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再往下走, 甚至還有一處村落, 南枝尋了個砍柴的農夫問了路, 正說著閒話, 剛準備繼續往下走, 卻恰巧瞧見兩個婦人一上一下碰了頭。
那個上山的婦人手裡還捧了個裝著洗淨衣服的木盆,同另一婦人道:「李貴兒家的,你今日便別下山去了,我才洗完衣裳回來,底下來了一堆的官兵,瞧著陣仗不小,像是要尋什麼人,瞧著便是惹不起的人物,莫招惹了事端!」
另個婦人聞聽此言,便也心生畏懼:「怎這樣不趕巧,我是想去鎮上裁幾匹布來,做件衣裳。」
「不差這一日,官差咱們哪惹得起!」
南枝聽得心中慌亂,知道若是大批的官兵,想必便是從衛所借來的兵到了,怕是得知自己逃跑了事,要來上山抓捕。
此刻她若躲到村里,怕是早晚也會被尋到,正焦急間又見村頭有條河,南枝往那河延伸的方向一望,一頭跳了下去。
她會鳧水的事,沒幾個人知曉,官兵即便上山搜尋,想來也都是在臨近地界找,哪裡會想到她兒時曾因放花燈時落了一回水,自此父親便著意找人教她鳧水。
好在此處河流並不湍急,又是夏日,河水清涼,游起來並不吃力,南枝就這般順利往下游著。
眼見河道趨於平緩,南枝以為自己就要逃出這座山,哪知到底低估了這衛所調來的兵力,竟是將這山已團團圍住,她剛游到山腳,便被守著的士兵抓了個正著。
齊敬堂聞訊趕來的時候,南枝渾身已是濕漉漉的淌著水,士兵大多都知道她的身份,不敢多瞧,只背過身,將人圍在中間。
齊敬堂見她不過一瞬間的功夫,又將自己弄的狼狽,已是又惱又怒,只是剛到近前,卻見南枝袖中滑出道金簪,被攥在掌心裡。
好在他反應夠快,南枝將那簪子抵在喉中的同時,他也一把攥住了她的腕子,四目相對,一個驚怒交加,一個決絕冷漠。
淚水自臉頰滑落,南枝看向他,顫著聲問道:「你為何就是不肯放過我?」
齊敬堂被她眼中的怒火刺傷,心口像被人豁出個大口子,血汩汩地湧出來。
她是這般的恨他,恨到哪怕只有一絲一毫的機會,哪怕冒著被賊人發現的風險,哪怕他替她擋了一箭,她仍然要決絕地、毫不猶豫地離他而去。
「就這般恨我,是嗎?」
「是。」南枝偏過頭,不肯看他肩頭洇出的血跡,不敢讓自己心軟一絲一毫。
齊敬堂扣在她手腕上的力道加重,一點點將她手上的簪子往自己胸口處挪去,極輕的一聲,簪尖刺進血肉里,大片的紅洇開在胸口。
血跡濺在虎口處,南枝如燙著了一般鬆開了手,齊敬堂卻不容她有絲毫的躲避,大掌緊扣住她的手,握緊那雕著牡丹紋樣的簪頭,又往裡刺進一寸。
「若你當真恨我,便往這裡刺,自此再無人糾纏你不放。」
「只給你這一次機會,若你不肯,便同我回京,我答應你,只是回京,我不會再逼迫你,亦不會囚禁你。」
南枝手掌被他緊緊扣住,只覺那簪頭如烙鐵一般,讓她幾要握不住。
那大掌漸漸鬆開,給她選擇的餘地,南枝卻在一瞬間被他身上林林總總的血跡刺痛了雙目。
肩頭處的箭傷,左臂上皮肉翻綻開的血肉,還有胸口處正涌流不止的血,這些都或為救她所傷,或為她所傷,他總知道怎樣捏住她的軟肋。
南枝明明心中恨得厲害,手卻漸漸垂落下來,血自白皙的指尖滴落下來,她喃喃:「為何一定要是京城,為何一定要讓我回去,回到那個地方?」
齊敬堂猛地將胸口處的簪子□□,他緊緊壓住那處血洞,蒼白一笑。心口處更深更深的地方劇烈地抽痛著,他卻在這樣的疼痛中得到了一點自渡。
「無論你信或不信,自那一場大火後,我再不曾想過,也不敢想,再將你囚禁在那府邸中。」
「阿泠,山高路遠,我也會怕。」
***
因著這場意外的刺殺,車隊最終在杭州府停留了幾日,至於真兇很快便被查明,原是那陸夫人見南枝竟得封縣主,心中不憤,又怕她因著這幾日的事記恨自己和女兒,到了京城反而脫離了掌控,日後只怕是個隱患。便去信給哥哥商議,最後兩人一合計,倒不如在還能掌控的時候,將人在路上滅了口,推倒盜匪身上,畢竟陳家在江南一帶勢大,做這樣的事也不是第一次。
然而陳家不曾告訴陸夫人的是當年薛家貪污築堤款一案,其實與陳家有關,是當時朝廷派的欽差查下來,陳家眼見貪污贓款的事藏不住,這才趁機活絡,藉助當時的黨爭,將事情栽贓到了薛家身上。
如今見他親女竟還存活於世,怕這些真相再往深里查,怕事情最終查到陳家頭上,這才一不做二不休。
只是他們萬萬沒想到,那個迎接縣主的使臣,竟是齊敬堂微服而至。
陳家得知齊敬堂身份後,便知道事情必要敗露,連夜陳家老大人便親自趕來賠罪,一應推脫到女兒身上,還將已被休棄回家的陸夫人綁了過來,任憑處置。
齊敬堂卻是一人都未見。
陳家人心惶惶,齊敬堂去見後不久,陳家便傳出來陸夫人因病暴斃的消息,這些事零星傳到南枝耳朵里,已是在路上了。
齊敬堂雖多處受傷,但都並不在要害處,只在杭州休養了五日,便繼續啟程上京,好在其餘一路盡皆安順,行了大半月,盛夏時,已抵達了京城。
那個上山的婦人手裡還捧了個裝著洗淨衣服的木盆,同另一婦人道:「李貴兒家的,你今日便別下山去了,我才洗完衣裳回來,底下來了一堆的官兵,瞧著陣仗不小,像是要尋什麼人,瞧著便是惹不起的人物,莫招惹了事端!」
另個婦人聞聽此言,便也心生畏懼:「怎這樣不趕巧,我是想去鎮上裁幾匹布來,做件衣裳。」
「不差這一日,官差咱們哪惹得起!」
南枝聽得心中慌亂,知道若是大批的官兵,想必便是從衛所借來的兵到了,怕是得知自己逃跑了事,要來上山抓捕。
此刻她若躲到村里,怕是早晚也會被尋到,正焦急間又見村頭有條河,南枝往那河延伸的方向一望,一頭跳了下去。
她會鳧水的事,沒幾個人知曉,官兵即便上山搜尋,想來也都是在臨近地界找,哪裡會想到她兒時曾因放花燈時落了一回水,自此父親便著意找人教她鳧水。
好在此處河流並不湍急,又是夏日,河水清涼,游起來並不吃力,南枝就這般順利往下游著。
眼見河道趨於平緩,南枝以為自己就要逃出這座山,哪知到底低估了這衛所調來的兵力,竟是將這山已團團圍住,她剛游到山腳,便被守著的士兵抓了個正著。
齊敬堂聞訊趕來的時候,南枝渾身已是濕漉漉的淌著水,士兵大多都知道她的身份,不敢多瞧,只背過身,將人圍在中間。
齊敬堂見她不過一瞬間的功夫,又將自己弄的狼狽,已是又惱又怒,只是剛到近前,卻見南枝袖中滑出道金簪,被攥在掌心裡。
好在他反應夠快,南枝將那簪子抵在喉中的同時,他也一把攥住了她的腕子,四目相對,一個驚怒交加,一個決絕冷漠。
淚水自臉頰滑落,南枝看向他,顫著聲問道:「你為何就是不肯放過我?」
齊敬堂被她眼中的怒火刺傷,心口像被人豁出個大口子,血汩汩地湧出來。
她是這般的恨他,恨到哪怕只有一絲一毫的機會,哪怕冒著被賊人發現的風險,哪怕他替她擋了一箭,她仍然要決絕地、毫不猶豫地離他而去。
「就這般恨我,是嗎?」
「是。」南枝偏過頭,不肯看他肩頭洇出的血跡,不敢讓自己心軟一絲一毫。
齊敬堂扣在她手腕上的力道加重,一點點將她手上的簪子往自己胸口處挪去,極輕的一聲,簪尖刺進血肉里,大片的紅洇開在胸口。
血跡濺在虎口處,南枝如燙著了一般鬆開了手,齊敬堂卻不容她有絲毫的躲避,大掌緊扣住她的手,握緊那雕著牡丹紋樣的簪頭,又往裡刺進一寸。
「若你當真恨我,便往這裡刺,自此再無人糾纏你不放。」
「只給你這一次機會,若你不肯,便同我回京,我答應你,只是回京,我不會再逼迫你,亦不會囚禁你。」
南枝手掌被他緊緊扣住,只覺那簪頭如烙鐵一般,讓她幾要握不住。
那大掌漸漸鬆開,給她選擇的餘地,南枝卻在一瞬間被他身上林林總總的血跡刺痛了雙目。
肩頭處的箭傷,左臂上皮肉翻綻開的血肉,還有胸口處正涌流不止的血,這些都或為救她所傷,或為她所傷,他總知道怎樣捏住她的軟肋。
南枝明明心中恨得厲害,手卻漸漸垂落下來,血自白皙的指尖滴落下來,她喃喃:「為何一定要是京城,為何一定要讓我回去,回到那個地方?」
齊敬堂猛地將胸口處的簪子□□,他緊緊壓住那處血洞,蒼白一笑。心口處更深更深的地方劇烈地抽痛著,他卻在這樣的疼痛中得到了一點自渡。
「無論你信或不信,自那一場大火後,我再不曾想過,也不敢想,再將你囚禁在那府邸中。」
「阿泠,山高路遠,我也會怕。」
***
因著這場意外的刺殺,車隊最終在杭州府停留了幾日,至於真兇很快便被查明,原是那陸夫人見南枝竟得封縣主,心中不憤,又怕她因著這幾日的事記恨自己和女兒,到了京城反而脫離了掌控,日後只怕是個隱患。便去信給哥哥商議,最後兩人一合計,倒不如在還能掌控的時候,將人在路上滅了口,推倒盜匪身上,畢竟陳家在江南一帶勢大,做這樣的事也不是第一次。
然而陳家不曾告訴陸夫人的是當年薛家貪污築堤款一案,其實與陳家有關,是當時朝廷派的欽差查下來,陳家眼見貪污贓款的事藏不住,這才趁機活絡,藉助當時的黨爭,將事情栽贓到了薛家身上。
如今見他親女竟還存活於世,怕這些真相再往深里查,怕事情最終查到陳家頭上,這才一不做二不休。
只是他們萬萬沒想到,那個迎接縣主的使臣,竟是齊敬堂微服而至。
陳家得知齊敬堂身份後,便知道事情必要敗露,連夜陳家老大人便親自趕來賠罪,一應推脫到女兒身上,還將已被休棄回家的陸夫人綁了過來,任憑處置。
齊敬堂卻是一人都未見。
陳家人心惶惶,齊敬堂去見後不久,陳家便傳出來陸夫人因病暴斃的消息,這些事零星傳到南枝耳朵里,已是在路上了。
齊敬堂雖多處受傷,但都並不在要害處,只在杭州休養了五日,便繼續啟程上京,好在其餘一路盡皆安順,行了大半月,盛夏時,已抵達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