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張屏和無昧走到大路中央,迎著一簇向這裡來的兵卒並肩站定,脫下盔帽,無昧拉下臉上的布巾。
兵卒們定了定,瞬間涌了過來。
無昧和張屏又一次被綁成兩個粽子,兵卒將他二人叉到藥王廟。
俞千總正欲出發去另一個村,張屏向他高聲喊:“草民有兩個疑惑想問千總!第一,千總的兄長,因何亡故?”
俞千總放下正要跨上馬鐙的腿,側轉身。
張屏接著道:“草民已知幾名死者的真正死因,想和千總單獨說話。”
兵卒欲塞住張屏的嘴,俞千總微微眯眼:“將這兩個假道帶進殿內。”
嘎吱——
殿門緩緩合攏,空曠殿內一片陰沉。
俞千總負起雙手,望向張屏:“左右已無他人,你可直言。你方才說,你知道這些死者的死因?”
張屏躬身:“這些死者,皆非染病而亡,但他們的死因都與多年前的那場瘟疫有關。千總的哥哥也在那時染病亡故。草民想請問千總,令兄究竟為什麼染上疫病?還有……”
他抬起頭,直視俞千總的雙目。
“草民另想請教,控制疫情,屬縣衙職責,為什麼會是千總來了這裡?”
第七章
鉛雲涌聚,風起,隱有雷聲。
俞千總猛推開門,跨出大殿。
“將裡面那兩個裝神弄鬼的假道士拖出去,嚴加看管,待我回來後就地正法示眾!記得,塞住嘴,防止他二人妖言惑眾。”
兵卒領命入內,只見張屏與無昧挺在地面,一探鼻息,尚有氣,遂麻利地抬來擔架。
俞千總翻身上馬,領一隊兵卒向橋頭村去。
小兵們將張屏與無昧抬進一頂小帳。六名兵卒守在帳外,執刃於手。
天,越來越陰沉,濃雲似要墜下,但無一絲雨滴。
不知過了多久,無昧慢慢睜開眼,聽見帳外有說話聲。
再過了片刻,帳簾一掀,一道人影閃入,是鄉長。
無昧身邊的張屏坐起身,鄉長露出欣慰神色:“兩位竟醒了,太好了。”上前取出他二人口中塞布,又掏出一把匕首,割斷他們腿腳上的繩索。
無昧茫然問:“這是……”
鄉長低聲道:“此地不宜久留,出去再說。”招手讓張屏和無昧隨在他身後,掀開帳簾。
外面暮色沉沉,他們竟躺了一天。
六名小兵癱在地上,幾個飯碗歪在一邊,湯汁流了他們滿身一地。鄉長又悄聲道:“迷藥頂不了多久,快走。”
張屏和無昧小心從小兵手中抽出兩桿長矛,再摘下兩頂盔帽各自戴上,整整身上兵服,跟在鄉長身後疾步前行。
一路不斷遇到巡查兵卒,鄉長擋在他二人面前,小兵們皆未留意。接近村子邊緣,突然遙遙號聲響,鄉長帶著他二人奔至一塊荒地,閃到一棵大樹後。
“那邊長草後有溝壑,可以藏身。俞千總帶了些兵去橋頭村,這裡防守的人少了,兩位等到天黑便可趁空隙出村。往東南方走,有小路。”
無昧深深一揖:“多謝鄉長搭救。”
鄉長扶住他:“小道長不必客氣。兩位無故被捲入這件事,老夫著實不忍。實不相瞞,老夫也是受了村口石老的囑託。”再從腰間解下一個水袋,掏出兩塊餅,“隨身只帶了這些,兩位權且墊墊。”
無昧連聲道謝,接過餅和水袋,拔塞將水袋送到口邊,咕嘟咕嘟兩口。
張屏也接過水袋飲了一口,擦擦嘴角:“石老找鄉長為我們求情?”
鄉長頷首:“石老昨天就托我了,但一直沒機會。俞千總要將二位軍法處置,老夫只能走這步險棋。我離開許久,恐俞千總的手下生疑,就先回去了。”
無昧遲疑:“可,鄉長為救我二人迷暈了那些兵卒,再回村中豈不危險?”
鄉長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小道長放心,我自有辦法。且我身為鄉長,俞千總輕易也不能拿我怎樣。”
張屏拱拱手:“大恩無以為謝,能否請教鄉長尊姓?”
鄉長道:“小道長客氣,老夫姓喬,單名一個嶮字。”
無昧咦了一聲:“鄉長和其中一位不幸亡故者喬小召同姓?”
張屏道:“聽說橋頭村有肖、喬兩個大姓,鄉長是橋頭村人?”
鄉長的神色微微一凝:“正是。”
無昧道:“那死者喬小召是鄉長的親戚?”
鄉長抬起衣袖:“真的不早了,老夫該回村了。”
張屏斜擋住他去路:“鄉長想不想知道,我們之前和俞千總說了什麼。”
天空又隱隱傳來雷聲,鄉長皺眉:“是啊,兩位究竟說了什麼?”
張屏道:“我們只是從俞千總那裡確認了一件事,多年前的那場瘟疫,乃因他的亡兄而起。”
雲層閃起微微電光,掠過鄉長濃暮中模糊的面容。
張屏接著道:“當年,俞千總的兄長俞守基在附近的別莊居住讀書,常到小石灣和橋頭村一帶騎獵。他從幾個商販手中買了一隻邊塞帶回的獵犬。但因天氣炎熱,那狗一路被裝籠運送,得了癟咬病。俞守基帶它打獵時,狗發狂咬了他後逃走,暴斃在河邊。繼而使得這一帶許多人畜被傳染癟咬病身亡。”
兵卒們定了定,瞬間涌了過來。
無昧和張屏又一次被綁成兩個粽子,兵卒將他二人叉到藥王廟。
俞千總正欲出發去另一個村,張屏向他高聲喊:“草民有兩個疑惑想問千總!第一,千總的兄長,因何亡故?”
俞千總放下正要跨上馬鐙的腿,側轉身。
張屏接著道:“草民已知幾名死者的真正死因,想和千總單獨說話。”
兵卒欲塞住張屏的嘴,俞千總微微眯眼:“將這兩個假道帶進殿內。”
嘎吱——
殿門緩緩合攏,空曠殿內一片陰沉。
俞千總負起雙手,望向張屏:“左右已無他人,你可直言。你方才說,你知道這些死者的死因?”
張屏躬身:“這些死者,皆非染病而亡,但他們的死因都與多年前的那場瘟疫有關。千總的哥哥也在那時染病亡故。草民想請問千總,令兄究竟為什麼染上疫病?還有……”
他抬起頭,直視俞千總的雙目。
“草民另想請教,控制疫情,屬縣衙職責,為什麼會是千總來了這裡?”
第七章
鉛雲涌聚,風起,隱有雷聲。
俞千總猛推開門,跨出大殿。
“將裡面那兩個裝神弄鬼的假道士拖出去,嚴加看管,待我回來後就地正法示眾!記得,塞住嘴,防止他二人妖言惑眾。”
兵卒領命入內,只見張屏與無昧挺在地面,一探鼻息,尚有氣,遂麻利地抬來擔架。
俞千總翻身上馬,領一隊兵卒向橋頭村去。
小兵們將張屏與無昧抬進一頂小帳。六名兵卒守在帳外,執刃於手。
天,越來越陰沉,濃雲似要墜下,但無一絲雨滴。
不知過了多久,無昧慢慢睜開眼,聽見帳外有說話聲。
再過了片刻,帳簾一掀,一道人影閃入,是鄉長。
無昧身邊的張屏坐起身,鄉長露出欣慰神色:“兩位竟醒了,太好了。”上前取出他二人口中塞布,又掏出一把匕首,割斷他們腿腳上的繩索。
無昧茫然問:“這是……”
鄉長低聲道:“此地不宜久留,出去再說。”招手讓張屏和無昧隨在他身後,掀開帳簾。
外面暮色沉沉,他們竟躺了一天。
六名小兵癱在地上,幾個飯碗歪在一邊,湯汁流了他們滿身一地。鄉長又悄聲道:“迷藥頂不了多久,快走。”
張屏和無昧小心從小兵手中抽出兩桿長矛,再摘下兩頂盔帽各自戴上,整整身上兵服,跟在鄉長身後疾步前行。
一路不斷遇到巡查兵卒,鄉長擋在他二人面前,小兵們皆未留意。接近村子邊緣,突然遙遙號聲響,鄉長帶著他二人奔至一塊荒地,閃到一棵大樹後。
“那邊長草後有溝壑,可以藏身。俞千總帶了些兵去橋頭村,這裡防守的人少了,兩位等到天黑便可趁空隙出村。往東南方走,有小路。”
無昧深深一揖:“多謝鄉長搭救。”
鄉長扶住他:“小道長不必客氣。兩位無故被捲入這件事,老夫著實不忍。實不相瞞,老夫也是受了村口石老的囑託。”再從腰間解下一個水袋,掏出兩塊餅,“隨身只帶了這些,兩位權且墊墊。”
無昧連聲道謝,接過餅和水袋,拔塞將水袋送到口邊,咕嘟咕嘟兩口。
張屏也接過水袋飲了一口,擦擦嘴角:“石老找鄉長為我們求情?”
鄉長頷首:“石老昨天就托我了,但一直沒機會。俞千總要將二位軍法處置,老夫只能走這步險棋。我離開許久,恐俞千總的手下生疑,就先回去了。”
無昧遲疑:“可,鄉長為救我二人迷暈了那些兵卒,再回村中豈不危險?”
鄉長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小道長放心,我自有辦法。且我身為鄉長,俞千總輕易也不能拿我怎樣。”
張屏拱拱手:“大恩無以為謝,能否請教鄉長尊姓?”
鄉長道:“小道長客氣,老夫姓喬,單名一個嶮字。”
無昧咦了一聲:“鄉長和其中一位不幸亡故者喬小召同姓?”
張屏道:“聽說橋頭村有肖、喬兩個大姓,鄉長是橋頭村人?”
鄉長的神色微微一凝:“正是。”
無昧道:“那死者喬小召是鄉長的親戚?”
鄉長抬起衣袖:“真的不早了,老夫該回村了。”
張屏斜擋住他去路:“鄉長想不想知道,我們之前和俞千總說了什麼。”
天空又隱隱傳來雷聲,鄉長皺眉:“是啊,兩位究竟說了什麼?”
張屏道:“我們只是從俞千總那裡確認了一件事,多年前的那場瘟疫,乃因他的亡兄而起。”
雲層閃起微微電光,掠過鄉長濃暮中模糊的面容。
張屏接著道:“當年,俞千總的兄長俞守基在附近的別莊居住讀書,常到小石灣和橋頭村一帶騎獵。他從幾個商販手中買了一隻邊塞帶回的獵犬。但因天氣炎熱,那狗一路被裝籠運送,得了癟咬病。俞守基帶它打獵時,狗發狂咬了他後逃走,暴斃在河邊。繼而使得這一帶許多人畜被傳染癟咬病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