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不得不說趙氏和周氏兩個雖然算不上聰明人,揣摩姜老太爺和老太太的心思那是一猜一個準。

  在她們的哭叫聲中,老太太的眼淚就跟斷了線的珠子似的直流,姜老太爺長長地嘆了口氣,看向沈時恩道:「如今天色還早,你立刻去請了媒人來,我們現場寫了庚帖和婚書,把你和阿桃的親事定下來!」

  第21章

  老太爺平地驚雷般的一句話,把姜桃再次炸懵。

  趙氏和周氏因為太過高興,假哭聲戛然而止,要笑不笑、要哭不哭的,看著很是滑稽。

  「大全,快陪人去請媒婆,就請咱們村口姓錢的那家!」趙氏怕沈時恩不認識路,催促著趙大全幫忙。

  周氏已經往門邊竄去了,說去把姜大和姜二都找回來,全家一起見證這大事才好。

  姜老太爺又說今日這事匆忙,估計沈家兄弟也沒帶著銀錢出來,讓老太太去屋裡取銀子。

  老太太看著面色發白、雙眼緊閉的寶貝孫子,半點兒都不帶猶豫就取錢去了。

  一家子都有條不紊地忙了起來,姜桃也回過神來,她覺得還是先把事情解釋清楚吧。她確實是覺得她這恩公是很不錯的成婚人選,但人家沒表態啊!這種事總不好強求的!

  「慢著!」搶先一步說話的卻不是姜桃,而是沈時恩。

  姜家人都站住腳,齊齊看向沈時恩。

  沈時恩只道:「我有話想和姜姑娘說。」

  姜桃心說來了來了,果然她這恩公是不願意的。但他為人也確實好,想來是不忍心讓她在人前丟醜,所以才想單獨拒絕她。

  果然是她親自認證過的好人。

  但也不知道怎麼的,姜桃這心尖尖像被人掐了一把似的,倒也不是疼,就是泛著酸麻,渾叫人不舒服。

  兩人都是要定親的人了,姜老太爺自然應允了他們單獨相處。

  沈時恩就打了布帘子,率先出了屋。

  姜桃垂著腦袋,小媳婦似的蔫蔫地跟在了後頭。

  姜桃還在心裡告訴自己呢,今天的事情本是她闖出來的禍,恩公是無辜的,一會兒便是他惱了,說了不好聽的話,她也不能回嘴,得記著人的好!

  兩人走到了院子裡的角落,沈時恩才開口道:「今天的事太過突然,讓人措手不及……」

  姜桃盯著腳尖忙不迭點頭。確實確實,她到現在也懵著呢。

  「我本無意說親,今天不是來相看的,本是陪著我弟弟小南來的。」

  啊,原來恩公竟連說親的想法都沒有。還是怪她,怪她。

  「但事已至此……」沈時恩頓了頓。

  事已至此,爛攤子就讓我自己來承擔吧,姜桃默默握拳。

  「事已至此,我有一件是不能瞞你。我曾經在京城定過親,不知道你介不介意?」

  好的好的。姜桃仍舊腦內思緒紛飛,到了這會兒還一句話都沒說呢。但是聽著聽著就不對勁了,怎麼恩公又扯到這些上頭了,她哪裡來的資格介意啊?她終於抬起了頭,呆呆地看著他。

  沈時恩也有些緊張地等著她的反應,見她只望著自己不說話,他有些著急地解釋道:「我和那位姑娘只有過一面之緣,連她的閨名都不知曉。雖然談不上什麼感情,但我對她心中有愧。」

  提到舊事,想到了那打過一個照面的未婚妻,更想到了從前京城的那些事,沈時恩有些難受地閉上了眼。

  他們沈氏族人,自問一生俯仰無愧天地,家裡被扣上的謀逆罪名更是無稽之談,但唯獨對不起的,就是他那個只見了一面的未婚妻子。

  那時說親的時候,他不過十八九的年紀,日常都混跡在軍營里,卻冷不丁地被長姐一道鳳令捉回了京城,非要給他定下一門親事。

  他本是不願意的,說兄長還未成親呢,哪裡就急著給他成家了。

  他長姐就說就是因為兄長早些年也說不急不急的,一直耽誤到了二十出頭,好人家的姑娘都被別人相走了。他身為家裡的么子,可不能再重蹈覆轍。

  沈時恩腹誹兄長那樣的樣貌品性,哪裡就會說不上親?不過就是兄長年紀大了,主意也大了,敢不聽長姐的話了,哪裡像他,因為母親生他的時候沒了,打小就是長姐帶大的,才不敢違逆長姐的意思。

  沒幾天他長姐就給她安排了一次相看。

  倒也不像這次那樣這麼光明正大,而是借著他們姨母——也就是安國公夫人的名義,在湖邊的畫舫上辦了一場春日宴。他則和長姐在旁邊搭乘一條輕舟隔地遠遠地看。

  沈時恩還記得那日春光大好,太陽暖融融地照著人,連岸邊的積雪都薄了幾分。

  他躺在甲板上曬太陽,遠遠地看著那些個打扮的花枝招展、姿態端方的貴女,覺得無趣極了。

  她長姐看他懶懶的,氣得拿扇子敲他的腦殼。

  他正配合地哎哎叫痛,長姐卻忽然停了手,眼睛發亮地看著岸邊道:「哎!岸邊那不是蘇大家!」

  沈時恩哪裡認得什麼蘇大家,但是他長姐身邊的婢子卻也是認得的,跟著歡快地叫起來:「娘娘好眼力,那確實是蘇大家!」

  隨後他長姐就讓人把船劃著名靠向岸邊。

  小船靠岸之後,沈時恩才看清了他長姐所說的蘇大家——一個樣貌普通的自梳婦人,身邊是一個梳著雙丫髻、的小丫鬟,後頭還立著一個俏生生的裹著厚重銀鼠皮披風的少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