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林錦儀私下裡便和她開誠布公地談了一回。踏歌也不再迴避,坦言道:「不瞞王妃,之前奴婢確實生出了一點兒僭越之心,但後頭咱們府里經歷了那麼些事,王統領和蕊香姐姐又一起陪著王爺上了北邊戰場,他們同生共死的,奴婢也就斷了這個念頭。」
林錦儀自然道:「那就好,你也別急,咱們府里那麼些個好兒郎,總有比王潼更合適的。若是這些都你都看不上,京城裡總還有更好的,我一定為你挑個如意郎君。」
踏歌又是感動又是慚愧,當初她和千絲都答應了蘇氏終身不嫁好好侍奉林錦儀的,自己卻僭越了本分對旁人動了心,林錦儀絲毫不怪罪她不說,還擔心她心裡不好受,幾次三番開解於她,眼下還許下了這樣的允諾……
一個月後,王潼和蕊香大婚。兩人雖然都不算王府的主子,但都是在蕭潛身邊多年的立下不少功勞的老人了,蕭潛自然不會虧待他們,親自當了主婚人不說,還邀請了許多他的同僚。
王潼和蕊香成婚後,林錦儀事前準備的一座兩進的宅子便起了用處。不過他們雖然搬了出去,白日裡卻還是一大早就回鎮南王府報導,天全黑了才一起歸家。
蕭潛的毒已經解了,傷也不多嚴重,但對外依舊堅稱不可操勞,還需靜養。
豐慶帝十分過意不去,免了他上朝上值不說,還親自來帶著醫正來鎮南王府探望過他好幾回。
蕭潛早就讓自己人御醫下了藥,是以醫正每回來診斷完都是愁眉不展地說著同一個結果。
豐慶帝越發愧疚,從宮中庫房裡賞賜了好些珍貴藥材給蕭潛,並交代蕭潛放寬心養傷,又說蕭讓月前已經動身前往北邊邊關,意思就是蕭潛只要養好了傷,便依舊是手握兵權的中軍都督府的掌事都督,不用再去北邊和蕭讓一起吃苦受難了。
蕭潛卻並沒有表現出高興的模樣,只是一臉慚愧地說自己這身子也不知道要將養多久才能好,不能為豐慶帝分憂解難,實在是他的不是。
豐慶帝寬慰了他幾句,又說軍中職務會一直為他留著,讓他不要多想。
兄弟二人兄友弟恭的一番話,聽得林錦儀在一旁都覺得牙酸。
如是又過了三四個月,蕭潛從冬末初春裝病到了春末夏初。
豐慶帝每日公務纏身、日理萬機,漸漸地對他的關懷也就少了。豐慶帝一冷下來,京城裡那些個見風使舵的官員對鎮南王府的關注自然就更少了。
蕭潛就挑了這個時候,上了奏摺說自己聽到消息,說是海外有名藥神醫,或許能治好他的病症,想去海外尋醫問藥。
豐慶帝自然也沒有不允的,還特別讓工匠為蕭潛造了一艘可以容納上百人的大船。
在蕭潛稱病的日子裡,林錦儀也不好經常出門,兩人悶在府里差點都悶壞了。此時好不容易得了這樣光明正大出行的機會,林錦儀歡呼雀躍著和蘇氏、林玉澤道了別,帶著千絲、踏歌等人就跟著蕭潛上了船。
蕭潛身邊帶著王潼和蕊香等人和一干武藝高強的侍衛,還找了有經驗的船員帶隊,兩人自然不用擔心什麼,權當外出遊玩了。
大船駛離岸邊的時候,蕭潛和林錦儀站在甲板上吹風。
「咱們這一去少說得幾個月半年的,外頭的日子可不比府里舒服,到時候你別叫苦後悔。」蕭潛搖著紙扇,調笑著她。
林錦儀哼了一聲,道:「難得有機會見識海外的風土人情,吃些苦頭又算得上什麼。」
大耀的民風雖然開放,但女子出行依舊是多有不便,能出去見識各地山川河海的女子鳳毛麟角,更別說是出海見識了。她從還是岑錦的時候就經常看遊記,對那些遍訪名川大山的人羨慕不已,如今得了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高興還來不及,哪裡還會計較別個。
「倒是你,」林錦儀看著越來越遠的岸邊和逐漸看不清的京城繁華,「放棄了你那些你用命換回來的的榮耀權柄,你往後可別後悔。」
蕭潛不以為意地笑了笑,「既然做了,還後悔什麼。」
「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當初既然能安排在皇帝面前演那麼一齣戲,也完全可以一不作二不休……」
「殺了皇兄,自己上位或者再扶持一個好拿捏的上去麼?」蕭潛打斷道,「那就更沒意思了。我皇兄雖然有些地方不厚道,但總的來說還是個好皇帝。我行軍打仗或許還行,卻沒有治世之才,這上頭更是萬萬不及他。若是扶持他人上去,誰能保證後頭那個是個好的?就算是個好的,聽話的,利慾薰心,誰能保證十年二十年後呢?況且我也不是個有野心的人,如今已然得了自己最珍視的,闔該見好就收。」
「你啊,」他合了扇子,輕輕敲她的頭,「早不問,偏等上船了再問這個,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小心思。」
林錦儀自然是對他信心不夠,所以一直等到船都開了,才把悶在心裡許久的疑問問了出來。她赧然地笑了笑,上前緊緊攥住了他的手,「真的不會後悔嗎?」
「不會的。」他用力地回握住她。
作者有話要說: 完結啦~~~~
林錦儀自然道:「那就好,你也別急,咱們府里那麼些個好兒郎,總有比王潼更合適的。若是這些都你都看不上,京城裡總還有更好的,我一定為你挑個如意郎君。」
踏歌又是感動又是慚愧,當初她和千絲都答應了蘇氏終身不嫁好好侍奉林錦儀的,自己卻僭越了本分對旁人動了心,林錦儀絲毫不怪罪她不說,還擔心她心裡不好受,幾次三番開解於她,眼下還許下了這樣的允諾……
一個月後,王潼和蕊香大婚。兩人雖然都不算王府的主子,但都是在蕭潛身邊多年的立下不少功勞的老人了,蕭潛自然不會虧待他們,親自當了主婚人不說,還邀請了許多他的同僚。
王潼和蕊香成婚後,林錦儀事前準備的一座兩進的宅子便起了用處。不過他們雖然搬了出去,白日裡卻還是一大早就回鎮南王府報導,天全黑了才一起歸家。
蕭潛的毒已經解了,傷也不多嚴重,但對外依舊堅稱不可操勞,還需靜養。
豐慶帝十分過意不去,免了他上朝上值不說,還親自來帶著醫正來鎮南王府探望過他好幾回。
蕭潛早就讓自己人御醫下了藥,是以醫正每回來診斷完都是愁眉不展地說著同一個結果。
豐慶帝越發愧疚,從宮中庫房裡賞賜了好些珍貴藥材給蕭潛,並交代蕭潛放寬心養傷,又說蕭讓月前已經動身前往北邊邊關,意思就是蕭潛只要養好了傷,便依舊是手握兵權的中軍都督府的掌事都督,不用再去北邊和蕭讓一起吃苦受難了。
蕭潛卻並沒有表現出高興的模樣,只是一臉慚愧地說自己這身子也不知道要將養多久才能好,不能為豐慶帝分憂解難,實在是他的不是。
豐慶帝寬慰了他幾句,又說軍中職務會一直為他留著,讓他不要多想。
兄弟二人兄友弟恭的一番話,聽得林錦儀在一旁都覺得牙酸。
如是又過了三四個月,蕭潛從冬末初春裝病到了春末夏初。
豐慶帝每日公務纏身、日理萬機,漸漸地對他的關懷也就少了。豐慶帝一冷下來,京城裡那些個見風使舵的官員對鎮南王府的關注自然就更少了。
蕭潛就挑了這個時候,上了奏摺說自己聽到消息,說是海外有名藥神醫,或許能治好他的病症,想去海外尋醫問藥。
豐慶帝自然也沒有不允的,還特別讓工匠為蕭潛造了一艘可以容納上百人的大船。
在蕭潛稱病的日子裡,林錦儀也不好經常出門,兩人悶在府里差點都悶壞了。此時好不容易得了這樣光明正大出行的機會,林錦儀歡呼雀躍著和蘇氏、林玉澤道了別,帶著千絲、踏歌等人就跟著蕭潛上了船。
蕭潛身邊帶著王潼和蕊香等人和一干武藝高強的侍衛,還找了有經驗的船員帶隊,兩人自然不用擔心什麼,權當外出遊玩了。
大船駛離岸邊的時候,蕭潛和林錦儀站在甲板上吹風。
「咱們這一去少說得幾個月半年的,外頭的日子可不比府里舒服,到時候你別叫苦後悔。」蕭潛搖著紙扇,調笑著她。
林錦儀哼了一聲,道:「難得有機會見識海外的風土人情,吃些苦頭又算得上什麼。」
大耀的民風雖然開放,但女子出行依舊是多有不便,能出去見識各地山川河海的女子鳳毛麟角,更別說是出海見識了。她從還是岑錦的時候就經常看遊記,對那些遍訪名川大山的人羨慕不已,如今得了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高興還來不及,哪裡還會計較別個。
「倒是你,」林錦儀看著越來越遠的岸邊和逐漸看不清的京城繁華,「放棄了你那些你用命換回來的的榮耀權柄,你往後可別後悔。」
蕭潛不以為意地笑了笑,「既然做了,還後悔什麼。」
「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當初既然能安排在皇帝面前演那麼一齣戲,也完全可以一不作二不休……」
「殺了皇兄,自己上位或者再扶持一個好拿捏的上去麼?」蕭潛打斷道,「那就更沒意思了。我皇兄雖然有些地方不厚道,但總的來說還是個好皇帝。我行軍打仗或許還行,卻沒有治世之才,這上頭更是萬萬不及他。若是扶持他人上去,誰能保證後頭那個是個好的?就算是個好的,聽話的,利慾薰心,誰能保證十年二十年後呢?況且我也不是個有野心的人,如今已然得了自己最珍視的,闔該見好就收。」
「你啊,」他合了扇子,輕輕敲她的頭,「早不問,偏等上船了再問這個,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小心思。」
林錦儀自然是對他信心不夠,所以一直等到船都開了,才把悶在心裡許久的疑問問了出來。她赧然地笑了笑,上前緊緊攥住了他的手,「真的不會後悔嗎?」
「不會的。」他用力地回握住她。
作者有話要說: 完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