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可惜這兩種筆怕也用不上他的王小文牌橡皮擦!

  算了,留著當紀念也不錯。

  也不知那貓貓還會不會來。

  文哥兒有些遺憾自己沒能摸一把昨晚那隻憑空出現在「苟日新」盆里的貓兒。

  不過他瞅了眼自己的小短手,很清楚趙氏肯定不放心他養貓,只能暫且放棄尋找那隻消失的貓貓。

  文哥兒謝過楊廷和的答疑解惑,見外頭陽光晴好,又和金生一塊到外面玩兒去了。

  曬曬太陽好長高!

  楊廷和與王華目送那丁點大的娃娃邁出書房門,隨口打趣了幾句,很快便把話題轉到了別處。

  楊廷和歸家後想到自家剛出生不久的兒子,也過去瞧了瞧,與妻子黃氏說起今兒見到的小子。

  只是打了個照面,楊廷和也沒看出太多特別之處來,就是覺得王華家那兒子瞧著怪機靈的,一雙眼睛黑而有光,說起話來眉飛色舞,叫人不由自主就想陪他玩上一會。

  好奇心也重,這么小就會跑去問王華問題了,問的還是世上到底有哪些筆這種雅事。

  黃氏笑道:「那以後讓慎哥兒多與他親近親近,我聽人說謝學士家的三郎就愛去尋他玩,兩小子隔了三四歲,竟也挺合得來。」

  大家都住在長安街上,平日裡各家的迎來送往都是明擺著的,誰家和誰家走得近,女眷們心裡門兒清。

  楊廷和道:「我也是這個想法。」

  古時孟母就知道擇鄰而居,過了一千多年他們這些官宦人家自然對子女的教育更加上心,打小便注重給兒女篩選玩伴,有意識地讓兒女遠著那些不著調的混小子。

  文哥兒可不知曉楊廷和夫妻倆把他排除出「混小子」之列,他仍是每天吃吃喝喝等著過年,偶爾才惦念一下他不知所蹤的貓貓。

  又過了兩日,家中一切安排停妥,王華請的醫士便正式上門來看診。

  文哥兒對所有客人都很好奇,聽到有醫士登門,登時來了興致,想知道來的是不是李時珍。

  雖然可能性很渺茫,可是萬一,萬一呢!

  那可是活的《本草綱目》!

  就文哥兒那貧瘠的記憶力,根本不記得李時珍是哪個時期的人。主要是他就知道這麼個明朝神醫,其他的他就真的不認識了。

  聽他娘說,這個醫士也是很有名的祁門名醫,他爹去請還排了兩三天隊,這才把人請到他們家。

  文哥兒只聽說過祁門出紅茶,不曉得祁門有啥名醫。

  他豎起耳朵仔細一聽,才知道這名醫叫汪輪。

  此汪輪非彼汪倫,是車輪的輪。

  這名字文哥兒就完全沒聽過了,不過還怪好記的,他一聽就記住了這位汪醫士。

  汪醫士到了以後,文哥兒發現他還買一送一,帶著自己孫子出來實習。

  他這孫子叫汪機,瞧著很年輕,才二十幾歲,出去單獨行醫怕還不能讓人信服,所以索性跟著他爹或者他祖父出診開拓開拓眼界。

  雖然沒有李時珍,不過近距離接觸明朝老中醫也讓文哥兒頗為興奮。

  他一馬當先地伸出自己的手,興沖沖地叫汪醫士先給他把把脈,叫他親自見證見證號脈這一中醫神技。

  本來不太樂意看醫生的王老爺子:「…………」

  汪醫士:「…………」

  一開始沒說還有兒科的事啊!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搓手手):金手指來了!

  文哥兒拆完福袋:????

  文哥兒:下次給我帶支鉛筆吧貓貓!

  *

  金手指不會很影響啦,主要還是他文哥兒自由成長,(順便)認識一堆大佬!雖然他記憶時靈時不靈,不一定知道這些大佬都是什麼人(bushi

  文哥兒:一個都不認識,但我覺得他們很恐怖。

  *

  註:

  ①楊廷和:十二歲中舉,官至首輔

  ②楊慎: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十一二歲開始寫詩,二十四歲中狀元,寫了一堆堆書

  「滾滾長江東逝水」幾句:出自楊慎的《臨江仙》,《演義》主題曲

  ③九朽一罷:出自宋.鄧椿《畫繼.岩穴上土》,「畫家於人物,必九朽一罷。謂先以土筆撲取形似,數次修改,故曰九朽;繼以淡墨一描而成,故曰一罷,罷者,畢事也。」

  土筆:古代繪畫起稿用的筆。因以淘澄的白色土裹作筆頭,故稱。

  ④汪機:提出「調補氣血,固本培元」的醫學思想,開創了新安醫學的「培元派」先河。

  第14章

  明朝有專門的「醫戶」,也就是說你這戶口是搞醫學的,子子孫孫都要出一個來搞醫學,要不然你們就犯法了。

  這時代學醫待遇不怎麼樣,很多人都會想辦法讓兒子去考科舉,自己打通門路幫助兒子走仕途。

  汪機本來也要走科舉獨木橋,還是他娘大病一場,他才棄儒從醫,決心在醫學領域發光發熱。

  如今他正潛心跟著他的名醫祖父和名醫爹搞臨床實踐。

  瞧見個小豆丁跑出來要他祖父把脈,汪機在心裡捏了把汗。

  好在汪家乃是杏林世家,家學十分淵博,內科、外科兼學,遇到小兒科的患者他們也不會拒絕醫治,通過經年累月行醫使藥的積累,他們也算是樣樣皆通了。

  汪醫士鎮定下來,笑著應邀坐下摸上文哥兒的脈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