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那頭一個法須斑白,碰了一碰就捋捋須,所說不過是公子吉人天相,奈何命中有幾個劫數,亟待化解。到了下一個,是個口齒伶俐的道長,一張嘴就吉言不斷,只道公子人中龍鳳,這生順順遂遂,富貴逼人,胡言亂語聽得人腦子發熱,不等他說完,世子便帶著公子起來。
正欲離去,忽而一聲音喊住二人。巷子盡頭有一瞎子半仙,看著如叫花子也似。
世子還未伸出手來,那半仙就道:“這位公子命格非凡,但是貴中帶煞,非常人所有。公子若非出身侯門,必成梟雄。”
轉而又望向靖公子,半仙語滯,連呼三聲怪奇。世子皺眉,已有幾分怒意:“你想說什麼!”
“公子莫怒,小公子福緣極厚,只是……”
這命數何其迥異,明明是福祿雙全之命,卻是早夭易折的面相。
世子扔下三文錢,便扯著幼弟離去。
走到半道兒,小公子不由看了看兄長臉色:“阿兄不信他們的話麼?”
“儘是些江湖騙子,有何可信的。”
“可……我信第二個的。”
“為何?”
小公子眨眨眼。
——因為,他說阿兄一生富貴,百事順通,長命百歲。
這樣的日子,雖然短暫,對靖公子來說,卻彌足珍貴。
然而,佛說世間八苦生老病死怨憎別離五取蘊,人們往往忘了最後一條——求而不得。
這流亡的一年半載里,他們避開了無數次的追殺,數次都命懸一線。常言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可不知到底是前世作惡過多,或是天意如此。
靖公子自幼體虛,過去有親娘細細呵護,當女兒般精養,這才養得結實一些。這些時日同世子流浪在外,硬生生將底子都抽乾了去……
靖公子聞到藥味,睜開眼來。他見著旁人,喃喃喚了一聲“阿兄”。
自從公子病倒,世子亦不眠不休地照看著他。
世子一手執著藥碗,將少年扶起,他平生從未伺候過人,如今一勺一勺餵著少年,竟是比任何時候都來得小心。
小公子也懂事得很,這藥味令人作嘔,他眉頭不皺,全喝了下去,縱是毫無效用,也覺得是阿兄一片心意,怎敢浪費。
看弟弟喝完,世子打開油包,捻了一塊松子糖。便是自個兒挨餓,也捨不得看他吃苦。
世子問:“甜麼?”
小公子默默頷首,只把自己往世子懷裡湊了湊。
炭火雖足,也不如阿兄來的暖。
“砰!”
一聲巨響,那大夫跌跌撞撞地爬起來,就看眼前這惡徒亮出刀子,架在自個兒脖子上。
“快救他!什麼法子都好!給我救活他!”
只看床上,少年瘦骨如柴,兩眼深陷,已是病入膏肓之徵。
這倒霉的大夫全身抖顫,這、這……究竟該怎麼救啊?便看他雙腿發軟,顫顫跪地,竟給世子磕頭來:“小人、小人確實無法,這位小公子,怕是——”
……沒救了?
世子一怔,刀劍落地,那大夫一見,連滾帶爬,忙頭也不回地逃離此地。
破屋又遭連夜雨,這世間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毅公子坐探滿天下,無孔不入。
風雨之夜,世子帶著幼弟連夜出逃。
追兵緊隨在後,世子背著少年逃進林中,一刻不敢緩下。
危在旦夕,雙腳已經無知無覺,背上的少年睜開眼:“阿兄,我好冷。”
世子只將人裹緊一些,也不知該說什麼,便道:“快到了。”
——快到什麼地方?無人知曉。
他只覺背上重量越來越輕,好似無物,風雨之中,只有少年絮絮的喃喃之聲。本以為他又喚著娘親,未料仔細一聽,皆是“阿兄”……
——總要一死,當初,又何必帶著他?
若當時把他拋下,許是還能保全一命。
不……
這少年便是要死,也當在他眼皮之下、在他手心裡!
君生吾亦生,他日歸塵土,吾亦與君同。
萬千誓言,都抵不過一句生死相隨。
燈油上的火苗越發小去,僧人起身,取了香油來,倒入罐中。
靖公子望著燈火,面上無悲無喜,只有眼目漣漣,許是沉浸於往事之中。
“看來,那一路上,令兄對公子確實多有照拂,公子對令兄情深義重。”火苗又盛,更映得公子面容白淨無瑕,好似玉琢的人兒一般,“否則,斷也不會難受至此。”
難受……
是啊,這怎生讓他不難受。要說誅心,亦不為過。
當初,阿兄對他,確確是無人可及的。
奈何,流光易逝,人心難測。
無論歷經多少磨難,世子湣最終還是帶著靖公子,輾轉來到了鄭國。
朱門大敞,靖公子跟著那道身影。
兩年的錘鍊,讓那背影變得更加寬大,比起初見時,更顯沉穩內斂。他屈膝時,靖公子忙跟著跪下,緊接著便聽那聲音沉道——
“青城世子姬湣,拜見鄭國國主。”
第13章
繼毅公子弒君,時隔兩載,青城世子湣總算活著命來到鄭國。鄭國侯大開城門以迎世子,一切儀仗皆以一城之君待之。
正欲離去,忽而一聲音喊住二人。巷子盡頭有一瞎子半仙,看著如叫花子也似。
世子還未伸出手來,那半仙就道:“這位公子命格非凡,但是貴中帶煞,非常人所有。公子若非出身侯門,必成梟雄。”
轉而又望向靖公子,半仙語滯,連呼三聲怪奇。世子皺眉,已有幾分怒意:“你想說什麼!”
“公子莫怒,小公子福緣極厚,只是……”
這命數何其迥異,明明是福祿雙全之命,卻是早夭易折的面相。
世子扔下三文錢,便扯著幼弟離去。
走到半道兒,小公子不由看了看兄長臉色:“阿兄不信他們的話麼?”
“儘是些江湖騙子,有何可信的。”
“可……我信第二個的。”
“為何?”
小公子眨眨眼。
——因為,他說阿兄一生富貴,百事順通,長命百歲。
這樣的日子,雖然短暫,對靖公子來說,卻彌足珍貴。
然而,佛說世間八苦生老病死怨憎別離五取蘊,人們往往忘了最後一條——求而不得。
這流亡的一年半載里,他們避開了無數次的追殺,數次都命懸一線。常言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可不知到底是前世作惡過多,或是天意如此。
靖公子自幼體虛,過去有親娘細細呵護,當女兒般精養,這才養得結實一些。這些時日同世子流浪在外,硬生生將底子都抽乾了去……
靖公子聞到藥味,睜開眼來。他見著旁人,喃喃喚了一聲“阿兄”。
自從公子病倒,世子亦不眠不休地照看著他。
世子一手執著藥碗,將少年扶起,他平生從未伺候過人,如今一勺一勺餵著少年,竟是比任何時候都來得小心。
小公子也懂事得很,這藥味令人作嘔,他眉頭不皺,全喝了下去,縱是毫無效用,也覺得是阿兄一片心意,怎敢浪費。
看弟弟喝完,世子打開油包,捻了一塊松子糖。便是自個兒挨餓,也捨不得看他吃苦。
世子問:“甜麼?”
小公子默默頷首,只把自己往世子懷裡湊了湊。
炭火雖足,也不如阿兄來的暖。
“砰!”
一聲巨響,那大夫跌跌撞撞地爬起來,就看眼前這惡徒亮出刀子,架在自個兒脖子上。
“快救他!什麼法子都好!給我救活他!”
只看床上,少年瘦骨如柴,兩眼深陷,已是病入膏肓之徵。
這倒霉的大夫全身抖顫,這、這……究竟該怎麼救啊?便看他雙腿發軟,顫顫跪地,竟給世子磕頭來:“小人、小人確實無法,這位小公子,怕是——”
……沒救了?
世子一怔,刀劍落地,那大夫一見,連滾帶爬,忙頭也不回地逃離此地。
破屋又遭連夜雨,這世間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毅公子坐探滿天下,無孔不入。
風雨之夜,世子帶著幼弟連夜出逃。
追兵緊隨在後,世子背著少年逃進林中,一刻不敢緩下。
危在旦夕,雙腳已經無知無覺,背上的少年睜開眼:“阿兄,我好冷。”
世子只將人裹緊一些,也不知該說什麼,便道:“快到了。”
——快到什麼地方?無人知曉。
他只覺背上重量越來越輕,好似無物,風雨之中,只有少年絮絮的喃喃之聲。本以為他又喚著娘親,未料仔細一聽,皆是“阿兄”……
——總要一死,當初,又何必帶著他?
若當時把他拋下,許是還能保全一命。
不……
這少年便是要死,也當在他眼皮之下、在他手心裡!
君生吾亦生,他日歸塵土,吾亦與君同。
萬千誓言,都抵不過一句生死相隨。
燈油上的火苗越發小去,僧人起身,取了香油來,倒入罐中。
靖公子望著燈火,面上無悲無喜,只有眼目漣漣,許是沉浸於往事之中。
“看來,那一路上,令兄對公子確實多有照拂,公子對令兄情深義重。”火苗又盛,更映得公子面容白淨無瑕,好似玉琢的人兒一般,“否則,斷也不會難受至此。”
難受……
是啊,這怎生讓他不難受。要說誅心,亦不為過。
當初,阿兄對他,確確是無人可及的。
奈何,流光易逝,人心難測。
無論歷經多少磨難,世子湣最終還是帶著靖公子,輾轉來到了鄭國。
朱門大敞,靖公子跟著那道身影。
兩年的錘鍊,讓那背影變得更加寬大,比起初見時,更顯沉穩內斂。他屈膝時,靖公子忙跟著跪下,緊接著便聽那聲音沉道——
“青城世子姬湣,拜見鄭國國主。”
第13章
繼毅公子弒君,時隔兩載,青城世子湣總算活著命來到鄭國。鄭國侯大開城門以迎世子,一切儀仗皆以一城之君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