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路上所有的商店都倒閉了,關上門的也被砸了,物價奇高,到處都買不到糧食。

  但是英國士兵卻要求飯店要照常營業,供應給他們食物。

  所以當他們的隊伍停下來時,這條街上所有的商店都必須趕緊開門,並送上所有的食物。

  祝玉燕心安理得的吃著日本人送上來的雞蛋和大米,但這貧瘠的食物並不能令所有人都滿意,一些人開始打退堂鼓,認為這條路顯然比他們想的要更艱難,幫助日本人的理想也有些過於遙遠了。

  等他們終於到達廣島後,隨行人員少了三分之一。

  祝玉燕和蘇純鈞留到了最後。

  他們在進入廣島後,馬上就被分配了工作。

  祝玉燕因為號稱自己有擔任過護士,被分配去管理一個馬路醫院。

  馬路醫院是因為醫院就在馬路上,病人是廣島居民,有的是被從廢墟里挖出來的,有的則是在這段時間裡才慢慢變壞的。

  他們沒有床,只能躺在地上。

  當然也沒有藥,沒有醫生,沒有一切。

  食物和水也很少。

  祝玉燕不用負責任何事,她不需要解決食物和水,也不用管缺醫少藥的問題,送她來的那個白人醫生說:「你只需要記下他們是什麼時候死的就行。」

  祝玉燕:「只需要記錄死期?」

  白人醫生:「我們也沒辦法做得更多了。」

  她開始徘徊在馬路醫院上,徘徊在一個個病人身邊。

  他們大多數的眼睛都被蓋著,幾乎每一個人的眼睛都是血污一團,長著蛆蟲。據說有生物學士在研究這些蛆蟲,他們認為蛆蟲對傷口是有益的,要求護士不要去管這些蛆。

  挺好的,她沒有意見。

  幾乎所有人的皮膚都消失了,像是一塊塊血潰,爛的爛,邊緣有燒焦的痕跡。

  所以他們死得很快,而新的人送來的也很快。

  馬路醫院每一天都在擴大,而死掉的人根本沒有辦法馬上清理走,只能等運屍的車過來拉。

  祝玉燕記錄著每一個人的死,在看到年輕的少女和老人時,她不是不感觸的,更別提其中還有一些兒童。但有一天,她看到了一個男人,身上披著日本軍服。

  他還算強壯,所以還活著,而且發出的聲音比周圍的人要多得多。

  她走近聽過他是在哼歌,《君之代》,日本國歌。

  終於,教會送來了一些藥物,可以治療他們身上的炎症。

  她每回都在路過這個男人的時候輕聲用日語說:「先生,你真強壯,我想你能多撐幾天吧,這藥我就先給別人用了。」

  然後這個男人就會努力掙扎,向她號叫。

  不過他沒能叫多久,大概五天,他就死了。

  過了半個月,白人醫生過來查看這邊的情況,他看著她的記錄本說:「為什麼男人死得這麼多?」

  祝玉燕溫柔的說:「他們病得太重了,而且這些堅強的男人都願意把藥讓給弱者。」

  白人醫生不在乎的說:「那就這樣吧。」

  他把記錄本還給了她。

  第483章 番外:落葉歸根

  祝玉燕所在地位置在廣島的邊緣,縣公路的旁邊。

  從這裡只能看到前面是一片白色的……地平線。

  就是平平的、一望無垠的、能看到天邊的——平整。

  靠近地平線的那一線白,應該是倒下的城市廢墟。

  啊,這種空白感,充滿了末日的浪漫和戰爭的殘酷美感,再搭配上公路上躺著的人形,簡直是一副現實的畫作。

  可惜沒有記者能領會到這種美感,他們都更願意坐著飛機跑進去拍一些俯視圖——據說會從天空看到四散奔逃的日本小人兒。

  雖然現在已經停戰了,但是轟炸的陰影仍留在他們的身上。

  悲痛,太悲痛了。

  目前,就她所知,是沒有救災的。

  只有一些日本人在公路兩邊,一部分是往裡走,一部分是往外逃。

  往裡走的,可能是日本其他地方的義士,來救災的。也可能是日本其他地方的小偷,來賺錢的。

  往外逃的有拖家帶口的,有背著行李和孩子的,有獨自一人的。

  許多屍體仍然埋在廢墟下,一直沒能得到清理。

  在靠近中心的位置,大部分的人應該是一瞬間就死了。

  但是外圈的人卻是緩慢的死去的。他們有的是被衝擊波撞到了,可能斷了哪裡的骨頭,一直掙扎著,卻沒能等來救援,就這樣慢慢的死去。

  也有一些是被倒塌的房子等建築物埋起來了,他們本來是最有希望獲救的,但是仍是大多數都死在了裡面。

  只有極少數的幸運兒當時是在大街上,或是空地,或是其他空曠的地方,只是受到強光、高溫和衝擊波等傷害,他們在掙扎中沒有死,最終等來了救援,被送到了各處清理出來的臨時醫院,在這裡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還有一些是被趕回來的家人、鄰居從廢墟中挖出來的,甚至是自己把自己挖出來的。

  另外就是學校和醫院等地有地下防空洞,在萬分之一的可能中,有一些人躲進了防空洞,全須全尾的活了下來。

  這些人有的正在往外逃,有的還在裡面掙扎。

  這些都與她無關,她的職責是照顧好這些被送來的人。

  日本政府並不是什麼都不管的,祝玉燕有幸見到了日本政府派來慰問的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