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啊?不可以嗎?」冉樂雙眼亮晶晶地問,

  「理論上是可以的。」卓亦舟說:「只是,北極海流的變化和流速等等是否能達到要求,或者說能達到什麼標準現在還不清楚,這需要專業的測評才能最終定論。」

  但冉樂還是欣喜道:「可這樣一來,不就相當於是我們有了前進的方向?這總是好的開始。」

  「是啊,好的開始。」卓亦舟笑道。

  他望著冉樂,滿眼都是說不完道不盡的柔情,就好像冉樂是他在人間尋覓多年,好不容易才尋到的至寶,對他來說,不可多得,也不可複製。

  因此卓總的眼神很純炙,他眼中的冉樂,就是他此生的唯一摯愛。

  ……

  從這天開始,北極漂流動物救助計劃正式啟動。

  冉樂和卓亦舟還有洛克家族的那位十二指·世界先生作為這個項目的牽頭人,也進入了十分繁忙的籌備階段。

  雖然他們在專業上幫不上忙,但是誰都看得出來這三位出資人,對這個項目十分上心。

  尤其是冉樂——

  他為了更快的跟上項目組的進度,甚至一天有十幾個小時是泡在企劃室內的。而且,他這些年似乎是學習上癮了,也不怕辛苦,求知若渴,一切從頭學起,還對一切滿懷期待。

  在這番努力下,冉樂每一天都有新的變化,每一天都有新的進步,所有人都驚嘆於冉樂對知識的駕馭能力,同時也驚嘆於他看待問題獨特的視角和他提出的那些特別有創新精神的建議。

  所有人經歷了兩個月緊鑼密鼓的籌備期後,最終對北極的海流數值做了充分的預測,而得出的結果是:按照目前的海流動力,運用卓氏新能源可以提供的最大功率的發電設備1台,啟動製冷設備後,能夠製造並維持一米厚的冰塊的最終面積是100平方米,20年。

  要達到這種效果,需要一個假設的數據前提,就是20年內全球的溫度呈現緩步上升,如果突發極熱、疾風等氣候變化,那麼,可維持的時間還會縮短。

  也就是說,要想讓這個計劃穩固有保障,從一開始就要增加發電設備的數量,並且要做好充分的備用方案,以確保氣候突變所帶來的毀滅性損失在可控制的範圍內。

  事已至此,所有專家都提出,與其只做一塊冰原出來,不如直接建設一座基地。雖然成本會有所提高,但是,基地無論從使用年限,還是抵抗外力損耗的性能上,都要更有優勢。

  而且建成基地之後,還可以預留工作人員實時監控北極氣候的變化,利用科學手段對基地的日常養護和修復等做出及時的調整。

  雖然做基地的成本要比只做冰原高出幾十倍,但是,卻可以給漂流的動物們提供一個更穩定的生存環境。這對整個項目的未來發展會產生非常重大的意義。

  況且,資金的增加對在場的幾位大佬來說,都不算什麼。他們要的就是這個項目有可持續發展的可能。

  於是,冉樂、卓亦舟和世界先生洛克,在聽完項目組專家的分析後,就果斷同意追加投資額了。

  他們也明確表示,要做一個基地,一個可以同時容納上萬隻極地動物的大型基地。這個基地,地上的部分就是一座冰山,地下的部分是人類北極漂流計劃研究所。

  整座冰山會向所有動物開放,幾乎所有北極圈內現存的動物都可以因為這座人造冰山的成功,而獲得暫時的救助。

  未來幾十年,全球氣候變化雖然已有預測,但是具體會如何變化,誰也說不好,所以冉樂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在現有條件能夠達到的最大限度上,把這個計劃做到最好。

  當然,目前全球科技的發展,更新換代也是非常的快。所以冉樂給這個計劃牽頭的專家下了一條原則性的要求就是,在設計建造基地圖紙時,所有核心設備的搭建必須預留可替換接口,否則專家組要負全責。

  因為科技更新換代太快,現有最高水平的裝備,過不了幾年就會成為被淘汰的、過時的裝備,所以要從一開始就做好兩手準備。

  冉樂的思維非常正確,專家組的專家們自然也沒有異議。

  他們甚至慶幸,這次合作的資方大佬們全都是通情達理又有愛心的明白人。

  於是,經過兩個多月的運算和商討後,北極漂流動物救助計劃的概念初稿終於落成。這個計劃的成功啟動必將成為推動人類慈善史向前發展的一個足夠鮮明的里程碑。

  而到了這一步,冉樂和卓亦舟暫時都可以鬆一口氣了。因為,項目再往下進行對專業度的要求會非常高,那不是他們可以指導或亂指揮的,他們只需要提出要求,讓專家組們來實現就好了。

  對這個項目,所有人都報以了非常大的期待,因此冉樂和卓亦舟商量,他們會按照季度定期來檢測。

  在北極圈附近,前前後後一共停留了三個月的時間,冉樂和卓亦舟終於再次動身,前往他們環球考察的第三站MXG半島。

  邀請他們的世家是莫澤家族。

  這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家族。

  因為食物和土壤的特殊原因,這個家族的人偶爾會長出彩虹色的頭髮,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他們很少在公眾面前露面,當然也就很少有人知道,他們實際上擁有世界上最大面積的罌粟莊園。而整個MXG半島的政·治亂局,也與他們家族這座特殊性質的莊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