吧吞下去。

  確實差點噎著!

  想到今天自己可是要討壓歲錢的,文哥兒非常乖巧地點點頭表示知道了,並且很知錯就改地改為小口吃餅。

  也不知裡頭還加了什麼,那糖桂花餡居然有點新剝荔枝的口感,吃著還真有點兒「如逢甘露」的感覺,可真是太開胃了。

  文哥兒立刻把甘露餅推給二老,讓他們也嘗嘗鮮。

  接著他就開始例行乾飯。

  他還小,食量不大,每樣都是嘗個味就換別的,遇著特別好吃的就借花獻佛招呼爺奶爹娘吃。

  一頓飯下來,王華夫妻倆都明白王老爺子怎麼會長胖了。

  這小子吃著這個覺得好、吃著那個也覺得好,偏偏自己吃不下太多,於是一頓飯吃下來可著勁讓別人吃。兩老天天和他一起喝下午茶,岑老太太沒長胖才是稀奇事!

  吃飽喝足,文哥兒如願以償從二老手裡討到了心心念念的壓歲錢。

  不單文哥兒自己有壓歲錢拿,府中上上下下也都有賞錢拿。

  明兒是正旦,本來家裡沒什麼事,可以放大家回去過年,可趕巧文哥兒正旦這天出生,明天得辦個周歲禮,可不就得底下人多些賞錢,免得他們惦記著回家不用心做事。

  文哥兒吃飽喝足,還拿到了那麼多壓歲錢,很快就有點困了。

  守歲這事兒本也沒指望他這麼個半大小孩能堅持,王華和王老爺子輪流和他下了兩盤棋,見他實在困得打盹,小腦袋一點一點的,都快磕到棋盤上去了,王華便抱著他回去歇著。

  王華把文哥兒放到架子床上,掏出文哥兒今天收的壓歲錢擺到枕頭下面走走過場。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枕著錢睡覺,文哥兒這天晚上睡得特別香。

  除夕那隻剩下一點點的月牙兒開始西移的時候,他突然夢見自己在上課,老師正在課堂上講考試注意事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