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他只這樣靜靜地抱著她,今晚的月色很好,她細弱的哭聲像是有一隻鳥,在他掌心裡,啄一下,又啄一下,又癢又疼的。
他輕輕扳過她的肩頭,擦乾她垂在臉頰上的淚珠兒:「阿泠,等我回來。」
***
月半時分,原本正是落燈棲息的時候,然而隨著府里一聲聲報喪,各院裡的燈次第亮了起來,很快南枝這裡也得到了通稟。
她忙起了身,將喪葬的事宜安排下去,好在老夫人病久,府里早就預備了,因此並算不上忙亂。
而齊敬堂這裡,圓石親自來回稟:「主子,杜媽媽跑了。」
齊敬堂眉頭一凝:「不該放她活這麼久的。」老夫人畢竟是他名義上的祖母,後來她久病難醫,沒幾天日子,便也索性不管。哪知後來橫生了那麼多枝節,上一次若不是他監視嚴密,提早得了消息,不知要惹出怎樣的禍事來。
杜媽媽算是老夫人的心腹,留著終究是遺患,只是他出征在即,反倒顧不上大肆搜捕,便吩咐:
「多派些人手在府里城裡搜捕,另外多安排些人護著正院,我出征的這些日子裡不能出了差池。」
齊敬堂是武將,戰事當前,不必如文官那般守孝居喪。因此雖老夫人過世,齊敬堂第二日卻仍舊出征不誤。南枝因守在府里籌備著喪事,並未能親自去送他。
日子其實過起來很快,齊敬堂出征後,南枝大多數時候待在侯府里,陪著陸夫人和若茗說說話,偶爾也會回縣主府小住幾日,又或約著同周念儀一起去山寺上上炷香,或是逛逛街、參加幾次宴會。
春去又秋來,園圃中的山茶花也開了又敗,敗了又開。一載春秋悄然而過,轉眼已是第二年的十月,邊境終於傳回消息,數月前,齊敬堂只身前往敵營,卻策反了北戎,北戎與韃靼的聯盟破解,北戎與朝廷大軍聯手,內外夾擊,齊敬堂所率領的軍隊大敗韃靼,韃靼幾乎是全軍覆沒,徹底驅逐出了北境,雙方再次簽訂了議和書,大軍不日便班師回朝。
齊敬堂回來的那日,秋陽正好,南枝正立在庭院中,將新鮮的桂花摘下,放進笸籮里,想著再曬乾一些便可儲存起來,來年做桂花糕吃。
庭院中的門卻忽然被人推開,南枝轉頭時,恰被他盔甲上的銀光晃得眯了下眼,再睜開眼時,見他高大的身影立在庭院裡,像是遮風擋雨的樹,高而結實,臉已曬成了小麥色,他胸膛躺起伏著,額上儘是風塵和汗水。
南枝手中的笸籮便「啪」的一聲落到了地上,金黃的桂花灑了一地。
她人還沒有反應過來,齊敬堂已大步走到她面前,一把將她抱舉了起來。南枝腳一離地有些怕,緊緊的將人環住。
他們相擁在秋日的陽光下,額頭抵住額頭,鼻尖抵住鼻尖,彼此的臉上都有久別重逢的笑和喜。
南枝拿指尖摸摸他鬢角的汗,問他:
「是趕回來的嗎?」
齊敬堂卻一眼看到她雪白耳垂上掛著的綠寶石流蘇墜子,在秋陽下閃著熠熠的光,他將她放下來,伸手往她耳墜子上撥弄了幾下,那流蘇便晃啊晃閃啊閃的,閃得他心口都被歡喜填滿。
曾經她為了拒絕他,打穿了一對耳洞,如今她願意在他歸來的時候,戴上他送的耳墜子。
他再沒了憂慮,俯下身,灼.燙的氣息漸漸逼近,唇與唇越來越近,南枝臉紅了一瞬,隨即想到院裡的丫鬟婆子,將頭偏了偏。
他的唇便落在了她玉白的頸上,他流連的在那裡碰了又碰,南枝卻被他弄得發癢,將他推開一些,胡亂扯了個藉口道:
「臭。」
齊敬堂卻彎了身,將人打橫抱在懷裡,往屋裡走去:
「洗一洗便不臭了。」
***
浴室里,南枝細白的手指終於摸索到了結扣上,解開,將他的沉重的鎧甲一點點拆下來,沒想到那樣的沉,一時手一松,虧的他在底下託了一把。
解下的鎧甲擱到一旁,南枝湊近環住,低頭解著他的腰封。
衣襟敞開來,她一件件為他褪去。他灼熱的目光一直盯在自己臉上,南枝垂下眼來躲了躲。
待他躺進木桶里,南枝柔弱無骨的手撩著水,灑到他的發上,手指慢慢的插.進他的發間,饒有規律的按壓著。
齊敬堂輕輕靠在桶沿上,疲憊頓時得了疏解。
水汽氤氳里,南枝將帕子絞濕,替他擦著肩頭。左肩上,那裡有一個圓圓的發白的疤痕,南枝拿手指輕輕的碰著,這是回京的路上,他替她擋下的那支箭。
憶起當日的驚險,她想的出神,手腕卻已被人扣住,她被一股力道一拽,下一刻人已經泡在了水裡,寬大的袖口在水面上浮著,晃悠悠的。
水花濺到她的身上、臉上,她眯著眼,再睜開時,他人已湊到了跟前,吻落在她的唇瓣上,南枝緩緩閉上眼。
這一次,她沒有躲。
大掌穿過她濡濕的發,抓握住,往後輕輕一扯,南枝也順著他的力道,纖長的脖頸往後仰了仰,齊敬堂湊上去,薄唇將她細白頸子上的一粒水珠輕輕地吮盡。
臉龐貼在她潮熱的面頰上,唇湊在她的耳畔,輕輕的捻啊捻,流蘇墜子窸窸窣窣地響,他放過她已了有些微微發紅的耳尖,湊到他耳畔輕輕的喚:
「阿泠。阿泠。」
日思夜想,輾轉反側,如今終得實現。
他輕輕扳過她的肩頭,擦乾她垂在臉頰上的淚珠兒:「阿泠,等我回來。」
***
月半時分,原本正是落燈棲息的時候,然而隨著府里一聲聲報喪,各院裡的燈次第亮了起來,很快南枝這裡也得到了通稟。
她忙起了身,將喪葬的事宜安排下去,好在老夫人病久,府里早就預備了,因此並算不上忙亂。
而齊敬堂這裡,圓石親自來回稟:「主子,杜媽媽跑了。」
齊敬堂眉頭一凝:「不該放她活這麼久的。」老夫人畢竟是他名義上的祖母,後來她久病難醫,沒幾天日子,便也索性不管。哪知後來橫生了那麼多枝節,上一次若不是他監視嚴密,提早得了消息,不知要惹出怎樣的禍事來。
杜媽媽算是老夫人的心腹,留著終究是遺患,只是他出征在即,反倒顧不上大肆搜捕,便吩咐:
「多派些人手在府里城裡搜捕,另外多安排些人護著正院,我出征的這些日子裡不能出了差池。」
齊敬堂是武將,戰事當前,不必如文官那般守孝居喪。因此雖老夫人過世,齊敬堂第二日卻仍舊出征不誤。南枝因守在府里籌備著喪事,並未能親自去送他。
日子其實過起來很快,齊敬堂出征後,南枝大多數時候待在侯府里,陪著陸夫人和若茗說說話,偶爾也會回縣主府小住幾日,又或約著同周念儀一起去山寺上上炷香,或是逛逛街、參加幾次宴會。
春去又秋來,園圃中的山茶花也開了又敗,敗了又開。一載春秋悄然而過,轉眼已是第二年的十月,邊境終於傳回消息,數月前,齊敬堂只身前往敵營,卻策反了北戎,北戎與韃靼的聯盟破解,北戎與朝廷大軍聯手,內外夾擊,齊敬堂所率領的軍隊大敗韃靼,韃靼幾乎是全軍覆沒,徹底驅逐出了北境,雙方再次簽訂了議和書,大軍不日便班師回朝。
齊敬堂回來的那日,秋陽正好,南枝正立在庭院中,將新鮮的桂花摘下,放進笸籮里,想著再曬乾一些便可儲存起來,來年做桂花糕吃。
庭院中的門卻忽然被人推開,南枝轉頭時,恰被他盔甲上的銀光晃得眯了下眼,再睜開眼時,見他高大的身影立在庭院裡,像是遮風擋雨的樹,高而結實,臉已曬成了小麥色,他胸膛躺起伏著,額上儘是風塵和汗水。
南枝手中的笸籮便「啪」的一聲落到了地上,金黃的桂花灑了一地。
她人還沒有反應過來,齊敬堂已大步走到她面前,一把將她抱舉了起來。南枝腳一離地有些怕,緊緊的將人環住。
他們相擁在秋日的陽光下,額頭抵住額頭,鼻尖抵住鼻尖,彼此的臉上都有久別重逢的笑和喜。
南枝拿指尖摸摸他鬢角的汗,問他:
「是趕回來的嗎?」
齊敬堂卻一眼看到她雪白耳垂上掛著的綠寶石流蘇墜子,在秋陽下閃著熠熠的光,他將她放下來,伸手往她耳墜子上撥弄了幾下,那流蘇便晃啊晃閃啊閃的,閃得他心口都被歡喜填滿。
曾經她為了拒絕他,打穿了一對耳洞,如今她願意在他歸來的時候,戴上他送的耳墜子。
他再沒了憂慮,俯下身,灼.燙的氣息漸漸逼近,唇與唇越來越近,南枝臉紅了一瞬,隨即想到院裡的丫鬟婆子,將頭偏了偏。
他的唇便落在了她玉白的頸上,他流連的在那裡碰了又碰,南枝卻被他弄得發癢,將他推開一些,胡亂扯了個藉口道:
「臭。」
齊敬堂卻彎了身,將人打橫抱在懷裡,往屋裡走去:
「洗一洗便不臭了。」
***
浴室里,南枝細白的手指終於摸索到了結扣上,解開,將他的沉重的鎧甲一點點拆下來,沒想到那樣的沉,一時手一松,虧的他在底下託了一把。
解下的鎧甲擱到一旁,南枝湊近環住,低頭解著他的腰封。
衣襟敞開來,她一件件為他褪去。他灼熱的目光一直盯在自己臉上,南枝垂下眼來躲了躲。
待他躺進木桶里,南枝柔弱無骨的手撩著水,灑到他的發上,手指慢慢的插.進他的發間,饒有規律的按壓著。
齊敬堂輕輕靠在桶沿上,疲憊頓時得了疏解。
水汽氤氳里,南枝將帕子絞濕,替他擦著肩頭。左肩上,那裡有一個圓圓的發白的疤痕,南枝拿手指輕輕的碰著,這是回京的路上,他替她擋下的那支箭。
憶起當日的驚險,她想的出神,手腕卻已被人扣住,她被一股力道一拽,下一刻人已經泡在了水裡,寬大的袖口在水面上浮著,晃悠悠的。
水花濺到她的身上、臉上,她眯著眼,再睜開時,他人已湊到了跟前,吻落在她的唇瓣上,南枝緩緩閉上眼。
這一次,她沒有躲。
大掌穿過她濡濕的發,抓握住,往後輕輕一扯,南枝也順著他的力道,纖長的脖頸往後仰了仰,齊敬堂湊上去,薄唇將她細白頸子上的一粒水珠輕輕地吮盡。
臉龐貼在她潮熱的面頰上,唇湊在她的耳畔,輕輕的捻啊捻,流蘇墜子窸窸窣窣地響,他放過她已了有些微微發紅的耳尖,湊到他耳畔輕輕的喚:
「阿泠。阿泠。」
日思夜想,輾轉反側,如今終得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