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馮青霜回來時便發覺了,她才走進院子,苗三娘就端了水來,她喝了水,走進屋子一看,屋子上下都收拾過了,比往日好似都乾淨整齊了不少,床邊上也沒有扔著的衣物,馮青霜便猜到,是苗三娘拿去洗了。
想起苗三娘洗過的衣裳,香香的,她便沒有說什麼,權當自己不知道。果然如苗三娘所說,多洗幾次,自己就不會怕羞了。
兩人沒說什麼,拿出水桶和扁擔,打了水,就往地里去,今天要乾的活可不少,早些去還能早些回來。
苗三娘找出了一隻小桶,也打了大半桶水,又拿了個勺子,還裝了一壺水,架勢十足。
第4章
馮青霜先替自己的地里澆水,又讓苗三娘拿一個小鋤頭,在地里挖出一個個放種子的小坑來。馮青霜自己動作十分利索,沒一會兒就澆好了水,才停下,就聽身後動靜,苗三娘跑了過來。
苗三娘打開水壺倒了一杯水,遞到馮青霜手上,又在馮青霜喝水的時候,掏出帕子細細地擦她額前的汗。馮青霜只覺那帕子輕輕柔柔的,伴著一股清香,順著那杯水,喝進肚裡。
馮青霜歇息好,兩人一起走回苗三娘的地旁,苗三娘的小坑還沒有挖完,馮青霜便讓她繼續挖,而自己將已經泡好的豆子放進了那些小坑裡,又將旁邊的土蓋在豆子上。苗三娘挖完了小坑,馮青霜的豆子也都放得差不多了。
兩人挑來水後,又拿著勺子仔仔細細將種了豆子的地方拿水澆透。馮青霜拍了拍手上的塵土,看著眼前的地:“這幾日你先每日來澆一回水,過幾日便不用日日來了,不過等天熱了,還是要來勤快些,你看這地如何便是了。”
苗三娘眨巴著眼睛不說話,只盯著馮青霜瞧。馮青霜扭回頭看見苗三娘這般模樣,輕輕嘆了口氣:“我明日會再陪你來的。”苗三娘這才喜笑顏開地提起地上那些小東西,等馮青霜挑起兩隻水桶往家走,就趕緊跟過去,亦步亦趨地跟在邊上,比阿福跟得還要緊一些。
回到家裡的時候,院門口已經有人等著了。那人看見馮青霜回來,倒是很快地迎上去,接過她手上的東西:“阿霜地里回來呀!”這人苗三娘也認識,是她們同個村的馮張氏,也是一個寡婦,帶著兩個孩子,看樣子是有事來找馮青霜。
“是呀,三娘地里的事不會,我去教教她。”馮青霜倒是很隨意地將手上的東西都交給了馮張氏,她也知曉馮張氏該是有事來找自己的,大家都是孤苦無依的女人,互幫互助是應該的。
馮張氏對著苗三娘笑了笑,又繼續回頭跟馮青霜說著話:“阿霜就是熱心,我這不也有事累你幫幫忙。”馮青霜心裡早有準備,一邊打開院門往裡頭走,一邊問道:“什麼事我能幫得上的,我定是幫忙的。”
“就是我家大郎年紀不小了,我想他要是能跟著師父學點什麼手藝也是好的。前陣子我問他,他說想學吹嗩吶,咱們村哪兒有學這個的,我聽說隔壁劉家村有個,想著你認識的人多,能不能替我門問問,他收不收徒弟?”
馮青霜想了一會兒,劉家村吹嗩吶的人她不認識,可她認識劉家村一個婦人,也跟她一起做短工,可以托她問問,便點頭應下:“我明天替你問問,若是收徒,就陪你們過去走一趟,若是不收徒,讓大郎再想想別的。”
馮張氏高興地連連點頭:“還是得阿霜,我婆婆問了村里幾個人,都沒人能問著,那我先回去等你消息,不收徒便再說,你要是地里忙,讓大郎來替你干點活。”
馮青霜笑著:“大郎才十歲,學個本事挺好,來我地里也幹不了什麼,我那點活,我自個兒能做好。”馮張氏又同她說了幾句,才轉頭看向苗三娘:“三娘也學著種地呢?”
苗三娘輕輕地點頭:“學一些,不然沒得吃。”馮張氏也點頭:“學一些也好,阿霜說得對,這凡事靠著自己總沒錯,不過你還年輕,又沒孩子,不改嫁了?”
苗三娘瞥了一眼馮青霜:“不找男人了,找了也都一個樣,還是這樣過日子清爽些。”馮張氏笑笑:“說得也沒錯,找了男人,還要伺候男人,伺候孩子,忙都忙不完,遇見婆婆好的還另說,要是跟你先前那個婆婆似的,有的是苦頭吃,我看阿霜這幾年一直一個人,也挺好,這日子嘛,自己過得開心就好。”
苗三娘倒是沒想到她會這樣說,這幾日,多是遇見那些勸她趁年輕趕緊改嫁的,聽著這樣的話,臉上的笑意越發濃了:“還是張姐日子好,婆婆待你好,孩子也孝順,苦過這些日子,以後老了就享福了。”
馮張氏聽了,哈哈大笑:“我那大郎大娘呀,確實是個乖孩子,先前阿霜幫了那麼多,大郎便說,以後等阿霜老了,也要孝順阿霜。大娘就真真是個孩子,還喊著以後長大了要嫁給阿霜,給阿霜當媳婦兒呢,這事阿霜也知道,哈哈哈……”
三人又說笑了幾句,馮張氏才回了家去。
苗三娘十分自然地往廚房走去:“我們今天吃什麼?”馮青霜沒有法子,只得也跟上。
第二日,馮青霜便托劉家村那婦人問了嗩吶的事,那邊帶回了口信,徒弟是要的,只不過人家也要看看是不是那個苗子,讓馮青霜得空帶著人去試試。這事一忙就是好幾日,有一兩日,苗三娘等到了天黑才等到人回來。
想起苗三娘洗過的衣裳,香香的,她便沒有說什麼,權當自己不知道。果然如苗三娘所說,多洗幾次,自己就不會怕羞了。
兩人沒說什麼,拿出水桶和扁擔,打了水,就往地里去,今天要乾的活可不少,早些去還能早些回來。
苗三娘找出了一隻小桶,也打了大半桶水,又拿了個勺子,還裝了一壺水,架勢十足。
第4章
馮青霜先替自己的地里澆水,又讓苗三娘拿一個小鋤頭,在地里挖出一個個放種子的小坑來。馮青霜自己動作十分利索,沒一會兒就澆好了水,才停下,就聽身後動靜,苗三娘跑了過來。
苗三娘打開水壺倒了一杯水,遞到馮青霜手上,又在馮青霜喝水的時候,掏出帕子細細地擦她額前的汗。馮青霜只覺那帕子輕輕柔柔的,伴著一股清香,順著那杯水,喝進肚裡。
馮青霜歇息好,兩人一起走回苗三娘的地旁,苗三娘的小坑還沒有挖完,馮青霜便讓她繼續挖,而自己將已經泡好的豆子放進了那些小坑裡,又將旁邊的土蓋在豆子上。苗三娘挖完了小坑,馮青霜的豆子也都放得差不多了。
兩人挑來水後,又拿著勺子仔仔細細將種了豆子的地方拿水澆透。馮青霜拍了拍手上的塵土,看著眼前的地:“這幾日你先每日來澆一回水,過幾日便不用日日來了,不過等天熱了,還是要來勤快些,你看這地如何便是了。”
苗三娘眨巴著眼睛不說話,只盯著馮青霜瞧。馮青霜扭回頭看見苗三娘這般模樣,輕輕嘆了口氣:“我明日會再陪你來的。”苗三娘這才喜笑顏開地提起地上那些小東西,等馮青霜挑起兩隻水桶往家走,就趕緊跟過去,亦步亦趨地跟在邊上,比阿福跟得還要緊一些。
回到家裡的時候,院門口已經有人等著了。那人看見馮青霜回來,倒是很快地迎上去,接過她手上的東西:“阿霜地里回來呀!”這人苗三娘也認識,是她們同個村的馮張氏,也是一個寡婦,帶著兩個孩子,看樣子是有事來找馮青霜。
“是呀,三娘地里的事不會,我去教教她。”馮青霜倒是很隨意地將手上的東西都交給了馮張氏,她也知曉馮張氏該是有事來找自己的,大家都是孤苦無依的女人,互幫互助是應該的。
馮張氏對著苗三娘笑了笑,又繼續回頭跟馮青霜說著話:“阿霜就是熱心,我這不也有事累你幫幫忙。”馮青霜心裡早有準備,一邊打開院門往裡頭走,一邊問道:“什麼事我能幫得上的,我定是幫忙的。”
“就是我家大郎年紀不小了,我想他要是能跟著師父學點什麼手藝也是好的。前陣子我問他,他說想學吹嗩吶,咱們村哪兒有學這個的,我聽說隔壁劉家村有個,想著你認識的人多,能不能替我門問問,他收不收徒弟?”
馮青霜想了一會兒,劉家村吹嗩吶的人她不認識,可她認識劉家村一個婦人,也跟她一起做短工,可以托她問問,便點頭應下:“我明天替你問問,若是收徒,就陪你們過去走一趟,若是不收徒,讓大郎再想想別的。”
馮張氏高興地連連點頭:“還是得阿霜,我婆婆問了村里幾個人,都沒人能問著,那我先回去等你消息,不收徒便再說,你要是地里忙,讓大郎來替你干點活。”
馮青霜笑著:“大郎才十歲,學個本事挺好,來我地里也幹不了什麼,我那點活,我自個兒能做好。”馮張氏又同她說了幾句,才轉頭看向苗三娘:“三娘也學著種地呢?”
苗三娘輕輕地點頭:“學一些,不然沒得吃。”馮張氏也點頭:“學一些也好,阿霜說得對,這凡事靠著自己總沒錯,不過你還年輕,又沒孩子,不改嫁了?”
苗三娘瞥了一眼馮青霜:“不找男人了,找了也都一個樣,還是這樣過日子清爽些。”馮張氏笑笑:“說得也沒錯,找了男人,還要伺候男人,伺候孩子,忙都忙不完,遇見婆婆好的還另說,要是跟你先前那個婆婆似的,有的是苦頭吃,我看阿霜這幾年一直一個人,也挺好,這日子嘛,自己過得開心就好。”
苗三娘倒是沒想到她會這樣說,這幾日,多是遇見那些勸她趁年輕趕緊改嫁的,聽著這樣的話,臉上的笑意越發濃了:“還是張姐日子好,婆婆待你好,孩子也孝順,苦過這些日子,以後老了就享福了。”
馮張氏聽了,哈哈大笑:“我那大郎大娘呀,確實是個乖孩子,先前阿霜幫了那麼多,大郎便說,以後等阿霜老了,也要孝順阿霜。大娘就真真是個孩子,還喊著以後長大了要嫁給阿霜,給阿霜當媳婦兒呢,這事阿霜也知道,哈哈哈……”
三人又說笑了幾句,馮張氏才回了家去。
苗三娘十分自然地往廚房走去:“我們今天吃什麼?”馮青霜沒有法子,只得也跟上。
第二日,馮青霜便托劉家村那婦人問了嗩吶的事,那邊帶回了口信,徒弟是要的,只不過人家也要看看是不是那個苗子,讓馮青霜得空帶著人去試試。這事一忙就是好幾日,有一兩日,苗三娘等到了天黑才等到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