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這邊說著話,黃氏瞪了秦子玉一眼,秦子玉老老實實地給姜楊鞠了個大躬道謝。

  姜楊側身避過並不受他的禮,黃氏就笑道:「阿楊受著吧,都是應該的!」

  姜楊搖了搖頭說:「您言重了,考前我不過給子玉兄押了一下方向,也只押中了不到半數。他此番中舉,是他自己的本事。」

  姜楊也不是謙虛,而是說真的。

  他又不是出卷人,又不會讀心術,衛常謙送來的資料也只是參考,他押中的題實在有限。

  如果按著現代的百分制來算,他劃的重點最多是讓本來能考五十分的人,勉強考個及格。

  作用其實是有限的。

  秦子玉能考中其實還多半是靠他自己,他本來天資就不差,雖比不得姜楊、賀志清他們,更不能和衛琅那樣的天縱奇才相提並論,但在同齡人中也是佼佼之輩,當年在學塾的時候,舉人先生最看好的就是姜楊,後頭就是秦子玉了。

  不過他雖然天資不差,但是心性卻有些欠妥,通俗的說就是容易分心,坐不住。

  不然按著他那天資和優渥的讀書環境,他不會考兩三次才中秀才。

  也是歪打正著,黃氏年頭上開始對他施行棍棒式的高壓教育,還真把他的性子給定住了。

  如此用功了八個月,加上考前姜楊推了他一把,他自己運道也不差,正正好考中了第一百名。

  黃氏想不到那些,她就覺得是姜楊最後的提點很頂用,不然他兒子考到快二十才中秀才的人,能一次性考過鄉試嘛?!

  要不是知道姜家今非昔比,啥都不缺了,黃氏恨不能分一半身家給姜桃姐弟做謝禮!

  知道成績之後他們三家人就該分開了。

  賀家夫妻要回府城,黃氏要帶秦子玉回縣城,姜桃則和姜楊商量,看他準備下一步如何。

  姜楊中了舉人肯定是要去京城備考的,但是去之前還得回一趟槐樹村,把這大喜事和姜老太爺、老太太分享,要去和恩師衛常謙道謝,還得把前頭沒辦的流水席給辦上。

  姜桃已經為了他在省城滯留了那麼久,他也不捨得她再奔波,就說只自己回去就好,等家裡的事情結束他就上京去找姜桃匯合。

  姜桃本還有些不放心,黃氏就同她道:「阿楊和我們一道回去,等你家的事情處理完,我家子玉也該上京了。到時候我肯定把他全須全尾地交到你手上。」

  黃氏和姜桃的關係好得沒話說,她又對姜楊感激的不行,有她看顧著,姜桃自然放心。

  於是姜桃和姜楊就此分別,帶著蕭世南和小姜霖出發前往京城了。

  姜桃前頭到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省城,雖然從前在京城生活過短暫的一輩子,但去京城的路途卻很陌生。

  蕭世南就更別說了,十二歲出的京,四年過去連回家的路都不記得了。

  這時候暗衛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出發的前一天暗衛給他們包下了一隻船,留了字條讓他們隔天早上去碼頭。

  等姜桃他們上了船,暗衛們這才現了身,姜桃也第一次知道原來自家一直有十來個人看顧著。

  這一小隊暗衛的頭領是個二十左右的高瘦青年,面容雖然生的普通,但透著一股與年齡不符的沉穩勁兒。

  暗衛的名字不能對外說,姜桃知道他姓奚,本來她尊稱他一聲「奚統領」,但她如今身份貴重,對方不敢受他的尊稱,姜桃就乾脆喊他小奚。

  這喊法聽著有些女氣,奚雲私下裡沒少被下頭的人笑話。

  可笑話完,其他暗衛看到姜桃沿途買吃喝的時候,總是不忘給他們捎帶一份,又因為只知道奚雲的姓氏,她總是笑著喊「小奚」,然後把那些吃的喝的交到他手上,托他分發給其他人,順便也會關心他兩句……他們就泛酸了。

  唉,早知道他們也把自己的姓氏通報上去了——都是自小離開家人的,哪個不渴望這種家人一般的噓寒問暖呢?甚至還有一些不記得家人模樣的,都把姜桃代入到自家姐姐的形象中了。

  水路走了七八天後頭又轉了馬車,九月頭,姜桃他們總算到了京城外。

  他們到的那天是早上,因為趕了一長串的路,蕭世南都沒有那麼興奮了,姜桃和小姜霖就更別提了,只覺得骨頭都要被馬車顛散了。

  暗衛說再有兩刻多鐘就能到城門口,蕭世南總算是精神一些,坐起身同姜桃介紹道:「城外有個十里坡,坡上有個望鄉亭,那裡有個送親的亭子,當年姨丈和大表哥出征的時候,先帝都會親自帶人去送。也不知道那邊的亭子拆了沒有……」

  姜桃坐在靠窗的位置,一面聽他介紹,一面看窗外的風景。

  隨著馬車的前行,姜桃看到了蕭世南口中飛檐翹角的亭子,亭子外還站著密密麻麻的人,那些人都正伸著脖子望著官道,好像在等什麼重要人物。

  第147章

  十里坡上,英國公夫人曹氏正站在人群中伸著脖子往官道上張望。

  她是個白胖的中年婦人,九月雖然已經入秋,但秋老虎還是很磨人,出城這小半日功夫,她已經出了好些的汗水。

  她出生望門,嫁入英國公府之後當了多年的國公夫人養尊處優,就算前幾年他們一家子被圈在府內,不得隨意外出,她也沒吃過苦,但此時她卻對難耐的秋熱視若無睹,只捏著帕子緊張忐忑地問英國公道:「老爺,遠處是不是來了輛馬車?是不是我們小南回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