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頁
諸如種種,數不勝數,人皆稱他寬和仁慈,有祖父聖祖皇帝的遺風。
乾小四心裡最敬重的人就是聖祖爺爺,光王公大臣們讚揚他不夠,還得由聖祖的皇后,如今的仁惠壽祺太皇太后親自來肯定他的作為。
是的,樂盈現在的封號已經變為仁惠壽祺太皇太后,四字徽號,前兩個字由雍正加的,後兩個字由乾隆加。她升級後,她的老同事們跟著一起升級,由皇考某妃嬪升為太妃嬪,其中特別得新帝看重的人,則加上二字徽號。
除了樂盈之外,另有三人得到徽號,和貴妃瓜爾佳氏因對新帝有照看之恩尊為溫惠貴太妃;密妃被尊為順懿太妃;勤妃被尊為純裕勤妃,後兩人是因為她們的兒子,莊親王、果親王作為先帝欽定的輔政大臣,地位在諸王公之上,由子惠母,故而得封。
作為一個封建皇帝,乾隆身上的缺點固然不少,他的舉動可以說是收買人心,然而的的確確,朝廷內外的局勢緩和了許多,宮廷也呈現出欣欣向榮之景。
乾小四來寧壽宮給太皇太后請安,提起他寬待宗室的舉動,說道:「八叔、九叔、十叔、十四叔等人皆是聖祖仁皇帝的子嗣,孫兒寬釋他們,以告慰皇瑪法在天之靈。」
樂盈點頭,他這話沒說錯,玄燁夠狠,把兒子們玩弄鼓掌之中,但他心裡尚存父子親情,所以他的兒子們再怎麼作,無論如何他也不會殺子。
政敵是該不留情面的打擊,以免反撲,但玄燁絕不會想到他的繼承人雍正會弒殺親兄弟,現在乾小四的所為也確實能告慰玄燁。
樂盈給了他想要的表揚,「很好,想來先帝若是知道了一定會很欣慰的。」
乾小四一副非常高興的樣子,「???朕早前已經遣了莊親王去景陵拜祭皇瑪法,特意告知此事。」
這麼迫不及待呀,樂盈啼笑皆非,但是能明白乾小四的心思,他的所作所為相當於在反對親爹雍正皇帝,為了避免落下不孝的話柄,只能處處尊崇爺爺康熙皇帝,試圖用爺爺來壓親爹,這樣就沒人敢說他不孝了。
雍正生了一個好大兒呀!
政事之外,弘曆不免要關心皇祖母的生活起居,樂盈道:「等天氣暖和些了,我去靜明園小住。」
去年八月雍正駕崩,之後朝堂後宮一攬子事,樂盈不得不留守紫禁城,現在弘曆登基,後宮事務有富察皇后主持,另外還有一個崇慶皇太后,樂盈下面有兩個媳婦,有事媳婦忙,她還回她的靜明園養老。
誰知弘曆一聽她這話,立刻起身道:「皇祖母,可是孫兒服侍的不好?」
這話他親爹四大爺也問過一次,樂盈只得官方術語告訴他,自己年紀大了,靜明園水土養人,她只是想過去靜養身子而已。
弘曆這才鬆了一口氣,道:「您說得對,紫禁城雖好,但京郊別苑卻更為宜居。靜明園是皇祖留給您的別苑,自是好地方,只是時日久遠,孫兒覺得可以修繕修繕,再依其地勢湖泊,仿照西湖十景來重新造景,您覺得意下如何?」
天啊,都多少年了,乾小四怎麼還惦記著給靜明園造景啊,然而對於他的提議,樂盈並沒有反駁,園林是需要花力氣維護的,靜明園確實該修繕了。
「行吧。」
見她同意,弘曆更為高興,「那朕就令內務府辦理此事,皇祖母您若是有什麼指示盡可以派人去吩咐魏珠,他現在宮殿監督領侍,負責此事。」
魏珠啊,老熟人,梁九功失寵之後,玄燁身邊最得用的太監,雍正登基後,他與梁九功被發往景陵守陵,梁九功後來因罪賜死,魏珠就相當於留在景陵養老,樂盈去景陵祭拜玄燁時,曾遣李金忠看望過他,據說過得還行。
只能說魏珠太會鑽營了,硬是熬過了雍正朝,這又重新出山了,而且看弘曆把這事交給他,顯見他應該是頗得重用,很厲害嘛。
既然靜明園要重新修繕,那麼樂盈暫時就要住宮裡了,但弘曆貼心地安慰祖母,「等天兒暖和了,朕侍奉您與太后前往圓明園小住,等到了明年,朕打算效仿皇祖父,巡幸塞外,木蘭秋獮一定不能拉下,這可是皇祖父在時的傳統,屆時皇祖母您一定要與朕同往,多多出門散散心。」
樂盈道:「皇上想得周到,勞煩。」
弘曆回道:「不敢。」
請過安後,他告退離開,接著去壽康宮給親媽請安。
紫檀送他離開,回來道:「主子,皇上待您體貼周到,這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她倒不是說先帝待自家主子不好,但與康熙朝對比起來,主子的日子確實過得平淡如水,先帝與主子更多是面子情,然而新帝卻不同,他五六歲進宮,由主子照看長大,跟主子相處的機會甚至超過了他的生母,撫養之恩,不輸於生恩。
反正就她目之所見,新帝比先帝時待主子親近多了。
樂盈笑道:「皇上確實是個至孝之人。」
前提是你老實當太后,別染指前朝任何事情,否則就是親媽也不留情。弘曆像康熙沒錯,同時他也像雍正,他是清朝帝王集權的巔峰,從他以後,清朝就要開始走下坡路了。
封建王朝覆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樂盈不再想這些,而是道:「還是像以前一樣照舊過咱們日子罷了。」
她如今升到老祖宗的輩分上,連同皇帝在內,所有人見到她都得給她行禮,輩分高算是好事,但由此帶來的繁瑣也不可避免,一波一波的人來給她請安,不得清淨,後來規定了初一十五請安日,其他全免了(乾小四不在此列)。
乾小四心裡最敬重的人就是聖祖爺爺,光王公大臣們讚揚他不夠,還得由聖祖的皇后,如今的仁惠壽祺太皇太后親自來肯定他的作為。
是的,樂盈現在的封號已經變為仁惠壽祺太皇太后,四字徽號,前兩個字由雍正加的,後兩個字由乾隆加。她升級後,她的老同事們跟著一起升級,由皇考某妃嬪升為太妃嬪,其中特別得新帝看重的人,則加上二字徽號。
除了樂盈之外,另有三人得到徽號,和貴妃瓜爾佳氏因對新帝有照看之恩尊為溫惠貴太妃;密妃被尊為順懿太妃;勤妃被尊為純裕勤妃,後兩人是因為她們的兒子,莊親王、果親王作為先帝欽定的輔政大臣,地位在諸王公之上,由子惠母,故而得封。
作為一個封建皇帝,乾隆身上的缺點固然不少,他的舉動可以說是收買人心,然而的的確確,朝廷內外的局勢緩和了許多,宮廷也呈現出欣欣向榮之景。
乾小四來寧壽宮給太皇太后請安,提起他寬待宗室的舉動,說道:「八叔、九叔、十叔、十四叔等人皆是聖祖仁皇帝的子嗣,孫兒寬釋他們,以告慰皇瑪法在天之靈。」
樂盈點頭,他這話沒說錯,玄燁夠狠,把兒子們玩弄鼓掌之中,但他心裡尚存父子親情,所以他的兒子們再怎麼作,無論如何他也不會殺子。
政敵是該不留情面的打擊,以免反撲,但玄燁絕不會想到他的繼承人雍正會弒殺親兄弟,現在乾小四的所為也確實能告慰玄燁。
樂盈給了他想要的表揚,「很好,想來先帝若是知道了一定會很欣慰的。」
乾小四一副非常高興的樣子,「???朕早前已經遣了莊親王去景陵拜祭皇瑪法,特意告知此事。」
這麼迫不及待呀,樂盈啼笑皆非,但是能明白乾小四的心思,他的所作所為相當於在反對親爹雍正皇帝,為了避免落下不孝的話柄,只能處處尊崇爺爺康熙皇帝,試圖用爺爺來壓親爹,這樣就沒人敢說他不孝了。
雍正生了一個好大兒呀!
政事之外,弘曆不免要關心皇祖母的生活起居,樂盈道:「等天氣暖和些了,我去靜明園小住。」
去年八月雍正駕崩,之後朝堂後宮一攬子事,樂盈不得不留守紫禁城,現在弘曆登基,後宮事務有富察皇后主持,另外還有一個崇慶皇太后,樂盈下面有兩個媳婦,有事媳婦忙,她還回她的靜明園養老。
誰知弘曆一聽她這話,立刻起身道:「皇祖母,可是孫兒服侍的不好?」
這話他親爹四大爺也問過一次,樂盈只得官方術語告訴他,自己年紀大了,靜明園水土養人,她只是想過去靜養身子而已。
弘曆這才鬆了一口氣,道:「您說得對,紫禁城雖好,但京郊別苑卻更為宜居。靜明園是皇祖留給您的別苑,自是好地方,只是時日久遠,孫兒覺得可以修繕修繕,再依其地勢湖泊,仿照西湖十景來重新造景,您覺得意下如何?」
天啊,都多少年了,乾小四怎麼還惦記著給靜明園造景啊,然而對於他的提議,樂盈並沒有反駁,園林是需要花力氣維護的,靜明園確實該修繕了。
「行吧。」
見她同意,弘曆更為高興,「那朕就令內務府辦理此事,皇祖母您若是有什麼指示盡可以派人去吩咐魏珠,他現在宮殿監督領侍,負責此事。」
魏珠啊,老熟人,梁九功失寵之後,玄燁身邊最得用的太監,雍正登基後,他與梁九功被發往景陵守陵,梁九功後來因罪賜死,魏珠就相當於留在景陵養老,樂盈去景陵祭拜玄燁時,曾遣李金忠看望過他,據說過得還行。
只能說魏珠太會鑽營了,硬是熬過了雍正朝,這又重新出山了,而且看弘曆把這事交給他,顯見他應該是頗得重用,很厲害嘛。
既然靜明園要重新修繕,那麼樂盈暫時就要住宮裡了,但弘曆貼心地安慰祖母,「等天兒暖和了,朕侍奉您與太后前往圓明園小住,等到了明年,朕打算效仿皇祖父,巡幸塞外,木蘭秋獮一定不能拉下,這可是皇祖父在時的傳統,屆時皇祖母您一定要與朕同往,多多出門散散心。」
樂盈道:「皇上想得周到,勞煩。」
弘曆回道:「不敢。」
請過安後,他告退離開,接著去壽康宮給親媽請安。
紫檀送他離開,回來道:「主子,皇上待您體貼周到,這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她倒不是說先帝待自家主子不好,但與康熙朝對比起來,主子的日子確實過得平淡如水,先帝與主子更多是面子情,然而新帝卻不同,他五六歲進宮,由主子照看長大,跟主子相處的機會甚至超過了他的生母,撫養之恩,不輸於生恩。
反正就她目之所見,新帝比先帝時待主子親近多了。
樂盈笑道:「皇上確實是個至孝之人。」
前提是你老實當太后,別染指前朝任何事情,否則就是親媽也不留情。弘曆像康熙沒錯,同時他也像雍正,他是清朝帝王集權的巔峰,從他以後,清朝就要開始走下坡路了。
封建王朝覆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樂盈不再想這些,而是道:「還是像以前一樣照舊過咱們日子罷了。」
她如今升到老祖宗的輩分上,連同皇帝在內,所有人見到她都得給她行禮,輩分高算是好事,但由此帶來的繁瑣也不可避免,一波一波的人來給她請安,不得清淨,後來規定了初一十五請安日,其他全免了(乾小四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