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往小了說,就是他們修煉不努力,是閒的,不想著修煉,卻想著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然而往深了說,卻是他們的心境出了問題。”

  “修道講究的就是一個順應天道的過程。”

  “然而天道又是虛無縹緲的存在,沒有一個具象化的體現,大道三千,還有無數小道,每一條道都不盡相同,每個人的道也不同。”

  “修煉之人,隨著修為的提升,心境也必須跟著提升,當心境跟不上的時候,就會出問題。”

  “宗門弟子因為長期枯燥的修煉,暫時產生了迷茫,遲遲不能進階,覺得前途渺茫沒有出路,甚至對修煉失去興趣,這其實就是心境出問題。”

  “只是大家都沒有重視,以為受到外部事物影響,產生了一點不好的情緒。”

  “而實際上,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些輕微的心境問題不解決,就會像滾雪球似的,越積越大,總有一天形成雪崩,造成嚴重後果。”

  “拖累修為還算好的,延長進階時間還算好的,更嚴重些的,從此修為不得寸進。”

  “最嚴重的,便會造成走火入魔,最終隕落。”

  玉暉真君大為驚奇。

  顧元元說的這些道理他當然知道。

  實際上這個道理,所有高階修士都知道,但這是他們通過無數年的修煉、無數次的歷練和劫難而得出的經驗,從而才產生出對大道的體悟和理解。

  他們剛開始修煉的時候,對道途根本沒什麼深刻的認識和體悟,也是和所有修煉者一樣,稀里糊塗的。

  在顧元元這個年紀,才剛剛踏入仙門,就對道途有如此深刻的認識,這悟性,已經不能單用一個好字來形容了。

  在這之前,玉輝真君從未遇過有。

  而顧元元所說的,這些弟子之所以人心浮躁,是心境不穩的先兆,需要及時的緩解和開導,這些問題,是他們這些高級修士都沒有注意的。

  玉暉真君從未往這個方面想過。

  然而仔細想來,卻覺得十分有道理。

  南山仙宗因為心境不穩走火入魔的弟子數量不少。

  心境問題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產生的,它會在不知不覺的時候堆積起來,直到有一天轟然爆發,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

  玉暉真君正色問道:“既如此,你可有什麼應對之法?”

  顧元元道:“弟子覺得,宗門是不是可以在大家修煉之餘,搞一些業餘活動?”

  “根據宗門弟子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引導他們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從而舒緩情緒。”

  這種說法倒是神奇。

  大部分修士都認為,修煉需要靜心,需要心無旁騖,才能勇往直前。

  玉暉真君還是第一次聽說,在修煉之餘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的。

  如此一來,豈不是分散了修煉的精力嗎?

  在仙途上,從來只爭朝夕,一步慢或許並不意味著步步慢,但是很多時候,一旦慢下來,可能就意味著和很多資源擦肩而過。

  再者,顧元元所謂的,利用個人興趣愛好調節心境,這個根據又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這麼做確實有效?

  玉暉真君問顧元元道:“你說的這些可有依據?”

  顧元元道:“弟子不敢保證這個辦法百分之百有效,但對於提升大家的精神面貌,肯定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前世,如果有人出現心理問題,就去諮詢心理醫生,進行心理干預,初期的情緒問題,都可以通過陶冶情操來舒緩。

  但這些她自己都一知半解,也說不出什麼花來,還不如不說。

  玉暉真君道:“除了這些呢,還有別的想法沒?”

  顧元元就道:“那不然由宗門組織一場辯論,支持吃東西的和不支持吃東西的各為一方,看誰的觀點能說服對方。”

  “當然了,這個要先說明一點,就是哪怕在辯論中贏了,也不代表論點就是正確的。”

  “只是說,贏的一方口才比較好而已。”

  玉暉真君:“……”

  有點不真實的感覺!

  他們南山仙宗難道不是修仙宗門嗎?

  為什麼要搞得跟讀書人一樣,耍嘴皮子?

  但是不能否認,哪怕是玉暉真君自己,都覺得搞這樣一場活動很有意思。

  誰年輕的時候還沒有表現欲?

  不說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但是總希望把自己的觀點傳達給別人,讓更多的人聽見,也希望自己能夠說服別人。

  這樣,心裡會產生極大的愉悅,有滿滿的成就感。

  玉暉真君道:“行,你說的這些建議本座都記下了,你們先回去,這件事,本座和各位長老商議一下再做決定。”

  幾人告退回去。

  剛一回到丹峰,霍霆雲就忍不住了:“這些人真是嘴碎,本公子吃點東西他們也要管,本公子又沒花他們的靈石,吃他們的米飯。”

  “不服氣他們也吃啊!”

  劉懷光幽幽來一句:“可是就算他們想吃,大部分人也吃不起啊。”

  霍霆云:“我就知道,這些人就是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