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寧湘給宣明呈相看端王妃都興致勃勃,更遑論自己的孩子,日後定是百般用心。
「那你會為了江山穩固,強迫他娶自己不喜歡的女子嗎?」
他把玩著她纖白的指尖,搖頭:「自然不會。」
「那就好。」聽他這麼一說,寧湘放了心,開始琢磨這世家裡有哪家夫人要生閨女,將來給宣從一說合,讓他們常見面,青梅竹馬一同長大最好。
聽她字裡行間沒有抗拒的意思,宣明繁眉眼漸松,尚未來得及開口,就見她眸光明亮一臉嚮往。
「將來我的兒媳婦我希望她是個滿腹經綸的才女,出身書香門第,像我二哥,像景玄哥哥那樣……這樣我兒子念書不聽話,她就能教他、訓他!」
宣明繁眉梢一跳。
這又關柳景玄什麼事?
寧湘還在苦惱念叨:「可惜柳景玄還沒成親,不然將來跟他結親家也是不錯……」
他幽幽瞥她一眼,無言以對。
*
小皇子的大名在翌日朝會上公之於眾,朝臣們神色各異,心中已然有數。
皇長子的出生,本就意義非凡,原以為皇上沒有立淑妃為後,還有可能送自家女兒進宮,生下嫡皇子,必然會比皇長子尊貴。
可皇上對淑妃的在意,對小皇子的重視,單從名字就可見他對這個這個孩子寄予了多大的期望。
任憑誰,怕是也不能越過母子倆去。
朝臣們心有不甘,但卻沒有改變要送女兒進宮的想法,畢竟往後還有幾十年,誰能料定皇上不會改變主意。
但他們又不敢去天子直言,託了丞相以後宮空置為由,勸諫皇上採選妃嬪。
丞相身為百官之首,自然推脫不了,悻悻然進了書房。
丞相腰上有舊傷,這兩月復發,少有上朝。
自榮王滄州兵權交回,丞相手裡的權利交還宣明繁,大有致仕的架勢。
新帝登基不足一年,已有帝王的模樣。
丞相很欣慰,但還是說,「皇上,立後一事……」
這樣話不厭其煩的話宣明繁聽了無數遍,心平氣和道:「我不立後,也不納妃,僅有淑妃足矣,如今也有宣稷克承大統,大梁江山後繼有人,足夠了!」
丞相無奈:「國不能一日無君,也不能一日無後啊。」
「那就立淑妃為後。」
丞相:「……」
宣明繁看他意味不明的神色,牽唇一笑:「老師忘了,我和淑妃能有今日,全靠您的幫忙。」
丞相啞口無言。
誰能想到他當初只是從宮道上隨意挑了個貌美的小宮女,也沒奢求她能成事。
誰知她不僅讓淨聞法師還了俗、有了孩子,還讓皇上神魂顛倒,獨占恩寵。
若是別的嬪妃,丞相還能勸皇上廣納後宮、雨露均沾,換了寧湘,他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能怎麼辦呢?
紅線都是他牽的,還能一刀砍斷不成!
丞相喪氣,只能說:「皇上這話可別讓大臣們聽見了,您獨寵淑妃娘娘,老臣無話可說,叫旁人知曉了,又得將老臣推到前頭來。」
還好他沒女兒,若是也存著把女兒送進宮的想法,只怕要嘔死。
宣明繁頷首,聲色溫和:「丞相保重身體,這江山,還要老師幫我一同守護!」
丞相一窒,險些要老淚縱橫。
「世家貴女才德兼備者眾多,不是非要進宮才好。端王如今尚未娶妻,太妃求我幾次,勞煩丞相替我張羅著,好叫端王早日收心成家立業。」
丞相無語凝噎。
這是真把他當媒人了?
「臣當盡力就是,只是未娶親的,還有敬王殿下……您忘了?」
宣明繁頓了頓。
的確是沒想起宣明晟來。
他們三人雖是親兄弟,卻也親疏有別。
宣明呈從小就頑皮,哥哥長哥哥短跟在他身後,好幾年同吃同住,感情自然深厚。
而宣明晟生母卑微,為先皇所不喜,不常讓他們一起玩,加之宣明晟本就小几歲,皇后雖有心一視同仁,奈何三皇子生性怯懦膽小,並不敢和兩位兄長親近。
後來年歲漸長,君臣有別,他貴為太子,每日所學遠遠越過二皇子三皇子,距離更是遙遠。
這倒是讓宣明繁生出一絲愧意來。
「我記得,他尚未及弱冠。」宗室子弟,多在及冠後大婚,所以一時也沒考慮到。
丞相道:「過幾日便是了。」
朝政繁忙,他無暇顧及,想到宣明晟沒了生母。
「既是冠禮,便讓禮部好好準備吧。」
作者有話說:
昨晚有點不舒服,抱歉才補上更新。
單位羊了大半,我們部門十幾個人剩我一個
第66章
平安坊坐落在御街旁,離皇城不過兩三里。
坊市之內熙攘繁盛,往深處走是幽靜的住宅。
平安坊寸土寸金,並非尋常官宦或富商能買下,多數住宅為御賜所用,故而住在這裡的皆是皇室宗親和顯赫世家。
馬車從青石板路上緩緩而過,往巷裡走了一段路,停在一處四進的宅院前。
隨行的婢女去敲了門,不多時有腳步聲響起。
守門的婆子來開了門,謹慎地打量著來人。
「姑娘是?」
女子勾唇一笑:「我家姑奶奶回娘家省親,請通稟太爺太夫人。」
「那你會為了江山穩固,強迫他娶自己不喜歡的女子嗎?」
他把玩著她纖白的指尖,搖頭:「自然不會。」
「那就好。」聽他這麼一說,寧湘放了心,開始琢磨這世家裡有哪家夫人要生閨女,將來給宣從一說合,讓他們常見面,青梅竹馬一同長大最好。
聽她字裡行間沒有抗拒的意思,宣明繁眉眼漸松,尚未來得及開口,就見她眸光明亮一臉嚮往。
「將來我的兒媳婦我希望她是個滿腹經綸的才女,出身書香門第,像我二哥,像景玄哥哥那樣……這樣我兒子念書不聽話,她就能教他、訓他!」
宣明繁眉梢一跳。
這又關柳景玄什麼事?
寧湘還在苦惱念叨:「可惜柳景玄還沒成親,不然將來跟他結親家也是不錯……」
他幽幽瞥她一眼,無言以對。
*
小皇子的大名在翌日朝會上公之於眾,朝臣們神色各異,心中已然有數。
皇長子的出生,本就意義非凡,原以為皇上沒有立淑妃為後,還有可能送自家女兒進宮,生下嫡皇子,必然會比皇長子尊貴。
可皇上對淑妃的在意,對小皇子的重視,單從名字就可見他對這個這個孩子寄予了多大的期望。
任憑誰,怕是也不能越過母子倆去。
朝臣們心有不甘,但卻沒有改變要送女兒進宮的想法,畢竟往後還有幾十年,誰能料定皇上不會改變主意。
但他們又不敢去天子直言,託了丞相以後宮空置為由,勸諫皇上採選妃嬪。
丞相身為百官之首,自然推脫不了,悻悻然進了書房。
丞相腰上有舊傷,這兩月復發,少有上朝。
自榮王滄州兵權交回,丞相手裡的權利交還宣明繁,大有致仕的架勢。
新帝登基不足一年,已有帝王的模樣。
丞相很欣慰,但還是說,「皇上,立後一事……」
這樣話不厭其煩的話宣明繁聽了無數遍,心平氣和道:「我不立後,也不納妃,僅有淑妃足矣,如今也有宣稷克承大統,大梁江山後繼有人,足夠了!」
丞相無奈:「國不能一日無君,也不能一日無後啊。」
「那就立淑妃為後。」
丞相:「……」
宣明繁看他意味不明的神色,牽唇一笑:「老師忘了,我和淑妃能有今日,全靠您的幫忙。」
丞相啞口無言。
誰能想到他當初只是從宮道上隨意挑了個貌美的小宮女,也沒奢求她能成事。
誰知她不僅讓淨聞法師還了俗、有了孩子,還讓皇上神魂顛倒,獨占恩寵。
若是別的嬪妃,丞相還能勸皇上廣納後宮、雨露均沾,換了寧湘,他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能怎麼辦呢?
紅線都是他牽的,還能一刀砍斷不成!
丞相喪氣,只能說:「皇上這話可別讓大臣們聽見了,您獨寵淑妃娘娘,老臣無話可說,叫旁人知曉了,又得將老臣推到前頭來。」
還好他沒女兒,若是也存著把女兒送進宮的想法,只怕要嘔死。
宣明繁頷首,聲色溫和:「丞相保重身體,這江山,還要老師幫我一同守護!」
丞相一窒,險些要老淚縱橫。
「世家貴女才德兼備者眾多,不是非要進宮才好。端王如今尚未娶妻,太妃求我幾次,勞煩丞相替我張羅著,好叫端王早日收心成家立業。」
丞相無語凝噎。
這是真把他當媒人了?
「臣當盡力就是,只是未娶親的,還有敬王殿下……您忘了?」
宣明繁頓了頓。
的確是沒想起宣明晟來。
他們三人雖是親兄弟,卻也親疏有別。
宣明呈從小就頑皮,哥哥長哥哥短跟在他身後,好幾年同吃同住,感情自然深厚。
而宣明晟生母卑微,為先皇所不喜,不常讓他們一起玩,加之宣明晟本就小几歲,皇后雖有心一視同仁,奈何三皇子生性怯懦膽小,並不敢和兩位兄長親近。
後來年歲漸長,君臣有別,他貴為太子,每日所學遠遠越過二皇子三皇子,距離更是遙遠。
這倒是讓宣明繁生出一絲愧意來。
「我記得,他尚未及弱冠。」宗室子弟,多在及冠後大婚,所以一時也沒考慮到。
丞相道:「過幾日便是了。」
朝政繁忙,他無暇顧及,想到宣明晟沒了生母。
「既是冠禮,便讓禮部好好準備吧。」
作者有話說:
昨晚有點不舒服,抱歉才補上更新。
單位羊了大半,我們部門十幾個人剩我一個
第66章
平安坊坐落在御街旁,離皇城不過兩三里。
坊市之內熙攘繁盛,往深處走是幽靜的住宅。
平安坊寸土寸金,並非尋常官宦或富商能買下,多數住宅為御賜所用,故而住在這裡的皆是皇室宗親和顯赫世家。
馬車從青石板路上緩緩而過,往巷裡走了一段路,停在一處四進的宅院前。
隨行的婢女去敲了門,不多時有腳步聲響起。
守門的婆子來開了門,謹慎地打量著來人。
「姑娘是?」
女子勾唇一笑:「我家姑奶奶回娘家省親,請通稟太爺太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