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什麼好見的呢?」此時他們已經走遠,連望江樓的招牌都看不見了,蕭珏卻停下腳步回頭凝望,「知道舅舅活著,還活的那樣好,孤就很高興了。」

  王德勝聽著這話心裡更是一陣揪疼。

  沈時恩是活的很好,雖然身份是見不得光的苦役,可是成了親有了家人,一大家子熱熱鬧鬧的。

  他們一行人很早就來到望江樓附近了,看著他們一大家子在臨窗的包間裡和和樂樂的,後頭那小娘子帶著幾個小子下樓,也是有說有笑的。

  可是他們殿下呢?只能孤身一人站在暗處看著,那背影蕭索得讓人心疼。

  而且若只是後來那些人便也罷了,王德勝還在他們幾人中看到了蕭世南——名義上已經死了三四年的英國公世子。

  從前沈時恩和蕭世南、還有他們殿下都是形影不離的,如今他們兩兄弟還在一處,獨獨把他們殿下撇下了……

  「沈大人見了您會更高興的。」王德勝斟酌著用詞,「如今沈大人的身份雖見不得光,但若是他混在咱們的隊伍里跟咱們一道回京,由他在暗中相助,殿下肯定如虎添翼!」

  從前十歲出頭還懵懂著的蕭珏自然是護不住沈時恩的,可如今他已經長大了,羽翼漸豐,想藏一個沈時恩還是不難的。

  蕭珏卻收回了視線,繼續向前,「不用,這樣就很好。」

  為什麼要讓他舅舅冒著生命危險來助他呢?儘管他知道若是舅舅知道自己可以幫上忙的話,肯定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可是京城局勢波詭雲譎,一瞬萬變,他一天沒有坐上那至高無上的位子,一天就不算有完全的把握可以護住他。

  就像他母后自縊前召他說話,對還被關押著舅舅刻意沒有提起一樣,她大概也是希望舅舅可以遠離這些,只好好地活著吧?

  蕭珏坐進馬車,再撩車簾看了一會兒這靜謐安詳的小縣城,放了帘子就吩咐道:「今夜咱們就離開此處,回到往北的隊伍里。」

  一行人趁著夜色就此離開,一直到出了城門,蕭珏的聲音才從馬車裡傳來,「那個燈籠,幫孤留著。」

  第97章

  入夏之前,小縣城裡上方終於聚起了雲頭,雷聲轟鳴,隱隱有下大雨之勢。

  春雨貴如油,之前連著兩個月都沒怎麼下雨,莊稼人早就愁的不成了。

  之前三月清明的時候,姜桃回去拜祭原身父母,見了姜老太爺和老太太一面,二老就一直在念叨今年年景差,怕不是要大旱了。

  要是發生了旱情,不管是地理刨食兒的還是城裡做工的,生活肯定都要受到影響。

  好在如今終於要下雨了。

  因為天色陰沉,下午的時候屋裡就沒什麼光了。

  姜桃還是很愛惜自己的眼睛的,下雨之前天光不好她就放了針線,後頭聽到雷聲了就去收衣服了。

  王氏和李氏她們在繡坊做了幾個月,都掙了十幾兩身家,也不像從前那樣不肯休息了,就也跟著一道放了針線,幫著姜桃收衣服,之後大傢伙兒就湊在一道說話。

  因為知道這場雨是好事,所以大家的神情還挺鬆快。

  王氏的男人消息靈通,正好這會兒她就和眾人分享道:「前頭聽說皇上讓太子去了北方體察民情。咱們這兒都下起雨了,就是不知道其他地方如何了?若是其他地方還旱著,也不知道那小太子能不能辦好差事。」

  老百姓雖然沒見識過什麼皇帝太子這些高高在上的人物,但是本朝言風開放,只要不是說什麼犯上作亂的話,朝廷也不會追究,所以百姓們茶餘飯後就免不了提上一提。

  小縣城地處偏遠,對京城的動向了解得很慢,但是太子來北方體察民情這樣的大事還是都有所耳聞的。

  「王姐姐操心那些幹啥?皇帝對太子多喜歡,難道你沒聽說過?」

  四年前國仗謀反的事情街知巷聞,那時候百姓們都在私底下議論,說國仗是太子的外家,這肯定得牽連到太子啊,那儲君的位置多半就要換個人來坐了。

  可那事都過去四年了,國仗和皇后一干人等都入土多年了,太子還是之前的太子。

  而且近幾年皇帝年邁,聽說漸漸地讓太子接手政務了。

  「也是,」王氏點頭道,「就算其他地方真發生了大旱,太子能來走上一遭都算是頭功一件,百姓們只會念著他的好。」

  姜桃不是很想談起京城的事情,總讓她回憶起自己稀里糊塗的上輩子,就也沒插話。

  不過皇帝都肯讓太子出京在百姓面前露臉了,想來是真的沒打算換繼承人了——

  像王氏他們說的,天災這種事大家不會怪到太子頭上,就算是最迷信的朝代,天象不好也只會怪到當政的皇帝頭上。所以太子此行不管順不順利,都能在百姓面前樹立自己關愛民生的好形象。

  民心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歷朝歷代忌憚太子的皇帝都只會把太子拘在宮裡,不讓他和百姓接觸,更別說讓他建功立業。

  皇帝這是在給太子做臉,樹立威望,就是不知道太子到底什麼時候能繼位。

  姜桃對現在的安穩小日子很滿足,只盼著太子早些即為,好讓沈時恩從苦役中解脫。

  不過這種話就不是閒扯了,涉及到皇權紛爭,再開放的言風都不好說這些的。

  所以她也只是在心裡期盼著,並未表現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