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銀色的面具一看就不普通,若是他自己定做的,絕不會做的如此華貴。若不是他自己做的,從何而來,不問自明。

  她心中九轉,心結在昨日基礎上更多纏了一道。

  早飯後,下面山谷中傳來陣陣鼓樂聲,仿佛在腳下震動。

  山上人們無論做家務的,還是在田間耕作的,都停下手中活計,豎著耳朵傾聽,無不艷羨心動。

  方火鳳無心做事,坐在書房裡透過窗戶看遠山,一坐就是半天。

  ※

  且說李墩,下了鳳尾山來到回雁谷,便進了公主府,侍立在太上皇左右,隨進隨出。眾人不知,當他是太上皇的秘密護衛。

  深山裡難得有喜事,幾乎一大早山谷就沸騰起來了。

  漢子媳婦們都涌去回雁島林家幫忙,老人和小娃兒則只看熱鬧,在回雁湖和公主府之間穿梭不停,哪兒有哄鬧聲便往哪兒趕。無論林家還是公主府,都在露天下擺了流水席,美酒佳肴、果品糕點,任吃任喝。

  公主府笙簫齊鳴,輕歌曼舞;回雁島則鼓聲陣陣,喝彩連連;更有淘氣的任遠明,將鳳尾山上的猴子們招了下來,在人叢中竄來竄去,甚至跑進公主府,見人就討果子吃,逗得大家轟然大笑。

  如此鬧了大半天,到了下午迎親之時,回雁湖上一片喧騰:

  一艘披紅掛彩的精緻畫舫從回雁島徐徐駛來。其艙房門窗板壁皆雕鏤飛禽走獸、花鳥蟲魚,天上地下,無所不包;畫舫飛檐懸挑雕刻精緻的木質燈座內嵌水晶玻璃燈。林春一身大紅喜服站在船頭。他身後從小到大站著六對童男女,小的才三四歲,大的十來歲,皆身穿大紅團福綢衣裳,塗脂抹粉,裝扮得猶如金童玉女,每人手中都提著一盞木質燈座內鑲玻璃的燈籠,燈座四角豎刻“白首同心”字樣;另有八個少年在旁,簇擁著林家那祖傳的花轎;旁邊更多的少年,將一面大牛皮鼓擂得山響,小腰鼓疾敲碎點配合。

  畫舫左右各有兩隻船隨行,上面載著舞獅隊和踩高蹺的人。

  除此外,湖面上還有四五隻小龍舟,每隻上面都有五個漢子,一身喜慶服飾,腰系紅綢,一面疾劃,一面“嚯嚯”叫喊助威。

  周圍蒼翠青山倒映在水中,藍天白雲、青荷紅蓮、荇草菱葉,更兼被喧鬧聲驚起,漫天飛舞、上下盤旋的各色鳥兒,諸般天然圖景與人為喧囂渾然一體,相互映襯,天地同慶!

  畫舫在湖岸百姓矚目下徐徐靠岸,林春領頭跳下來,緊跟著是花轎和童男女,再就是舞獅隊和高蹺隊,逶迤向公主府而來。

  到公主府門口,裡面亦是一片歌舞昇平。

  皇家的氣度自不同民間,無論樂、舞都編制嚴格,其意高雅,宛如《陽春白雪》,韻味不是下里巴人所能領會的。

  幸虧林春有些底子,他聽裡面演奏的樂曲乃太上皇后父親、幼年時有“神童”之稱的名儒王窮所作《鸞鳳和鳴》,正合他此時心意,當即解下洞簫,往嘴邊一送,就此相和。

  此曲演繹的正是男女成婚以及婚後生活的場景,那言和意順、和睦相親的味道令人沉迷,不禁暢想子孫繁茂、家業興盛的未來,其繁榮昌盛烘出一派廣大祥和、浩然充沛的氣象。

  林春一面吹,一面緩緩走進公主府,至東殿前催妝。

  他雙目湛然,神情痴迷和悅,眼中看不到莊嚴巍峨的公主府,也看不到周圍形形色色人的歡騰景象,只有裡面那個公主!

  從前,有個傳說: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能換得今生一次擦肩而過。

  有個小男娃為了心愛的女子,潛心修煉了不知多少世輪迴,終於在今生等來了他心愛的小女娃降臨……

  他又堅持了十幾個春秋,經歷了無數艱難隱忍,感動了她!

  京城那場與叛亂血光並行的盛大婚儀是對他的考驗,新婚之夜是對他的考驗,她前世夫君的到來還是對他的考驗,他克服了諸多艱辛、誘*惑、嫉妒,一路走到這裡,面對那個戴銀色面具的男子,他再次堅定地克服了同情和不忍,走向他的公主!

  今日,林家三小子要娶黃家二閨女了!

  今日,林春要娶黃杜鵑了!

  今日,修煉了萬年的男孩要娶他的公主了!

  ……

  也不知怎麼拜見、寒暄、應對的,繁複的禮儀層出不窮,又恍然很快結束,然後他牽著他的公主走向花轎,出了公主府,從山林中繞行到湖邊坐船——寓意跋山涉水——駛向回雁島。

  ☆、第537章 煙花燦爛(六千字求粉紅)

  畫舫靠回雁島岸邊,眾少年抬著花轎下來。

  依然是林春領頭,眾童男女圍隨,比去時又添了大批宮女太監,浩浩蕩蕩走向林家在島上的居處。

  因為林九兒和林春的崛起,林家不比往常,門楣庭院也重新修葺擴大,呈大戶氣象。這也不必細述,且說林春將花轎迎進門後,便依泉水村娶親風俗,親自接了新娘下轎,背著她進門。

  至此,他才算真正娶回了他的公主!

  新人是對著林家三代長輩拜天地的,與上次京城婚儀相比,少了些豪華莊重和繁文縟節,多了些親切和睦和喜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人都除了歡笑,都不知道做第二種表情了。

  林太爺含笑看著一雙新人,目光深邃:他活了一百多歲,子孫滿堂,如今一個重孫子當上了將軍,一個重孫子娶了公主,當真是福壽雙全!祖宗啊,林家終於又興盛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