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頁
就像人死前最後的餘溫。
林雙徊當然要抓住。
他虔誠地捧著原挽姣的巫妖靈,嘗試著去感受原泊逐的意識核。
「對我說點什麼吧。」林雙徊無聲地祈禱,「你最好是,對我說點什麼。」
-
「何以閉關?」
「前日論道證大愛。弟子言:大愛無疆,敢為蒼生。慈悲為懷,心存憐憫。若眾生苦,弟子不成仙。」
「然師尊卻言,弟子不得要領,因此弟子願閉關悟道。」
「不必。」
「為何?」
「證心問心,證道問道,你既然要證情,自然要問情。不入世,反倒閉關,大錯。」
「弟子愚鈍,不解師尊深意。」
「便愚著罷。」
「……弟子誠請師尊開解,何以問情?」
長者沉吟片刻,忽而嘆出一口惡氣:「成日裡就知道問問問,別人像你這年歲,還在後山獵兔子吃,你就知道閉關打坐,還來吵本尊休憩。愚不可及也!」
「弟子惶恐。」
「罰你去後山摘果子,明日晨訓請師兄師姐品鑑。」
「師尊,後山果子酸澀,弟子——」
「去!」
淨方山後山的棧橋上,白衣少年背著竹簍走過。
他忽然停在橋中央,打望遠處,心裡還在想閉關的事。
為什麼師尊不讓他閉關?
早日突破不是為師門爭光嗎?
還有,為什麼為蒼生犧牲自己,不算大愛無疆?還有比這個更大的愛嗎?
不過他距離飛升還早得很。
他才在築基階段,以後還要結丹結嬰,一步步邁入大乘——師尊是大乘期修士,他要到那一步,應該還有許久許久。
幾百年時間,總夠他悟出一個「問情」吧?
-
「你已至渡劫期許久,可有算出在劫之日?萬萬不可懈怠,你將是千百年來飛升第一人,要與後表率。」
「不急。」
「怎能不急!」
「師父曾解我道魘,稱我不入世。」
「執拗,都過去百年,怎能還記著師尊那時的話。當初你不過築基而已,如今卻是天下無雙的仙尊,小小道魘,怎壞你大事?」
「可功德未滿,在劫亦是死。」
「你不必介懷此事,心中有乾坤,敢為蒼生,又不拘泥於凡塵,你必然化神登天!」
那天,看上去與平日並無不同。
淨方山上雨霧濛濛,新入門的小弟子們用休息時間,在後山打野兔子,爬樹捉鳥,勤奮的師兄師姐們,或閉關打坐,或在山頭晚訓。
他走過那條棧橋,與幾百年前無異。
今天是他的在劫之日。
他理應去往遙遠的仙島閉關等待天劫。然而師門上下認為他必定能承受雷劫,不會引來災禍,所以希望他能留在淨方山飛升。
他看著手上黯淡無光的戒指,對於飛升一事卻不敢有太多保證。
按照過去老前輩們的「飛升傳統」,他早應該在這一天之前,修得功德圓滿。以此來擋住天降之劫。
所以這些年,他將世上哀鴻之處走遍,驅邪祟,殺妖魔,拯救凡人。
可奇怪的是,他的功德戒總是缺一成色。
儘管師兄寬慰他,這世上本就沒有功德圓滿之人。他修為高深,必然能成功化劫。
但他無法忘記師尊臨終前的教誨。
「爾尚愚,不可急於求成。」
師尊走的時候,他已經是大乘期修士,按說,他是師門上下最「不愚」之人。
師尊卻唯獨勸他,不要急於求成。
可惜,他修行速度快得驚人,誰也沒有想到,短短百年,竟成了天下唯一。
眾望所歸,盼他化神,他亦沒有推辭的理由。
到如今,他已經走遍天下山川湖海,見過人事滄桑變化。
應當算是入世罷?
直到雷劫降下。
霹靂驚鞭,碎他元神金丹,列缺飛火,燒他三魂七魄。
功德戒碎得突然。
他知道,渡劫失敗了。
師尊說得不錯,他依舊愚鈍。直到灰飛煙滅的那一刻,也不懂自己究竟還有什麼道心未證。
-
一片黑暗中,他忽然看到了一個年輕的孩子。
他以為這是什麼夢境。
隨即又意識到,這應當是他的道魘。
這人為何在此?
還不及他問,那抹瘦削的身影已經朝他飛奔而來。整個人躍起,鑽入他的懷裡。
林雙徊說:「你王八蛋。」
他微微一怔:「為何?」
「你早說你的計劃就是要犧牲自己,拯救別人,我就一早和你做好準備,咱們殉情!你非要自己去,你當個大英雄,讓我當寡婦,你混不混蛋!」
說的字字血淚。
然而他聽不明白。
「我未曾犧牲。」
否則也不會飛升失敗。
師尊說過,他不懂得愛蒼生,不懂得如何解開自己於世不容的乾涸內心,所以他仍舊愚鈍。
「你放屁,原泊逐你真的要氣死我了。我等下醒了就自殺,你黃泉路上等著我,我非要揍你不可。」
林雙徊罵得咬牙啟齒,卻把他抱得很緊,眼淚洇濕了他的衣領,流進心口的皮膚。
他忽然問:「為我,死?」
林雙徊當然要抓住。
他虔誠地捧著原挽姣的巫妖靈,嘗試著去感受原泊逐的意識核。
「對我說點什麼吧。」林雙徊無聲地祈禱,「你最好是,對我說點什麼。」
-
「何以閉關?」
「前日論道證大愛。弟子言:大愛無疆,敢為蒼生。慈悲為懷,心存憐憫。若眾生苦,弟子不成仙。」
「然師尊卻言,弟子不得要領,因此弟子願閉關悟道。」
「不必。」
「為何?」
「證心問心,證道問道,你既然要證情,自然要問情。不入世,反倒閉關,大錯。」
「弟子愚鈍,不解師尊深意。」
「便愚著罷。」
「……弟子誠請師尊開解,何以問情?」
長者沉吟片刻,忽而嘆出一口惡氣:「成日裡就知道問問問,別人像你這年歲,還在後山獵兔子吃,你就知道閉關打坐,還來吵本尊休憩。愚不可及也!」
「弟子惶恐。」
「罰你去後山摘果子,明日晨訓請師兄師姐品鑑。」
「師尊,後山果子酸澀,弟子——」
「去!」
淨方山後山的棧橋上,白衣少年背著竹簍走過。
他忽然停在橋中央,打望遠處,心裡還在想閉關的事。
為什麼師尊不讓他閉關?
早日突破不是為師門爭光嗎?
還有,為什麼為蒼生犧牲自己,不算大愛無疆?還有比這個更大的愛嗎?
不過他距離飛升還早得很。
他才在築基階段,以後還要結丹結嬰,一步步邁入大乘——師尊是大乘期修士,他要到那一步,應該還有許久許久。
幾百年時間,總夠他悟出一個「問情」吧?
-
「你已至渡劫期許久,可有算出在劫之日?萬萬不可懈怠,你將是千百年來飛升第一人,要與後表率。」
「不急。」
「怎能不急!」
「師父曾解我道魘,稱我不入世。」
「執拗,都過去百年,怎能還記著師尊那時的話。當初你不過築基而已,如今卻是天下無雙的仙尊,小小道魘,怎壞你大事?」
「可功德未滿,在劫亦是死。」
「你不必介懷此事,心中有乾坤,敢為蒼生,又不拘泥於凡塵,你必然化神登天!」
那天,看上去與平日並無不同。
淨方山上雨霧濛濛,新入門的小弟子們用休息時間,在後山打野兔子,爬樹捉鳥,勤奮的師兄師姐們,或閉關打坐,或在山頭晚訓。
他走過那條棧橋,與幾百年前無異。
今天是他的在劫之日。
他理應去往遙遠的仙島閉關等待天劫。然而師門上下認為他必定能承受雷劫,不會引來災禍,所以希望他能留在淨方山飛升。
他看著手上黯淡無光的戒指,對於飛升一事卻不敢有太多保證。
按照過去老前輩們的「飛升傳統」,他早應該在這一天之前,修得功德圓滿。以此來擋住天降之劫。
所以這些年,他將世上哀鴻之處走遍,驅邪祟,殺妖魔,拯救凡人。
可奇怪的是,他的功德戒總是缺一成色。
儘管師兄寬慰他,這世上本就沒有功德圓滿之人。他修為高深,必然能成功化劫。
但他無法忘記師尊臨終前的教誨。
「爾尚愚,不可急於求成。」
師尊走的時候,他已經是大乘期修士,按說,他是師門上下最「不愚」之人。
師尊卻唯獨勸他,不要急於求成。
可惜,他修行速度快得驚人,誰也沒有想到,短短百年,竟成了天下唯一。
眾望所歸,盼他化神,他亦沒有推辭的理由。
到如今,他已經走遍天下山川湖海,見過人事滄桑變化。
應當算是入世罷?
直到雷劫降下。
霹靂驚鞭,碎他元神金丹,列缺飛火,燒他三魂七魄。
功德戒碎得突然。
他知道,渡劫失敗了。
師尊說得不錯,他依舊愚鈍。直到灰飛煙滅的那一刻,也不懂自己究竟還有什麼道心未證。
-
一片黑暗中,他忽然看到了一個年輕的孩子。
他以為這是什麼夢境。
隨即又意識到,這應當是他的道魘。
這人為何在此?
還不及他問,那抹瘦削的身影已經朝他飛奔而來。整個人躍起,鑽入他的懷裡。
林雙徊說:「你王八蛋。」
他微微一怔:「為何?」
「你早說你的計劃就是要犧牲自己,拯救別人,我就一早和你做好準備,咱們殉情!你非要自己去,你當個大英雄,讓我當寡婦,你混不混蛋!」
說的字字血淚。
然而他聽不明白。
「我未曾犧牲。」
否則也不會飛升失敗。
師尊說過,他不懂得愛蒼生,不懂得如何解開自己於世不容的乾涸內心,所以他仍舊愚鈍。
「你放屁,原泊逐你真的要氣死我了。我等下醒了就自殺,你黃泉路上等著我,我非要揍你不可。」
林雙徊罵得咬牙啟齒,卻把他抱得很緊,眼淚洇濕了他的衣領,流進心口的皮膚。
他忽然問:「為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