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那些灰的白的黑的雲霧,代表的是什麼?
九燁神君仔細感知了一番,道:“百家的氣運,正在流失。”
“其餘人的氣運在逐步增長,不止是你的世界,連我的世界也是如此。”九尾狐九條尾巴搖動飛舞,“我與時空走廊世界的聯繫消失了。”
九燁神君詫異,細細感知。
“我也是。”
兩位天道面面相覷。
是時空走廊那個世界將他們兩個毫不相干的世界結合到一起,他們兩個天道才能有所交集。換而言之,在蘇書降臨魔道世界並獲得世界壁壘的承認之後,九燁神君與九尾狐便共同擔任了這新生世界的天道。
但如今,這聯繫斷了。
是以他們無法干預這新生世界的任何事,更不可思議的是,新生世界的蘇書和魏無羨,他們似乎能影響到另兩個世界。
【畫中的聶懷桑越見鮮活,那雙目炯炯有神,好似凝成了實質。
蘇書微微一笑,聲音極其輕柔:“該看下一幅圖了。”
話音落,畫面驟然消失,換作一座座巍峨的山峰、宏偉輝煌的宮殿房屋,緩緩移動,好似鳥兒從中穿過,卻有雲霧繚繞其間,宛若仙境。
字跡緩緩顯現。
〈後世將秦皇一統天下合併文明之年記載為華夏曆元年①,在此之前統稱為夏元前。洪荒紀作為神話、志怪傳說穿插於歷史中。其中天界與人界斷開聯繫之年,即洪荒一六零紀四三八六年記載為華夏曆九六零年。
自這一年起,關於各界的記憶全部消失,一切血脈天賦等皆迅速消退,無神論風靡天下,凡事追求科學起源。即便常有科學無法解釋之事,亦統稱為未解之謎,並著力研究,以期探索宇宙奧秘。〉
神明為世隕落,卻選擇消失於世人記憶間,他們不求世人回報,只求這於他們而言如若螻蟻的凡人能夠堅強的傳承下去,著實令人費解。
四人靜靜看著那些神明消失在歷史長河,從史書中再無蹤跡,記載的便是那些人間爭鬥,家國天下,愛恨情仇。
藍忘機忽而道:“叔母,忘機有疑。”
蘇書看他:“你說。”
藍忘機問:“神明所守護的,到底是什麼?”
蘇書目光流轉,落在藍啟仁身上。
“大叔認為呢?”
藍啟仁抬頭看著畫中,藍忘機亦看過去。
歷史變遷,朝代更替,不斷的由盛而衰,不斷的否極泰來,又是一個輪迴。
忽有帝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②
三人若有所悟。
藍啟仁道:“前人之事,後事之師,固然歷史不斷重演,卻終究在前進,而非後退。”
藍啟仁恍然:“在遇卿之前,啟仁只知尋書中道理,不肯逾越一步,安知世上之事千變萬化,時有未知,豈是目中所見之書能夠囊括?那方世界未遇你,無人點醒我,而我也固執己見。那方世界會成後來局面,想來便是人心不足、不知進取之故。”
藍忘機道:“便是致知力行,踵事增華③。”
“這世上本沒有文字,漸漸的有了文字,時代在進步,文明亦在進步。”蘇書含笑,“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同時,也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不是說糟粕就一定是不好的東西,而是那些東西,或許並不適用於當下。”
“神明守護的東西太多,多到他們自己也不能說分明。”魏無羨笑道,“但我認為,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
蘇書道:“你說。”
魏無羨:“人之初性本善。”
蘇書:“何解?”
魏無羨:“若以字解,即在出生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
蘇書:“既有字解,亦當有深層之解。”
“是。”魏無羨道,“我理解的初,為初心的初,善,為良好品行之善,並不單指心地善良。觀世界前行,善因總有善果,惡因總有惡報,縱然邪惡能占得一時上風,終究亦會被正義所推翻。”
蘇書看向叔侄二人,問:“這是你們的答案麼?”】
神明那麼強,為何要選擇犧牲自己,並且淡化他們在凡人心中的形象?
他們守護的,到底是什麼?
這一刻,所有人在思考這個問題。那個世界的他們給出了答案,心向明月之人認可,自也有無數人嗤之以鼻。神明守護的是什麼重要嗎?他們只要得到想得到的便可以了,神明不神明的,並不關心。
聶懷桑扇子搖搖,搖頭晃腦道:“善未必善,惡未必惡,魏兄……忘機兄,你們說是也不是?”
聶懷桑瞅瞅藍忘機那冷臉,不是很情願的將人捎帶上了。
魏無羨依舊漫不經心的轉著陳情道:“懷桑兄說得是。”
對於古人而言尚有些疑惑,龍組這邊便根本沒有這疑惑。
“善與惡是相對的,看各人如何理解了。”破曉看著時空走廊,“雖然世界不同,但道理卻是相通的。”
【蘇書沒有說對還是不對,只安安心心的繼續往下看。
〈華夏曆一九六零年,昔年各界混血血脈復甦返祖,覺醒微弱的天賦技能以及天賦法力,有人針對此琢磨出一些修行法門。覺醒天賦技能者被稱之為異能者,覺醒天賦法力者以及根據後天功法修行者為修真者。〉
九燁神君仔細感知了一番,道:“百家的氣運,正在流失。”
“其餘人的氣運在逐步增長,不止是你的世界,連我的世界也是如此。”九尾狐九條尾巴搖動飛舞,“我與時空走廊世界的聯繫消失了。”
九燁神君詫異,細細感知。
“我也是。”
兩位天道面面相覷。
是時空走廊那個世界將他們兩個毫不相干的世界結合到一起,他們兩個天道才能有所交集。換而言之,在蘇書降臨魔道世界並獲得世界壁壘的承認之後,九燁神君與九尾狐便共同擔任了這新生世界的天道。
但如今,這聯繫斷了。
是以他們無法干預這新生世界的任何事,更不可思議的是,新生世界的蘇書和魏無羨,他們似乎能影響到另兩個世界。
【畫中的聶懷桑越見鮮活,那雙目炯炯有神,好似凝成了實質。
蘇書微微一笑,聲音極其輕柔:“該看下一幅圖了。”
話音落,畫面驟然消失,換作一座座巍峨的山峰、宏偉輝煌的宮殿房屋,緩緩移動,好似鳥兒從中穿過,卻有雲霧繚繞其間,宛若仙境。
字跡緩緩顯現。
〈後世將秦皇一統天下合併文明之年記載為華夏曆元年①,在此之前統稱為夏元前。洪荒紀作為神話、志怪傳說穿插於歷史中。其中天界與人界斷開聯繫之年,即洪荒一六零紀四三八六年記載為華夏曆九六零年。
自這一年起,關於各界的記憶全部消失,一切血脈天賦等皆迅速消退,無神論風靡天下,凡事追求科學起源。即便常有科學無法解釋之事,亦統稱為未解之謎,並著力研究,以期探索宇宙奧秘。〉
神明為世隕落,卻選擇消失於世人記憶間,他們不求世人回報,只求這於他們而言如若螻蟻的凡人能夠堅強的傳承下去,著實令人費解。
四人靜靜看著那些神明消失在歷史長河,從史書中再無蹤跡,記載的便是那些人間爭鬥,家國天下,愛恨情仇。
藍忘機忽而道:“叔母,忘機有疑。”
蘇書看他:“你說。”
藍忘機問:“神明所守護的,到底是什麼?”
蘇書目光流轉,落在藍啟仁身上。
“大叔認為呢?”
藍啟仁抬頭看著畫中,藍忘機亦看過去。
歷史變遷,朝代更替,不斷的由盛而衰,不斷的否極泰來,又是一個輪迴。
忽有帝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②
三人若有所悟。
藍啟仁道:“前人之事,後事之師,固然歷史不斷重演,卻終究在前進,而非後退。”
藍啟仁恍然:“在遇卿之前,啟仁只知尋書中道理,不肯逾越一步,安知世上之事千變萬化,時有未知,豈是目中所見之書能夠囊括?那方世界未遇你,無人點醒我,而我也固執己見。那方世界會成後來局面,想來便是人心不足、不知進取之故。”
藍忘機道:“便是致知力行,踵事增華③。”
“這世上本沒有文字,漸漸的有了文字,時代在進步,文明亦在進步。”蘇書含笑,“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同時,也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不是說糟粕就一定是不好的東西,而是那些東西,或許並不適用於當下。”
“神明守護的東西太多,多到他們自己也不能說分明。”魏無羨笑道,“但我認為,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
蘇書道:“你說。”
魏無羨:“人之初性本善。”
蘇書:“何解?”
魏無羨:“若以字解,即在出生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
蘇書:“既有字解,亦當有深層之解。”
“是。”魏無羨道,“我理解的初,為初心的初,善,為良好品行之善,並不單指心地善良。觀世界前行,善因總有善果,惡因總有惡報,縱然邪惡能占得一時上風,終究亦會被正義所推翻。”
蘇書看向叔侄二人,問:“這是你們的答案麼?”】
神明那麼強,為何要選擇犧牲自己,並且淡化他們在凡人心中的形象?
他們守護的,到底是什麼?
這一刻,所有人在思考這個問題。那個世界的他們給出了答案,心向明月之人認可,自也有無數人嗤之以鼻。神明守護的是什麼重要嗎?他們只要得到想得到的便可以了,神明不神明的,並不關心。
聶懷桑扇子搖搖,搖頭晃腦道:“善未必善,惡未必惡,魏兄……忘機兄,你們說是也不是?”
聶懷桑瞅瞅藍忘機那冷臉,不是很情願的將人捎帶上了。
魏無羨依舊漫不經心的轉著陳情道:“懷桑兄說得是。”
對於古人而言尚有些疑惑,龍組這邊便根本沒有這疑惑。
“善與惡是相對的,看各人如何理解了。”破曉看著時空走廊,“雖然世界不同,但道理卻是相通的。”
【蘇書沒有說對還是不對,只安安心心的繼續往下看。
〈華夏曆一九六零年,昔年各界混血血脈復甦返祖,覺醒微弱的天賦技能以及天賦法力,有人針對此琢磨出一些修行法門。覺醒天賦技能者被稱之為異能者,覺醒天賦法力者以及根據後天功法修行者為修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