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直觀的就是,當今聖上登基後讓翰林院安排人來給他講講治國之道,謝遷他們是負責講的,王華他們則是負責抄錄的。

  這就是差距。

  在座的都不是官場新丁了,心裡對此門兒清,言談間自然是以謝遷為先。

  謝遷是個善談的人,脫下官服後與同僚相交更是隨性得很,不時還開個無關痛癢的小玩笑。

  等到聊得差不多了,佟珍才命人去取畫來給大夥瞅瞅。

  旁邊伺候著的小廝聽命而去,回來時身後卻跟著個小尾巴,不是旁人,正是文哥兒。

  原來小廝取了畫經過後院,被文哥兒瞧見了,好奇地跟著人走。

  佟老太太從小廝嘴裡問清了前院的情況,知曉王華這個當爹的也在,便讓文哥兒跟著過去湊湊熱鬧。

  文哥兒看見他爹,邁開腳啪嗒啪嗒地跑過去。還沒滿周歲的小孩兒,走起路來已經又快又穩,著實叫人有些驚訝。

  王華知道母親也受邀來佟家玩兒,見到文哥兒也不驚訝,只教訓道:「到別人家做客怎麼到處亂跑?」

  文哥兒隨便咿咿呀呀幾聲,表示「我還小我還是個孩子我甚至還不會說話」,看起來就是個非常無辜的奶糰子。

  眾人見這小子一點都不怕生,還煞有介事地跟王華對話,也不覺被擾了興致。

  謝遷還朝文哥兒晃了晃面前小小的酒杯,笑著招呼道:「來,到叔父這邊來,給你嘗點好東西。」

  文哥兒:?

  別以為他真的什麼都不懂,給小孩子喝酒可是會影響神經發育的,你這糟老頭子壞得很!

  文哥兒又仔細瞅了謝遷兩眼,發現謝遷竟比他爹還年輕幾歲,模樣兒還挺俊,算不得什麼糟老頭子。

  唉,長得人模人樣,心眼卻這麼壞,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謝遷見騙不到這麼個奶娃娃,也沒太在意,直接把人拎起來,笑著說道:「你也是來看畫的嗎?」

  王華道:「這小子懂什麼畫,估計就是看這邊熱鬧跑過來玩兒。」

  文哥兒本來不習慣被個陌生人抱著,等瞧見那古畫被鋪開在桌上,自己個頭那么小是看不著的,也就勉為其難地就著謝遷的抱抱賞起畫來。

  佟珍見謝遷對文哥兒頗為友善,便拋開這個小插曲,給謝遷他們介紹起這幅古畫的由來。

  文哥兒是真不懂畫,湊在旁邊左瞧右瞧,沒瞧出這幅古畫有什麼特別之處,也不懂佟珍說的什麼意境什麼風骨,最終只能艱難地辨認起旁邊的落款。

  可惡,草書什麼的根本認不出來。

  這門藝術太脫離群眾(文盲)了!

  謝遷見文哥兒專心致意地盯著畫上的字看,調侃道:「文哥兒這么小便識字了嗎?」

  文哥兒聽到自己的名字,下意識轉頭去看喊自己的人,眼裡有著顯而易見的疑惑:這人怎麼知道我叫什麼?

  謝遷自是看不懂文哥兒狐疑的小表情。

  他與王華既是同鄉也是好友,對王華家中兒女的情況還是清楚的,滿月那會更是派人去隨了禮。不過文哥兒當時每天就是吃吃睡睡,自然不曉得謝遷給他送過滿月禮物。

  謝遷僅是打趣了文哥兒一句,就與其他人一起賞玩起眼前這幅古意盎然的畫作來。

  到這場賞畫聚會散場時,文哥兒都睡著了。

  王華有些無奈地從謝遷手裡抱過自己的兒子,對謝遷說道:「這小子就是這樣,有時候看我寫字就好奇地湊過來,沒看一會立刻呼呼大睡,以後怕是不怎麼愛讀書。」

  謝遷家中也有幾個孩子了,聞言笑道:「旁人都說『三歲看大』,你倒好,沒滿周歲就操心起來了。我瞧這小孩兒機靈得很,以後一準有出息。」

  雖是朋友間的客氣話,王華聽著也頗為高興。他別過謝遷去接了母親岑老太太,祖孫三個一同歸家。

  另一邊,佟珍親自送謝遷他們出門。

  途中聊起文哥兒怎麼會在佟家,佟珍提了一嘴說他母親很喜歡這孩子,覺得看他吃東西特別香。這不,今兒他母親還特意吩咐廚房做了最拿手的風消糖,他這個兒子都是托小客人的福才能嘗上一口。

  謝遷聽了眉頭動了動,也沒說什麼,笑著與佟珍辭別。

  謝遷回到家中,先去見了母親。

  他母親鄒氏自打過了五十五歲,便有些食欲不振,他一直有些憂心母親的身體,歸家後總陪鄒氏說會兒話,勸她吃點東西。

  方才聽佟珍提及文哥兒的事,他便想到了鄒氏吃不下飯的情況。

  只不過那也僅是幾句笑談而已,不一定有用,謝家也不是沒有小孩兒,連自家的小子們都沒能讓鄒氏開懷,別家的小子哪有這樣的本事?

  等瞧見鄒氏日漸清癯的臉龐,謝遷心中又有些動搖。

  他決定先不與母親說起此事,改日找個由頭邀王華帶文哥兒過來玩兒試試看。到時候成不成都只有他自己知曉,不至於鬧出什麼么蛾子來。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震驚!我竟是明朝小吃播!

  *

  註:

  風消糖:參考隨園食單

  第6章

  明朝以孝治天下,最講究的就是孝道,謝遷沒過幾天便邀王華過府?蒊相聚。既然是少年時便認得的同窗好友,謝遷也沒瞞著王華,私下與王華提了兩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