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齊敬堂目光沉沉地看向他,很有壓迫感:「你喝醉了。」
「那為何侯爺就是放不下當年的事?非要拿那些不值一提的舊事為難自己,也為難南枝。侯爺可知今夜,我與南枝相見,便是若茗促成的,她信我,知道我如今身心都在他們娘倆身上,便也早早的便放下了。我如今敢同侯爺說這些,也是因為知道侯爺如今待南枝是真的好,區別只在底氣而已。」
齊敬堂長長舒一口氣,與他碰了杯盞:「其實我還是謝你的,當年她那樣難,你曾陪在她身邊,可厭惡你,也是真的。」
沈知章透過窗游看著外頭那一輪模糊的月,也想起那段家族沒落、微弱塵泥的日子:「是,她當年吃了許多的苦。」
他講起舊事來:「那時我還寄居在三房,一日讀書到夜半,有些餓,便去了廚房裡,想著討點吃食裹腹,卻見廚房裡有個女孩兒借著灶爐里的火光。捧著一隻有些破舊殘缺的茶壺,反反覆覆一步一步練著斟茶的動作,每一次,都是那樣專注而認真,像是在干一件了不得的事。」
「我便駐足看了一會兒,待進去,她見了我有些倉惶地將茶壺往身後掩了掩,喚了聲表公子,我說了來這兒的緣由,她便利落地淨了手,將晚膳剩下的籠包替我熱了幾個,又拿食盒裝下遞與我。我那時看過太多奴僕的冷臉,感念她的殷勤,便指正了幾個她方才斟茶的動作。」
「她認真聽完,眼睛亮晶晶的,小臉也是微紅,同我道謝。後來我再見她,她也被調到五公子身邊伺候。我才知道,她是唯一一個從廚房提拔上來的姑娘。再之後,她被人設計,差點被四公子強要,我正巧碰見,便將她救下,也就是從那時熟絡起來……」
齊敬堂靜靜的聽著,沒有再打斷他的話。只是半眯著眼,瞧著窗外薄薄的霧氣,從他的話語中想像著她那時的模樣。日子清苦,卻也積極堅韌,認真的抓住每一次可以活得更好的機會,他眼眸中霎時間充滿著柔軟。
「那時候我們像在淤泥里一起掙扎的小草,便起了惺惺相惜的意思。後來,我對她便起了些情意,也察覺出五公子對她的喜愛以及三夫人對她的不喜。便想著借著這個機會,同三夫人將她討要過來,也免她少吃些苦頭,不必夾在五公子和三夫人之間為難。只是那時候我母親……」沈知章頓了頓,卻還是講了出來,「那時候先侯爺沒了,大房式微,二房蠢蠢欲動,母親那時尚有姿容,想著攀上二老爺,卻被二夫人察覺,當場抓獲。鬧到了三房裡,三夫人臉上掛不住,使得我與小妹在三房的日子越發艱難。」
「不過短短的幾日的功夫,南枝便被老夫人要了過去,可也正因為此,她也有了在老夫人跟前說上話的機會,我們一家才不至於被趕出府去。再後來的事侯爺便知道了,陰差陽錯的,好像總也差了那麼一點,我與她終究欠了點緣分。我再與她提起要討要她的話,她卻拒絕了,只說當我是哥哥一般,不曾有過那樣的情意。」
「其實我知道,她只是不願再牽連我。後來她被送到侯爺身邊,便更加忌諱。只是後來直到有一次,她見若茗始終心儀我,便也規勸我兩句,替若茗說幾句話,那時我便知道,她早已放下了。那時我便勸自己該放下了,後來清月就出了事,她總覺得當初我幫了她,覺得虧欠於我,其實我又何嘗不覺得虧欠……」
「我說這些,便是想將從前攤開來與侯爺講清楚,這個心結總不能一直橫亘在那裡,侯爺說是與不是?」
齊敬堂來到了正房這邊,見屋裡燈還亮著,他推開門走進去,見南枝散著發坐在妝奩前,已是要睡下的模樣,轉過頭來瞧見自己,還有些驚訝。
她站起身,將衣襟攏了攏:「以為您要在書房歇的。」
齊敬堂卻走得近一些,看著她想起自己說過的那些羞辱的話,想起那日午後將她壓在長案上……想抬手向從前那樣,碰碰她微涼的臉頰,然而終究沒有,只是看著他對她道:「南枝,對不起。」
南枝不知道他為何突然說這句,抿了抿唇,只問:「您要在這兒歇嗎?」
齊敬堂點了頭。
直到夜半聽到她呼吸平穩起來,齊敬堂才坐到床沿處,撫撫她散亂的髮絲。
只是門卻突然被敲響。
門外傳來圓石的聲音,有些急:「侯爺!邊關生變!陛下讓您即刻入宮商議!」
作者有話說:
第49章 知曉(一更)
齊敬堂自宮裡回來的時候, 天邊已露出些微白。
他先回了書房,換掉了已被霧氣浸的冷濕的官服,而後牽掛著南枝, 又往正院去了。
他推門的動靜很輕,然而南枝還是醒了。她也幾乎是半宿沒睡, 見他回來便撩開帳子問他:「要打仗了嗎?」
齊敬堂提壺給自己灌了口冷茶, 聞言安慰道:「這場戰事遲早要起, 朝廷也早有準備。所以不必擔心。」
南枝卻不信他輕描淡寫的說辭, 皇帝將他半夜叫進了宮, 定然是發生了什麼緊急的事。見他閉口不談, 她還是敏感的捕捉到了:「和北戎有關, 是嗎?」
齊敬堂見瞞不住, 點頭:「北戎回去便和韃靼結成了聯盟,突然襲擊北境,邊塞告急。不過也算不上是什麼措手不及的事, 朝廷早就做了準備。」
「你要出征嗎?什麼時候?」南枝語氣里多了絲憂慮。
「那為何侯爺就是放不下當年的事?非要拿那些不值一提的舊事為難自己,也為難南枝。侯爺可知今夜,我與南枝相見,便是若茗促成的,她信我,知道我如今身心都在他們娘倆身上,便也早早的便放下了。我如今敢同侯爺說這些,也是因為知道侯爺如今待南枝是真的好,區別只在底氣而已。」
齊敬堂長長舒一口氣,與他碰了杯盞:「其實我還是謝你的,當年她那樣難,你曾陪在她身邊,可厭惡你,也是真的。」
沈知章透過窗游看著外頭那一輪模糊的月,也想起那段家族沒落、微弱塵泥的日子:「是,她當年吃了許多的苦。」
他講起舊事來:「那時我還寄居在三房,一日讀書到夜半,有些餓,便去了廚房裡,想著討點吃食裹腹,卻見廚房裡有個女孩兒借著灶爐里的火光。捧著一隻有些破舊殘缺的茶壺,反反覆覆一步一步練著斟茶的動作,每一次,都是那樣專注而認真,像是在干一件了不得的事。」
「我便駐足看了一會兒,待進去,她見了我有些倉惶地將茶壺往身後掩了掩,喚了聲表公子,我說了來這兒的緣由,她便利落地淨了手,將晚膳剩下的籠包替我熱了幾個,又拿食盒裝下遞與我。我那時看過太多奴僕的冷臉,感念她的殷勤,便指正了幾個她方才斟茶的動作。」
「她認真聽完,眼睛亮晶晶的,小臉也是微紅,同我道謝。後來我再見她,她也被調到五公子身邊伺候。我才知道,她是唯一一個從廚房提拔上來的姑娘。再之後,她被人設計,差點被四公子強要,我正巧碰見,便將她救下,也就是從那時熟絡起來……」
齊敬堂靜靜的聽著,沒有再打斷他的話。只是半眯著眼,瞧著窗外薄薄的霧氣,從他的話語中想像著她那時的模樣。日子清苦,卻也積極堅韌,認真的抓住每一次可以活得更好的機會,他眼眸中霎時間充滿著柔軟。
「那時候我們像在淤泥里一起掙扎的小草,便起了惺惺相惜的意思。後來,我對她便起了些情意,也察覺出五公子對她的喜愛以及三夫人對她的不喜。便想著借著這個機會,同三夫人將她討要過來,也免她少吃些苦頭,不必夾在五公子和三夫人之間為難。只是那時候我母親……」沈知章頓了頓,卻還是講了出來,「那時候先侯爺沒了,大房式微,二房蠢蠢欲動,母親那時尚有姿容,想著攀上二老爺,卻被二夫人察覺,當場抓獲。鬧到了三房裡,三夫人臉上掛不住,使得我與小妹在三房的日子越發艱難。」
「不過短短的幾日的功夫,南枝便被老夫人要了過去,可也正因為此,她也有了在老夫人跟前說上話的機會,我們一家才不至於被趕出府去。再後來的事侯爺便知道了,陰差陽錯的,好像總也差了那麼一點,我與她終究欠了點緣分。我再與她提起要討要她的話,她卻拒絕了,只說當我是哥哥一般,不曾有過那樣的情意。」
「其實我知道,她只是不願再牽連我。後來她被送到侯爺身邊,便更加忌諱。只是後來直到有一次,她見若茗始終心儀我,便也規勸我兩句,替若茗說幾句話,那時我便知道,她早已放下了。那時我便勸自己該放下了,後來清月就出了事,她總覺得當初我幫了她,覺得虧欠於我,其實我又何嘗不覺得虧欠……」
「我說這些,便是想將從前攤開來與侯爺講清楚,這個心結總不能一直橫亘在那裡,侯爺說是與不是?」
齊敬堂來到了正房這邊,見屋裡燈還亮著,他推開門走進去,見南枝散著發坐在妝奩前,已是要睡下的模樣,轉過頭來瞧見自己,還有些驚訝。
她站起身,將衣襟攏了攏:「以為您要在書房歇的。」
齊敬堂卻走得近一些,看著她想起自己說過的那些羞辱的話,想起那日午後將她壓在長案上……想抬手向從前那樣,碰碰她微涼的臉頰,然而終究沒有,只是看著他對她道:「南枝,對不起。」
南枝不知道他為何突然說這句,抿了抿唇,只問:「您要在這兒歇嗎?」
齊敬堂點了頭。
直到夜半聽到她呼吸平穩起來,齊敬堂才坐到床沿處,撫撫她散亂的髮絲。
只是門卻突然被敲響。
門外傳來圓石的聲音,有些急:「侯爺!邊關生變!陛下讓您即刻入宮商議!」
作者有話說:
第49章 知曉(一更)
齊敬堂自宮裡回來的時候, 天邊已露出些微白。
他先回了書房,換掉了已被霧氣浸的冷濕的官服,而後牽掛著南枝, 又往正院去了。
他推門的動靜很輕,然而南枝還是醒了。她也幾乎是半宿沒睡, 見他回來便撩開帳子問他:「要打仗了嗎?」
齊敬堂提壺給自己灌了口冷茶, 聞言安慰道:「這場戰事遲早要起, 朝廷也早有準備。所以不必擔心。」
南枝卻不信他輕描淡寫的說辭, 皇帝將他半夜叫進了宮, 定然是發生了什麼緊急的事。見他閉口不談, 她還是敏感的捕捉到了:「和北戎有關, 是嗎?」
齊敬堂見瞞不住, 點頭:「北戎回去便和韃靼結成了聯盟,突然襲擊北境,邊塞告急。不過也算不上是什麼措手不及的事, 朝廷早就做了準備。」
「你要出征嗎?什麼時候?」南枝語氣里多了絲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