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頁
太子妃臉色大變,這孩子乃是她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她如何捨得,眼見太子如此絕情,太子妃想著自己苦命的孩兒,一顆心終於漸漸地生硬起來,她看著太子,冰冷地道:“殿下放心,滴血驗親,定然會平安無事。”
太子聞言,困惑地看向太子妃,半晌,他臉上一沉,太子妃話裡有話,既然滴血驗親可以順利過關,這孩兒豈非和他有血緣關係?
上卷 從丫鬟做起 第六十八章 大廈將傾
太子臉色陰沉不定,齊王,晉王,成王,三個兄弟的臉逐一在他眼前閃過,他暗自揣摩,會是誰呢?
齊王有些壞壞的樣子,很是討女子歡心,晉王平和文雅,也是很多女子的夢中情人,成王放蕩不羈,情人最多……
想來想去,太子也拿不定主意,這頂鮮綠的帽子,到底是哪個兄弟給他扣上的。
無論是誰,這人都好深的心計,將來自己如登大寶,皇位卻等於傳給了此人的子孫,只是太子身體欠佳,行不得房事,卻也無可奈何。
此事留待日後再說,太子當機立斷,還是先解決掉眼前危局為妙。
太子果斷拉起太子妃,瘦弱蒼白的手死死攥住太子妃的手腕,扯著她道:“走,你去抱起孩子,我們就和齊王妃公堂上見。”
太子此時危機緩解,也怨恨起齊王妃來了,他只想和柳芽過上幾天安心日子,為何齊王妃好生生的日子不過,非要來尋自己的麻煩?
太子妃踉蹌著回到了寢殿中,孩子已經醒過來,正在奶娘懷裡吃奶,看到她,立刻鬆開嘴巴,對著她張舞著小手,喜笑顏開。
太子妃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的孩子,把他從奶娘懷裡輕輕抱了過來,用沒有受傷的半邊臉貼近了孩子的臉,喃喃道:“寶貝,娘親不會讓任何人傷害你的”
太子妃換上明黃色的朝服,戴上紗帽,莊嚴肅穆地抱起了孩子,和太子一起上了馬車,夫妻二人一人坐了馬車一頭,中間間隔可以坐下兩人有餘,相互之間不但毫無交談,就連眼睛也不向對方偏轉一下。
馬車很快到了大理寺前,太子先行下了馬車,只是他身子虛弱,難免趔趄了下,多虧宮人伸手扶了他一把,反過身來,太子又風度翩翩地攙著太子妃下了馬車。
太子妃緘默不語,不動聲色地退了半步,任由太子行走在前,很快到了大堂之中。
此時諸位大人早已經用完午膳,一個個等的心焦,卻又不敢派人催促,只得耐著性子等待,眼見太子終於到來,俱都露出了笑容。
汪大人上前一步,先做了個長揖,笑道:“辛苦太子了。”又對太子妃深施一禮。
齊王和晉王亦是迎了上來,只是齊王面色之間頗多尷尬,對著太子不免閃爍眼神,太子卻不以為忤,對著兩個弟弟和顏悅色地打了招呼。
待太子和太子妃坐定在了齊王晉王讓出來的位置,太子妃摟住孩子,這才有閒暇打量堂內情景,她一眼看到了顧盼坐在了太師椅中,嘴角不動聲色的冷笑起來。
隨後又感到了旁邊灼灼的視線,太子妃不用轉頭,也知道定然是晉王殿下,她沒有紅腫的半邊臉亦是發起燒來。
眾人坐定後,一起把視線又投向了汪大人,汪大人如坐針氈,只得硬著頭皮道:“既然太子殿下和太子妃都已經到了,咱們便開始吧。”
費大人點了點頭,揮了一下手,立刻就有宮人捧上一個紅漆托盤,托盤裡放了一個純金打造的九龍御碗,碗裡盛放了半碗清水,碗邊一方白綾,白綾之上放了兩支長針。
宮人身旁又跟了一名白髮老者,看那服飾,卻是個太醫。
太醫先到了太子面前,恭聲道:“殿下,得罪了。”
太子對他安慰的一笑,自動的伸出白皙的右手,一撩袍袖,露出蒼白的幾近沒有血色的手臂,太醫拿起針,仔細地在他的手腕上扎了一下,動作又快又猛,片刻後,一滴血珠滴落到了金碗中。
旁邊自有人奉上白帕,為太子輕輕按住傷口。
太醫又到了太子妃身前,低頭道:“娘娘失禮了。”
太子妃拍了拍懷裡的孩兒,抓住他稚嫩的小手,臉上流露出一絲不忍,囑咐道:“太醫輕一點罷。”
太醫點了點頭,在孩子的小手上又是一紮,場上眾人的視線都集中到了金碗之中,就見一滴血珠從孩子手上滑落,一路滴到了金碗之中,兩滴血碰撞一下後,旋即分開,竟然是涇渭分明,毫不相溶。
太子嗖的一下從椅上站了起來,晉王和齊王兩人也站了起來,三人的眼睛緊緊盯住金碗,似乎要把那碗看出一個洞來,可無論三人怎麼看,那兩滴血就是互不干涉,絲毫沒有要融合到一起的跡象。
場上所有人的視線又刷的一下看向了太子妃,誰也沒有想到,竟然會是這個結果,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太子妃,給太子戴了綠帽子。
一想到這一點,場上的幾個朝廷大員頭上刷的一下冒出無數冷汗,此事可大可小,卻涉及了皇后一脈,若是稍有不慎,只怕又一個世家就要從此消失了。
太子妃呆呆地看著金碗,她很明白這個結果意味著什麼,她自己必然會被賜死,她的孩兒,亦是不可能活下去,這代表著皇家的恥辱。
太子妃同時想到,孩子既然是晉王的,和太子的血不可能會發生不融合的現象,除非,太子根本就不是皇上的親生子,太子妃想到這點,臉上瞬間變的毫無血色。
太子聞言,困惑地看向太子妃,半晌,他臉上一沉,太子妃話裡有話,既然滴血驗親可以順利過關,這孩兒豈非和他有血緣關係?
上卷 從丫鬟做起 第六十八章 大廈將傾
太子臉色陰沉不定,齊王,晉王,成王,三個兄弟的臉逐一在他眼前閃過,他暗自揣摩,會是誰呢?
齊王有些壞壞的樣子,很是討女子歡心,晉王平和文雅,也是很多女子的夢中情人,成王放蕩不羈,情人最多……
想來想去,太子也拿不定主意,這頂鮮綠的帽子,到底是哪個兄弟給他扣上的。
無論是誰,這人都好深的心計,將來自己如登大寶,皇位卻等於傳給了此人的子孫,只是太子身體欠佳,行不得房事,卻也無可奈何。
此事留待日後再說,太子當機立斷,還是先解決掉眼前危局為妙。
太子果斷拉起太子妃,瘦弱蒼白的手死死攥住太子妃的手腕,扯著她道:“走,你去抱起孩子,我們就和齊王妃公堂上見。”
太子此時危機緩解,也怨恨起齊王妃來了,他只想和柳芽過上幾天安心日子,為何齊王妃好生生的日子不過,非要來尋自己的麻煩?
太子妃踉蹌著回到了寢殿中,孩子已經醒過來,正在奶娘懷裡吃奶,看到她,立刻鬆開嘴巴,對著她張舞著小手,喜笑顏開。
太子妃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的孩子,把他從奶娘懷裡輕輕抱了過來,用沒有受傷的半邊臉貼近了孩子的臉,喃喃道:“寶貝,娘親不會讓任何人傷害你的”
太子妃換上明黃色的朝服,戴上紗帽,莊嚴肅穆地抱起了孩子,和太子一起上了馬車,夫妻二人一人坐了馬車一頭,中間間隔可以坐下兩人有餘,相互之間不但毫無交談,就連眼睛也不向對方偏轉一下。
馬車很快到了大理寺前,太子先行下了馬車,只是他身子虛弱,難免趔趄了下,多虧宮人伸手扶了他一把,反過身來,太子又風度翩翩地攙著太子妃下了馬車。
太子妃緘默不語,不動聲色地退了半步,任由太子行走在前,很快到了大堂之中。
此時諸位大人早已經用完午膳,一個個等的心焦,卻又不敢派人催促,只得耐著性子等待,眼見太子終於到來,俱都露出了笑容。
汪大人上前一步,先做了個長揖,笑道:“辛苦太子了。”又對太子妃深施一禮。
齊王和晉王亦是迎了上來,只是齊王面色之間頗多尷尬,對著太子不免閃爍眼神,太子卻不以為忤,對著兩個弟弟和顏悅色地打了招呼。
待太子和太子妃坐定在了齊王晉王讓出來的位置,太子妃摟住孩子,這才有閒暇打量堂內情景,她一眼看到了顧盼坐在了太師椅中,嘴角不動聲色的冷笑起來。
隨後又感到了旁邊灼灼的視線,太子妃不用轉頭,也知道定然是晉王殿下,她沒有紅腫的半邊臉亦是發起燒來。
眾人坐定後,一起把視線又投向了汪大人,汪大人如坐針氈,只得硬著頭皮道:“既然太子殿下和太子妃都已經到了,咱們便開始吧。”
費大人點了點頭,揮了一下手,立刻就有宮人捧上一個紅漆托盤,托盤裡放了一個純金打造的九龍御碗,碗裡盛放了半碗清水,碗邊一方白綾,白綾之上放了兩支長針。
宮人身旁又跟了一名白髮老者,看那服飾,卻是個太醫。
太醫先到了太子面前,恭聲道:“殿下,得罪了。”
太子對他安慰的一笑,自動的伸出白皙的右手,一撩袍袖,露出蒼白的幾近沒有血色的手臂,太醫拿起針,仔細地在他的手腕上扎了一下,動作又快又猛,片刻後,一滴血珠滴落到了金碗中。
旁邊自有人奉上白帕,為太子輕輕按住傷口。
太醫又到了太子妃身前,低頭道:“娘娘失禮了。”
太子妃拍了拍懷裡的孩兒,抓住他稚嫩的小手,臉上流露出一絲不忍,囑咐道:“太醫輕一點罷。”
太醫點了點頭,在孩子的小手上又是一紮,場上眾人的視線都集中到了金碗之中,就見一滴血珠從孩子手上滑落,一路滴到了金碗之中,兩滴血碰撞一下後,旋即分開,竟然是涇渭分明,毫不相溶。
太子嗖的一下從椅上站了起來,晉王和齊王兩人也站了起來,三人的眼睛緊緊盯住金碗,似乎要把那碗看出一個洞來,可無論三人怎麼看,那兩滴血就是互不干涉,絲毫沒有要融合到一起的跡象。
場上所有人的視線又刷的一下看向了太子妃,誰也沒有想到,竟然會是這個結果,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太子妃,給太子戴了綠帽子。
一想到這一點,場上的幾個朝廷大員頭上刷的一下冒出無數冷汗,此事可大可小,卻涉及了皇后一脈,若是稍有不慎,只怕又一個世家就要從此消失了。
太子妃呆呆地看著金碗,她很明白這個結果意味著什麼,她自己必然會被賜死,她的孩兒,亦是不可能活下去,這代表著皇家的恥辱。
太子妃同時想到,孩子既然是晉王的,和太子的血不可能會發生不融合的現象,除非,太子根本就不是皇上的親生子,太子妃想到這點,臉上瞬間變的毫無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