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郗老夫人卻忍不住點頭:“這身挺好,你就這樣去章家,看起來像小伙子呢,沒事兒啊。”

  這話說的不知怎麼就覺得挺有埋汰人的意思,實際上郗延年生的很英武,但到底三十多歲,又是行伍出身,帶兵打仗,皮膚黝黑的緊。

  其他郗家人是捂著嘴想笑又不敢笑的樣子。

  郗延年咳嗽了幾聲:“母親……”

  “行了,快去吧。這章家的姑娘也是有口皆碑的,章大家那等人我們見到常感嘆神仙中人不提,就說秦將軍夫人,大家都認識,那是出了名的溫婉賢良,還有姚夫人,醫術好急公好義。說真的,當年咱們進京還是土包子,否則,要我為你們都娶章家姑娘才好。”郗老夫人有感而發。

  她活的這把年紀,簡直是不用顧慮任何人,唯一擔心的就是這個老來子的婚事。

  生怕他一輩子打光棍,現在好了,這樁婚事是劉太后賜下,那章女官嫻熟宮中禮儀,相貌秀麗,年紀是大了些,可有劉太后的面子在,她們也不吃虧,日後替延年打理家業肯定也能打理好。

  三十多歲的人了,對方能知冷知熱的就成。

  還是一年前,郗老夫人曾經見過裴度和章雲驪夫妻,那個時候天黑了,又下大雨,路旁突然有野狗狂吠,嚷的令人心驚。

  裴度卻瞬間就遮住章雲驪的眼睛,一把抱著她趕緊上了馬車。

  這種動作稀鬆平常,可是看在她這個老婆子眼裡都是老臉一紅,下意識的動作才是最能看出一個人到底如何的。

  就像有人酒後吐真言,就是這個道理。

  她的兒女里沒有感情這麼好的,大多數相敬如賓,貌合神離,包括她和丈夫也是如此,一輩子那麼湊合著過日子。

  所以,她總希望小兒子能和她們都不一樣。

  郗家人已經騎馬過來,李氏則由雲驪她們陪著到了南園,這個南園見證了無數的插釵行為,聽聞當年章扶玉插釵也是在此,下一輩章家的姑娘們也許也要在此處了。

  李氏坐在了章老太太曾經坐過的位置上,雲驪似乎想起十多年前自己也是在這裡插釵,她比較特殊,插釵插了兩次,那兩次把自己折騰的夠嗆。

  如今想來倒是成了回憶,以前總覺得人生很長,甚至去廣州的時候都很多憧憬,現在才知曉人生其實很短,她自覺年輕,可兒子已經開始科舉,走自己的仕途。

  甚至李氏還道:“等思佩再過幾年也要在這裡插釵咯。”

  鄭氏捂嘴直笑。

  恍惚間,郗家人到了。

  郗老夫人臉上雖有溝壑,但是個頭很高,見著李氏就笑,看的出對這樁親事很滿意。章家人也都各自行禮廝見,以前雲驪就認得這位郗老夫人,現下兩家結親,更是能說的上話。

  大家坐下後,鄭氏就道:“郗老太君,您老身子看著還是如此硬朗。”

  雲驪吃了一口茶,也點頭道:“二嫂,這是家寬才出少年,正因為郗家舒服,所以郗老太君才如此的。”

  郗老夫人聽她們姑嫂你一言我一語,更是覺得章家姑嫂和睦,不由得自己打趣道:“我老婆子不過是好死不如賴活著,哪裡像你們年輕人,唯獨一樣,我這牙齒現在都沒有一顆松的,豌豆都能吃。”

  眾人又笑了一陣,郗家大夫人問起雲驪:“聽說貴府公子才學很好,十二歲就已經中秀才了?”

  “誤傳,誤傳,小兒才過縣試。府試還不知道能不能過,真是讓夫人謬讚。”也不知道外面怎麼傳的,自己兒子才過縣試,

  就都說兒子是秀才了,這等捧殺最容易令人迷惑心智。

  好在雲驪也旋即誇起郗大夫人的孫子孫女,郗家人見雲驪雖然聽聞是個大才女,但私底下說話卻恰到好處,不僅如此還蘭心蕙質。

  李氏是夸雲驪夸習慣了的,她還保持以前雲驪閨中時一樣,尤其是近幾年年紀大了,一句話喜歡重複說。

  “這糕點都是仿唐代燒尾宴做的,都是我們雲驪想出來的,尋常人來我們不拿出來的,今兒是郗老夫人您來,我們廚房才特地做的,您快嘗嘗吧。”

  郗家眾人知曉這章家是開國功勳之家,又是章太后娘家人,宰輔門第,底蘊很深,如今看他們吃穿用度不一般,非是有錢能買到,還以為是章家獨傳秘方,沒想到是雲驪發明的。

  他們再看雲驪,尤其是郗老夫人看到雲驪,更覺得為何劉太后都很喜歡她,果然是有過人之處。

  同為庶女,人生際遇真的完全不同,雲驪似乎就像天生的太陽一樣,在哪裡都耀眼,誰都很喜歡她,連她大伯母也是誇她,兒子懂事上進,丈夫更是寵愛,自己更是樣樣能幹。而她這位未來的兒媳婦雲湘,卻被送進宮這麼多年,現下才能出來嫁人。

  大家在品嘗點心時,隔著一扇屏風的郗延年突然看向門口。

  雲湘來了,她頭上戴著珊瑚盤腸簪,整個人似一朵嬌艷的芙蓉花,走進門時神采飛揚。大老爺卻先暗自看了郗延年一眼,見他目不轉睛,心裡也是鬆了一口氣。

  但大老爺仍舊覺得雲湘這樣顯得有些桀驁,這樣可不是女子為婦之道。

  現在郗家是看在劉太后的面子上答應下來,日後過日子,男人多半都喜歡溫存體貼如解語花似的,自己的侄女雲驪就是如此,因此裴度這樣的人都沒逃得過她的手掌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