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年掌柜聽她說完,道:「要特別的繡線不難,格布希麼的用的是十字挑花的工藝,也不困難。但是……」

  說到底年掌柜還是擔心姜桃現收徒弟的問題。他是真的想不出怎麼能讓人短時間就能上手刺繡。

  蘇如是對他擺擺手,說:「你先去弄她要的材料,小榮那邊由我來說。需要花費的成本也從我這裡出。」說著就先拿出了五百兩給了年掌柜。

  年掌柜忙說不用這樣多的。

  他們芙蓉繡莊的繡娘雖然遣散了,但是原料供貨渠道卻還都在運行著。

  就是他也不知道還能運行多久就是了,畢竟好幾間鋪子加起來年年都沒什麼盈餘,指不定哪天楚鶴榮心血來潮又讓他們切掉什麼。

  「先拿去用。有多的就先放著,留著下次備貨。」

  得了蘇如是的話,年掌柜也就有信心了。這可是業界泰斗,有她幫著掌眼,定是不會出什麼大紕漏的。

  年掌柜應下了這樁事,說最多半個月,就能先送一批過來。

  送走年掌柜,姜桃讓人送來了筆墨,提筆開始寫寫。

  蘇如是就讓人去準備了茶水點心,讓她餓的時候就拿糕點墊墊肚子,也不打擾她。

  兩刻鐘後,姜桃草擬出了一份合同,讓蘇如是過目。

  當然這個時代還沒有合同這種說法,叫契書。

  她的契書里寫明了,加入她的繡坊前期不收拜師費,但由她傳授技藝之後,不能隨意教授外人,且需要在繡坊工作滿五年,頭兩年要上交收入的一半作為繡坊對她投資的回報,如果違約,則要繳納一大筆堪稱天價的違約金。不止需要本人簽字畫押,還需要一位親朋好友作保。

  這個時代的契書也是有法律效力的,就像高門大戶憑著下人的賣身契就能隨意發賣下人一樣,一旦畫押簽了契約,對方違約,是可以到官府上告的。

  這契書是很有必要的。若是隨便來什麼人在她這邊學了就走,再去旁的地方當繡娘,多少銀子都不夠填這窟窿的——畢竟十字繡說起來是比旁的刺繡簡單,但是這個時代特殊的繡線和十字格布卻不是機器加工得來的,其中花費的人力物力遠比現代來的多。她沒指望靠著發展繡坊能創造多少財富,但肯定不能往裡虧錢。

  蘇如是看完就忍不住笑了。她其實還擔心挺擔心徒弟辦繡坊的,倒不是擔心她辦不好或者虧銀錢,那都是小事。是她知道人心這種東西說好也好,說壞也壞,最是經不住考驗的。她這徒弟到底還是涉世未深,蘇如是就怕她被人澆熄了那一腔熱忱,寒了心。

  「幫人,亦知道防人。」蘇如是抿唇笑了笑,「我的阿桃長大了。」

  姜桃也跟著笑了笑,接著寫旁的計劃。

  十字繡的技藝並不困難,所用的繡線和格布雖然特別,但懂行的人花費時間琢磨,也能複製出來。她草擬的契約能防住絕大多數人,卻防不住專門鑽空子的小人。所以這只是繡坊初期發展時的過渡手段,後期還是能教授她們市面上流通的相對比較困難的技藝。

  而十字繡的銷售市場,她也定位在了略有盈餘的平民市場。首先是這些人能吃飽穿暖,已經有了更高的追求,但又負擔不起現在市面上相對昂貴的普通繡品。十字繡就正好可以搶占這一部分空間,它比一般刺繡用時短,且可以應用到方方面面。如果只是支付不怎麼昂貴的銀錢,就可以多一些繡品裝點門庭和為自己的衣著添光添彩,想來也不會發愁銷路。

  還有就是現在成規模的繡莊,都是在搶占高端市場的份額。她走平價多銷的路子,就不會和他們起正面衝突。這樣短時間內也不會有行家惦記到她頭上,花費人力物力來模仿山寨她。

  腦子裡的想法很多很雜,姜桃不知不覺就寫了幾十頁紙。

  後來一直到日暮西山,到了要掌燈的時辰,蘇如是就不許她再用眼了。

  姜桃也沒有堅持,將稿紙都收了起來。

  蘇如是也不留她吃飯,讓她早些回家歇著。

  因為事情開頭得比自己想的順利不少,又有沈時恩和蘇如是全力支持,姜桃心情很是不錯,和蘇如是說了會兒話就回茶壺巷去了。

  到家的時候天色已經晚了,沈時恩等在巷子口,見了她就笑道:「我猜猜,是不是往楚家別院去了?」

  姜桃都習慣他這先知似的聰明了,道:「和義母商量了一些細節,也和年掌柜打過招呼了。」

  沈時恩看她笑得特別開懷,忍不住也跟著彎了彎唇,說:「能幫到人能讓你這麼高興?」

  說著話他牽著姜桃往家裡走,姜桃笑著小聲道:「也不只是幫人啊,我又不是去開善堂。幫人是一部分,其實也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姜桃打開了話匣子,腳步輕快地和他邊走邊說。

  兩人剛走到家門口,就聽到隔壁傳來了婦人悽厲的尖叫聲——

  第73章

  那尖叫聲太過悽厲,以至於不止是姜桃和沈時恩聽得站住了腳,家裡的姜楊和蕭世南也出來了,連他們家隔壁王氏和她男人都前後出了來。

  又是一陣尖銳的哭噎,王氏辨認出是從李家傳來的,擼了袖子就去拍李氏家的門。

  王氏家的男人生的矮矮胖胖的,跟在她後頭勸道:「旁人的家事,你別多理。」

  王氏說:「怎麼能不理?街里街坊的住著,我得看到李姐姐好好的我才安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