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頁
也不是頭一回成婚,該說的前一次都說了,這一回,沒有人哭,聖女閣中熱熱鬧鬧的。
楚錦年也來了,不過沒有進門,嫻貴妃什麼也沒說,只指揮著人送了一大箱子的禮物,都是她從各地淘的寶貝,說不上多值錢,但是心意十分到位。
拉著綰寧乾女兒前乾女兒後的,熱情的模樣,綰寧差點招架不住。
但是綰寧很喜歡她,若不是中間有楚錦年,她真願意認嫻貴妃這個乾親,也免了嫻貴妃單方面認乾女兒熱情的尷尬。
嫻貴妃剛剛離開,外頭便由遠及近傳來吹吹打打的聲音。
君逸一身紅裝,騎著高頭大馬。
花轎跟在後頭,一直到了聖女閣的門口才停下。
綰寧被蒙上紅蓋頭,被杜若和半夏一左一右扶著出來。
綰寧從蓋頭朦朦朧朧的輕紗中,大約能看到君逸的輪廓。
君逸見著自家娘子出來,翻身下馬過來牽綰寧的手,周圍傳來一陣歡樂的呼聲。
君逸臉上帶著笑,抬頭挺胸,一路扶著綰寧坐上了花轎。
吹吹打打的聲音不息,君逸復而翻身上馬,向寨子中走去。
路線是早就規劃好的,把整個霧藍寨都遊走一遍,最後在祭天台中拜天地,拜完天地後,新郎新娘回到聖女閣。
一路上,人群跟著喜隊走,熱鬧極了。
寨子裡的小孩子們歡脫的笑鬧著,仿佛是過年一樣。
宋老夫人和蘇老夫人,二人站在一處,看著花轎一搖一晃的走在青石板小路上,不由得淚濕了眼眼眶。
各自看著自己的孫女兒,外孫女兒出嫁,心中百感交集。
宋老夫人雖然是第二次看著綰寧出嫁,但此時心中的動容亦沒有比第一回 少。
聖女閣前的空地上,宋淵目送著喜轎遠去。
不知道是不是風吹來的時候迷了眼,眼眶中竟有些水光出現。
在無人注意的人群中,有兩個婦人打扮的女子並肩而站。
兩人臉上都戴著面紗,穿著南疆的服飾。不過頭上戴的髮釵有所不同。
一人是銀釵,一人是玉釵,其中一位銀釵婦人,便是剛剛給綰寧梳頭的三姨。
“都找上門來了,你不去看看?”
玉釵婦人:“你去看了就夠了。”
銀釵婦人:“我看跟你看那能一樣嗎?我是去看兒媳婦的。”
玉釵婦人聲音低低的:“看著可好?”
銀釵婦人:“貌美如花,端重沉靜,比從前好多了。”
玉釵夫人笑了笑,而後嘆了一氣:
“從前,也怪不得她。”
銀釵婦人翻了個白眼,“是是是,你就怪你自己。”
玉釵婦人抿了抿唇,眉頭微微皺起,好一會兒才開口:
“從前已經過眼雲煙散,現在很好,便好了。”
銀釵婦人:“那宋淵呢,你見不見?
人都來了,一副不找到你不罷休的模樣。”
玉釵婦人沒說話,垂下了眸。
銀釵婦人看向遠處:“反正呢,你做任何決定我都支持你,不過這回可得悠著點,沒有再重來一次的機會了。”
玉釵婦人:“嗯,我知道。”
銀釵婦人:“蔓娘說她找到了一個學琵琶的好苗子,要去給人家當女夫子。”
玉釵婦人:“挺好的。”
銀釵婦人:“許先生說,他要去西北邊沙漠找什麼石碣壁虎。還要去找他娘子丟了的那一隻白玉簪,以後就不回萬秋山了。”
玉釵婦人:“嗯。”
“那你呢?藍姐姐,你呢?”
銀釵夫人眉頭一挑,將簪住長發的銀釵一拔,盤好的青絲垂落下來。
不做婦人打扮,看起來跟二八的姑娘差不多。
她眉眼飛揚:“我呀,就打扮得美美的,和俊朗幽默的少年,談談人世間的風花雪月呀。”
玉釵婦人看著她髮絲隨風飛揚,眼中微微閃著光,笑了。
“那還挺好的。”
銀釵婦人:“當然好啦。
至於你……,宋淵老是老了點兒,好歹對你赤誠一片,長得也不錯……”
玉釵婦人笑,抬手掐她的腰:“你呀,就知道打趣我。”
銀釵婦人往側邊一躲:“喂喂喂,你過河拆橋啊,忘了當初是誰救的你,我可是放棄了宮中的榮華富貴啊。你不賠給我就算了,還掐我,欺負人啊。”
“好好好,我錯了,祝你和俊美幽默的少年談上甜甜的愛情。”
“那還差不多!”
二人的談話,淹沒在熱鬧的喧囂中。
不遠處,君逸騎著高頭大馬在前面帶路,胸前掛著紅綢,昂首挺胸。
一張刀削斧刻的俊臉,迎著陽光熠熠生輝。
等走到祭天台,君逸下馬,踢了轎門,把綰寧牽出來。
二人一左一右牽著一根紅綢,一起往前走。
走向祭天台,大祭司早已經在台上等著。
見二人站定,口中念念有詞,不知道說了什麼,晴空烈日下,天邊一聲驚雷。
四周呼聲四起,樂聲嘈雜。
綰寧嚇了一跳,這一幕不由得讓她懷疑,難道真的有人可以通天意通世靈。
楚錦年也來了,不過沒有進門,嫻貴妃什麼也沒說,只指揮著人送了一大箱子的禮物,都是她從各地淘的寶貝,說不上多值錢,但是心意十分到位。
拉著綰寧乾女兒前乾女兒後的,熱情的模樣,綰寧差點招架不住。
但是綰寧很喜歡她,若不是中間有楚錦年,她真願意認嫻貴妃這個乾親,也免了嫻貴妃單方面認乾女兒熱情的尷尬。
嫻貴妃剛剛離開,外頭便由遠及近傳來吹吹打打的聲音。
君逸一身紅裝,騎著高頭大馬。
花轎跟在後頭,一直到了聖女閣的門口才停下。
綰寧被蒙上紅蓋頭,被杜若和半夏一左一右扶著出來。
綰寧從蓋頭朦朦朧朧的輕紗中,大約能看到君逸的輪廓。
君逸見著自家娘子出來,翻身下馬過來牽綰寧的手,周圍傳來一陣歡樂的呼聲。
君逸臉上帶著笑,抬頭挺胸,一路扶著綰寧坐上了花轎。
吹吹打打的聲音不息,君逸復而翻身上馬,向寨子中走去。
路線是早就規劃好的,把整個霧藍寨都遊走一遍,最後在祭天台中拜天地,拜完天地後,新郎新娘回到聖女閣。
一路上,人群跟著喜隊走,熱鬧極了。
寨子裡的小孩子們歡脫的笑鬧著,仿佛是過年一樣。
宋老夫人和蘇老夫人,二人站在一處,看著花轎一搖一晃的走在青石板小路上,不由得淚濕了眼眼眶。
各自看著自己的孫女兒,外孫女兒出嫁,心中百感交集。
宋老夫人雖然是第二次看著綰寧出嫁,但此時心中的動容亦沒有比第一回 少。
聖女閣前的空地上,宋淵目送著喜轎遠去。
不知道是不是風吹來的時候迷了眼,眼眶中竟有些水光出現。
在無人注意的人群中,有兩個婦人打扮的女子並肩而站。
兩人臉上都戴著面紗,穿著南疆的服飾。不過頭上戴的髮釵有所不同。
一人是銀釵,一人是玉釵,其中一位銀釵婦人,便是剛剛給綰寧梳頭的三姨。
“都找上門來了,你不去看看?”
玉釵婦人:“你去看了就夠了。”
銀釵婦人:“我看跟你看那能一樣嗎?我是去看兒媳婦的。”
玉釵婦人聲音低低的:“看著可好?”
銀釵婦人:“貌美如花,端重沉靜,比從前好多了。”
玉釵夫人笑了笑,而後嘆了一氣:
“從前,也怪不得她。”
銀釵婦人翻了個白眼,“是是是,你就怪你自己。”
玉釵婦人抿了抿唇,眉頭微微皺起,好一會兒才開口:
“從前已經過眼雲煙散,現在很好,便好了。”
銀釵婦人:“那宋淵呢,你見不見?
人都來了,一副不找到你不罷休的模樣。”
玉釵婦人沒說話,垂下了眸。
銀釵婦人看向遠處:“反正呢,你做任何決定我都支持你,不過這回可得悠著點,沒有再重來一次的機會了。”
玉釵婦人:“嗯,我知道。”
銀釵婦人:“蔓娘說她找到了一個學琵琶的好苗子,要去給人家當女夫子。”
玉釵婦人:“挺好的。”
銀釵婦人:“許先生說,他要去西北邊沙漠找什麼石碣壁虎。還要去找他娘子丟了的那一隻白玉簪,以後就不回萬秋山了。”
玉釵婦人:“嗯。”
“那你呢?藍姐姐,你呢?”
銀釵夫人眉頭一挑,將簪住長發的銀釵一拔,盤好的青絲垂落下來。
不做婦人打扮,看起來跟二八的姑娘差不多。
她眉眼飛揚:“我呀,就打扮得美美的,和俊朗幽默的少年,談談人世間的風花雪月呀。”
玉釵婦人看著她髮絲隨風飛揚,眼中微微閃著光,笑了。
“那還挺好的。”
銀釵婦人:“當然好啦。
至於你……,宋淵老是老了點兒,好歹對你赤誠一片,長得也不錯……”
玉釵婦人笑,抬手掐她的腰:“你呀,就知道打趣我。”
銀釵婦人往側邊一躲:“喂喂喂,你過河拆橋啊,忘了當初是誰救的你,我可是放棄了宮中的榮華富貴啊。你不賠給我就算了,還掐我,欺負人啊。”
“好好好,我錯了,祝你和俊美幽默的少年談上甜甜的愛情。”
“那還差不多!”
二人的談話,淹沒在熱鬧的喧囂中。
不遠處,君逸騎著高頭大馬在前面帶路,胸前掛著紅綢,昂首挺胸。
一張刀削斧刻的俊臉,迎著陽光熠熠生輝。
等走到祭天台,君逸下馬,踢了轎門,把綰寧牽出來。
二人一左一右牽著一根紅綢,一起往前走。
走向祭天台,大祭司早已經在台上等著。
見二人站定,口中念念有詞,不知道說了什麼,晴空烈日下,天邊一聲驚雷。
四周呼聲四起,樂聲嘈雜。
綰寧嚇了一跳,這一幕不由得讓她懷疑,難道真的有人可以通天意通世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