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你是一點都不在意他們的死活。”顧容庭語氣淡漠。
梁護的確不太在乎,所以他哪怕知道自己徹底輸了,甚至將時日無多,他也不曾開口替他那幾個孩子求一句情。
“活著如何,死又怎樣?三弟,你覺得我如今這副鬼樣子,還能有閒心去管別人的死活嗎?”
顧容庭忽然覺得再無話可說。
再想想,又覺得沒什麼不可思議的。他幼年時就能扔了自己親弟弟,如今不在意自己兒女的死活,又有什麼稀奇呢?
“那你好自為之吧。”人同人才有話說,人同禽獸之間,是無話可談的。
顧容庭是絕對不會對自己的幾個侄兒做什麼,所以,再多的話,也不必再說了。這個人,即便是到了生命的盡頭,他也絲毫沒有悔改之意。
那他又何必再浪費口舌呢?
思慮再三之後,顧容庭還是擇了個合適的日子,帶著傅文雅和嗣王寫給她的那封信,一併去到了太子跟前。還有,薛三那邊查出的消息,以及拿到的人證,也一併送去了太子跟前。
但這件事卻沒有捅得人盡皆知,如今太子主事,他也只是想讓自己這個太子父親心中有數一些。
嗣王是什麼樣的人,太子身為父親,心中未必沒數。只是他再了解這個兒子,也萬沒想到,他竟會心黑手殘到這種地步。
事到如今,顧容庭也沒想過要太子再給他一個公道。如今選擇這樣做,不過是不想獨自吞了這所有的苦罷了。
事實就是事實,哪怕嗣王大限將至,那他所做下的錯事、造下的孽,也不能隨著他的死而徹底煙消雲散,就好像是從沒存在過一樣。
至於他說出來以後,太子父親會怎麼做,那就不關他的事了。
從太子書房回來後,顧容庭就打算將這一篇翻過去了。前世的心結徹底解開,日後也不必再擔心他這命中的一劫。
北境穩了,他也該騰出更多的心思來和妻子好好過日子。
就如母親說的那樣,或許……他們也該當爹當娘了。
北境大捷的喜訊,終究也沒能救得回來老皇帝。才過完年,正月里,便辦了場國喪。
國喪中,嗣王又沒了。
一時間,舉國哀痛。
三月里,太子登基為帝,是為建安。
建安元年,武安郡王梁砥,請命攜妻去封地武安縣。
隨後,永昌郡王也奏請新帝,去了封地永昌。
從京城往兩地去,有段路是要同行的。恰逢濃春之季,到處繁花似錦,一路上觀花賞景,也算是日後分居兩地的一段回憶了。
路口分別時有念念不舍,但更多的還是笑容,以及對下次見面的期盼。
兩輛馬車朝不同的方向駛去,徐靜依和蕭清音誰也捨不得誰,開著車窗一直衝外面搖手。直到走得遠了,實在瞧不清人和車,這才作罷。
撂下了車簾後,徐靜依雙手捧臉,又期待又惆悵。
“此一別,再見不知何年何月了。”
顧容庭望著她笑:“每年年關都得進京述職,你若不嫌累,日後每年都回來過年。若他們也回,自然一年能碰得上一回。”
想了想這一路的舟車勞頓,徐靜依忽然退卻的搖了搖頭。
“算了。”她說。
“怎麼了?”顧容庭問。
徐靜依卻笑,故意說:“因為到了武安縣後,我們要努力當爹當娘啊。我心中暗暗發過誓,若不當娘,絕不回京。”
顧容庭知道她所言乃玩笑話,定是北境之行叫她吃多了舟車勞頓的苦,她怕了。
他伸手去將人摟過,溫聲說:“不回就不回,都聽你的。”
四月天真是一年中最好的天了,不冷不熱,四處飄香,真的再沒比這更好的時節了。
尤其,還有所愛之人陪在身邊。
【正文完】
梁護的確不太在乎,所以他哪怕知道自己徹底輸了,甚至將時日無多,他也不曾開口替他那幾個孩子求一句情。
“活著如何,死又怎樣?三弟,你覺得我如今這副鬼樣子,還能有閒心去管別人的死活嗎?”
顧容庭忽然覺得再無話可說。
再想想,又覺得沒什麼不可思議的。他幼年時就能扔了自己親弟弟,如今不在意自己兒女的死活,又有什麼稀奇呢?
“那你好自為之吧。”人同人才有話說,人同禽獸之間,是無話可談的。
顧容庭是絕對不會對自己的幾個侄兒做什麼,所以,再多的話,也不必再說了。這個人,即便是到了生命的盡頭,他也絲毫沒有悔改之意。
那他又何必再浪費口舌呢?
思慮再三之後,顧容庭還是擇了個合適的日子,帶著傅文雅和嗣王寫給她的那封信,一併去到了太子跟前。還有,薛三那邊查出的消息,以及拿到的人證,也一併送去了太子跟前。
但這件事卻沒有捅得人盡皆知,如今太子主事,他也只是想讓自己這個太子父親心中有數一些。
嗣王是什麼樣的人,太子身為父親,心中未必沒數。只是他再了解這個兒子,也萬沒想到,他竟會心黑手殘到這種地步。
事到如今,顧容庭也沒想過要太子再給他一個公道。如今選擇這樣做,不過是不想獨自吞了這所有的苦罷了。
事實就是事實,哪怕嗣王大限將至,那他所做下的錯事、造下的孽,也不能隨著他的死而徹底煙消雲散,就好像是從沒存在過一樣。
至於他說出來以後,太子父親會怎麼做,那就不關他的事了。
從太子書房回來後,顧容庭就打算將這一篇翻過去了。前世的心結徹底解開,日後也不必再擔心他這命中的一劫。
北境穩了,他也該騰出更多的心思來和妻子好好過日子。
就如母親說的那樣,或許……他們也該當爹當娘了。
北境大捷的喜訊,終究也沒能救得回來老皇帝。才過完年,正月里,便辦了場國喪。
國喪中,嗣王又沒了。
一時間,舉國哀痛。
三月里,太子登基為帝,是為建安。
建安元年,武安郡王梁砥,請命攜妻去封地武安縣。
隨後,永昌郡王也奏請新帝,去了封地永昌。
從京城往兩地去,有段路是要同行的。恰逢濃春之季,到處繁花似錦,一路上觀花賞景,也算是日後分居兩地的一段回憶了。
路口分別時有念念不舍,但更多的還是笑容,以及對下次見面的期盼。
兩輛馬車朝不同的方向駛去,徐靜依和蕭清音誰也捨不得誰,開著車窗一直衝外面搖手。直到走得遠了,實在瞧不清人和車,這才作罷。
撂下了車簾後,徐靜依雙手捧臉,又期待又惆悵。
“此一別,再見不知何年何月了。”
顧容庭望著她笑:“每年年關都得進京述職,你若不嫌累,日後每年都回來過年。若他們也回,自然一年能碰得上一回。”
想了想這一路的舟車勞頓,徐靜依忽然退卻的搖了搖頭。
“算了。”她說。
“怎麼了?”顧容庭問。
徐靜依卻笑,故意說:“因為到了武安縣後,我們要努力當爹當娘啊。我心中暗暗發過誓,若不當娘,絕不回京。”
顧容庭知道她所言乃玩笑話,定是北境之行叫她吃多了舟車勞頓的苦,她怕了。
他伸手去將人摟過,溫聲說:“不回就不回,都聽你的。”
四月天真是一年中最好的天了,不冷不熱,四處飄香,真的再沒比這更好的時節了。
尤其,還有所愛之人陪在身邊。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