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梗著脖子,硬邦邦地說:「吃飯的錢我會還你的,回去的路費也會還你的。」

  我攤了攤手:「其實你就是答應了和我談戀愛,我也不會給你回去的路費。因為我已經沒多餘的現金,我自己手邊也只剩下了2000了,其餘剛才都付了你的霸王餐,那2000我可是要用來當去看大佛的路費的。」我望著江一原的眼睛,又補充了一句,「我沒帶□□,手頭只有一張額度不高的信用卡,不能取現的。你知道的,坐TUTU車不能刷卡的。」

  江一原這下徹底火了:「不借錢就不借錢,你繞那麼多彎幹嘛!我自己走!」

  江一原說罷,真的轉身怒火衝天地走了。

  此時普吉正是一天最熱的時候,熱帶的氣候終於顯示出了它的威嚴,江一原不得不在大太陽下眯了眼睛,他白皙而形狀優美的鎖骨上已經滾下了汗珠,而他連買水的錢都沒有。

  江一原就是這樣的人,因為從小家境優越,永遠高傲,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他都是不會低頭的,就像他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良好的禮儀和教養一樣,那種傲然是骨子裡的。他們的人生仿佛永遠在掌控中一樣,而那是我羨慕妒忌的,因而潛意識裡,我總是試圖挑戰江一原的底線,似乎這就能讓他的人生脫軌一般。

  不過這次我逗他好像有些逗過頭了。

  「喂,江一原,你站住!」我不得不叫住了他,「你不許走!你別忘記了我們的賭約,你說過要是你沒甩掉我,我可以提一個要求的!」

  江一原果然停住了腳步,轉過身來:「你有什麼要求?」

  「陪我!下午都陪我!我去哪裡你去哪裡!」

  我知道要是這個時候我就算給江一原錢,或者邀請江一原同行,江一原都不會願意的,還不如用賭約來逼迫他給他下台階。

  江一原的表情不太好看,他頓了頓,最終還是朝我走了過來。他沉默了片刻,才又開了口:「今天下午過後你不能提其他要求了。」

  我點了點頭:「好的好的,走吧,我們先去看大佛,看完正好回酒店。」

  作者有話要說:  艱難地登錄上了JJ,當然這也不一定賴jj的伺服器,也可能是我家裡的網出了問題…最近感覺各種打開頁面慢…另外微信公眾號那邊已經更新到22章啦,歡迎去微信蹲點,搜索:紅棗jujube 就可以啦(一個賣安利的女子……

  ☆、第二十一章

  我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和江一原踏上了同行之路。

  大佛其實是一尊坐佛觀音像,面向東邊攀牙灣,背向安達曼海,從普吉鎮坐車過去大約需要三十分鐘,只剩下2000多泰銖資金已經很緊張。在上車之前,我跑去超市,本來拿了兩瓶礦泉水,但想了想預算,最後還是只買了一瓶。

  江一原出了不少汗,剛才為止一直沒喝水,他飽滿鮮艷的嘴唇上都有了乾涸的痕跡。

  我也很渴,但我把水遞給了他。

  「就買了一瓶?」他的表情有些不快,「我是不會和你喝一瓶水的。」

  「給你的。我不渴。」

  江一原懷疑地看了我一眼,然後也沒客氣,他拿起礦泉水,仰頭喝了一大半,我看見他的喉結隨著喝水而起伏,脖頸里的汗珠順著他仰頭的姿勢一路向下流。即便在陽光下走了很久,他的皮膚還是白得晃眼。我突然覺得更加口乾舌燥了,只能移開了目光。

  上車之後的時間有些難熬,江一原偏過頭看風景,在我快要昏昏欲睡的時候,突然聽到了他的聲音。

  江一原把頭轉過來了,盯著我說:「陶芊,如果今天我的錢包沒丟,你沒找到我,其實你回國以後也不會停止糾纏我的。」

  江一原用的並不是問句,而是一句陳述句。

  我點了點頭:「你終於想通了,我這個人做事從來不半途而廢,不是有句名言嗎?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下去,我就是這麼一個堅持的女子。你有沒有發現越了解我,越能挖掘到我身上的閃光點?」

  江一原額頭的青筋跳了跳:「行了,你別說了。」然後又轉過了頭去,不再看我,側臉的線條上還帶了點余怒未消的氣息。

  顯而易見,高嶺之花不想和我講話了。

  好在TUTU車顛簸了一段山路,再往前,已經能看到大佛了。

  第一眼看到的大佛是背影,映著藍天白雲,那個剎那,覺得眼前的畫面像假的一樣,似乎只有這樣純淨的藍天才配得上這神聖,又或是這樣的聖潔才配得上這純粹的藍天。

  我和江一原下了車。

  站在佛腳下,不由要感嘆大佛的宏偉。曉丹說過,這尊大佛只比美國自由女神像矮了一米,大佛的蓮花基座直徑就有25米。

  我對著佛像拍了幾張照,繼續往前走,江一原不情不願地跟在我身後。

  我走近大佛腳下的那座廟宇,有僧人在此念經祈福。

  「由於大佛還在完善中,雖然不能看到完美的大佛景觀,但同時反而也讓遊客們可以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供奉:我們可以購買一塊漢白玉,在背面寫上願望和姓名,這塊漢白玉將用於大佛的表面鋪設,與傳統的燒香捐贈相比,這樣更顯得有意義。因為每位遊客自願買下後寫上自己或家人的名字,這些白玉石後期會被貼在大佛的底座下。你為大佛的建造添磚加瓦,大佛也會保佑你和家人平安吉祥。寺廟內還可以請到泰國開光佛牌。這裡的大佛很靈哦,求平安求姻緣求學業求健康,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人來還願。大家遠道而來,有興趣的一定要抓住機會,這是佛與我們的緣分,既是大家的功德,也是大家的福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