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離座時,還頗為挑釁地,看了旁邊的蕭楚夜一眼。
陶酒不由撇撇嘴,呵,跳樑小丑。
“兒臣祝父皇千秋鼎盛,祝我朝萬壽無疆。”三皇子先是一拜,然後揮揮手,便有兩人抬著個大箱子進來。
看著那麼大的箱子,皇帝來了興致:“裡面是什麼,打開看看。”
抬箱子的人將箱子打開,只見裡面還有個小箱子,三皇子拿著鑰匙去將裡面的箱子打開。
一揭開,只見裡面是塊玉璧,還是塊圓圓的玉璧。
大家一看,便有人議論道:“這莫不是傳說中的和氏璧?”
陶酒一聽,得咧,合著每個時空,這圓圓的玉璧都叫和氏璧呢。
三皇子見有人驚嘆議論,心裡更加得意起來。。
“父皇,這正是和氏璧,”他笑得一臉邀功,“兒臣早年就讓人打聽這玉璧的去處,今年終於讓兒臣給尋到了,可能老天也覺得我玄朝得天得厚,父皇治國有方,特賜下如此吉兆。”
第一百七十六章 蕭楚夜出征
“父皇,這正是和氏璧,”三皇子笑得一臉邀功。
“兒臣早年就讓人打聽這玉璧的去處,今年終於讓兒臣給尋到了,可能老天也覺得我玄朝得天得厚,父皇治國有方,特賜下如此吉兆。”
皇帝嘛,就喜歡個吉兆啥的,聽到這話自然高興。
當即就賞了三皇子不少金銀珠寶,但因著心裡還對三皇子有芥蒂,到底是沒賞太過。
不過,即便如此,也已經夠三皇子顯擺了,只覺得他的禮物送得最好最珍貴。
這不,他一得臉吧,連眉宇之間都帶著神氣,一掃他最近的倒霉樣兒。
回到座位時,不忘再次得意地看了蕭楚夜一眼,很是首尾呼應。
蕭楚夜連個眼神都沒給他,只看了上方的太子一眼,太子對著他微微點頭,表示他們可以上了。
蕭楚夜起身,手裡拿了一個長方形的小盒子。
三皇子一看,不由嗤笑,這么小的盒子,能裝得了什麼奇珍異寶?
“兒臣請父皇、母后安。”蕭楚夜走到大殿中央,先是對著皇上皇后行禮。
“幾月前,兒臣偶得一新稻種,嘗試著種了出來,如今稻穀已長成,特藉此佳節獻與父皇,祝父皇母后福壽安康,祝我玄朝國泰民安。”
蕭楚夜說著,一邊打開盒子,將盒子裡的一把稻穗展現給眾人。
皇帝聽了他的話,忙對身邊的侍者吩咐:“快,快去拿上來給朕看看。”
稻穗呈上去,皇帝拿了兩根出來細細端詳。
由於還沒完全成熟,稻穗還有些青色,但那長長的稻穗上結滿了穀粒,沉甸甸的,很是飽滿。
皇帝看得歡喜,直接摘了一顆放進嘴中,旁邊的內侍想攔都來不及。
“嗯,甜,真甜。”皇帝細細嚼著,“還有點米漿。”
“老五,這稻子有多少?”
問這話時,皇帝的神色難掩興奮。
這稻穗比尋常稻穀長了些許,上面的穀粒也稍稍大些。
若是能在整個玄朝推廣,能減少多少老百姓餓肚子的問題?
“回父皇,偶得的谷種不多,試驗田只種了三畝水田。等稻穀收穫,得了新谷種,開春可以再多試驗一些。”
聽到只有三畝田,皇帝有點失望,但他知道,這種事不能操之過急,能有進步就極為難得了。
“嗯,好,這事就交給你去辦。”皇帝微微沉吟,“事關重大,朕讓工部司農署那邊全力配合。”
“是,兒臣領命。”
工部尚書聽了這話,也忙上前:“臣領旨,必定全力配合定北王,做好新稻種的培育。”
若能培育出新稻種在全國推廣,那他們工部也算是立了大功,如此利國利民又長臉的事,他們自然樂意配合。
而座位上的三皇子,看到這一幕,可氣得不輕。
蕭楚夜就是故意的,見不得他好,明明自己的和氏璧舉世無雙,沒想到風頭卻被他一把稻子蓋了過去!
氣,真是氣死了!
感受到三皇子的怨氣,陶酒心裡那個幸災樂禍啊。
哼,讓你裝逼,剛剛不還得意得跟只大公雞一樣嗎?
怎麼,得意不起來了吧!
不得不說,三皇子最近挺霉的。
這兩個多月,他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
別誤會,就是身子不適,隔三差五地上吐下瀉,還頭暈目眩肌無力。
原本跟明珠公主的婚期,定在中秋之前,結果也因為他身體的緣故給延後了。
人明珠公主,現在還住在臨時安排的行宮裡呢。
要知道,七公主可是一個月之前,就已經帶著和親部隊,隨使團回北燕了。
...中秋宴會後,京都很是平和了段時間。
這段時間,陶酒繼續發展她的事業,蕭楚夜也經常早出晚歸,忙著新稻種的事。
本來已經入秋,稻子是不能種的。
但陶酒提出了溫室培育。
倒不是真的要栽種水稻,主要就是測試一下新水稻得來的二代種子,種出來到底能不能增產。
時間一晃,就到了冬天。
在一個如往常一樣平靜的日子裡,太子蕭楚瑾的生命,終於走到了盡頭。
陶酒不由撇撇嘴,呵,跳樑小丑。
“兒臣祝父皇千秋鼎盛,祝我朝萬壽無疆。”三皇子先是一拜,然後揮揮手,便有兩人抬著個大箱子進來。
看著那麼大的箱子,皇帝來了興致:“裡面是什麼,打開看看。”
抬箱子的人將箱子打開,只見裡面還有個小箱子,三皇子拿著鑰匙去將裡面的箱子打開。
一揭開,只見裡面是塊玉璧,還是塊圓圓的玉璧。
大家一看,便有人議論道:“這莫不是傳說中的和氏璧?”
陶酒一聽,得咧,合著每個時空,這圓圓的玉璧都叫和氏璧呢。
三皇子見有人驚嘆議論,心裡更加得意起來。。
“父皇,這正是和氏璧,”他笑得一臉邀功,“兒臣早年就讓人打聽這玉璧的去處,今年終於讓兒臣給尋到了,可能老天也覺得我玄朝得天得厚,父皇治國有方,特賜下如此吉兆。”
第一百七十六章 蕭楚夜出征
“父皇,這正是和氏璧,”三皇子笑得一臉邀功。
“兒臣早年就讓人打聽這玉璧的去處,今年終於讓兒臣給尋到了,可能老天也覺得我玄朝得天得厚,父皇治國有方,特賜下如此吉兆。”
皇帝嘛,就喜歡個吉兆啥的,聽到這話自然高興。
當即就賞了三皇子不少金銀珠寶,但因著心裡還對三皇子有芥蒂,到底是沒賞太過。
不過,即便如此,也已經夠三皇子顯擺了,只覺得他的禮物送得最好最珍貴。
這不,他一得臉吧,連眉宇之間都帶著神氣,一掃他最近的倒霉樣兒。
回到座位時,不忘再次得意地看了蕭楚夜一眼,很是首尾呼應。
蕭楚夜連個眼神都沒給他,只看了上方的太子一眼,太子對著他微微點頭,表示他們可以上了。
蕭楚夜起身,手裡拿了一個長方形的小盒子。
三皇子一看,不由嗤笑,這么小的盒子,能裝得了什麼奇珍異寶?
“兒臣請父皇、母后安。”蕭楚夜走到大殿中央,先是對著皇上皇后行禮。
“幾月前,兒臣偶得一新稻種,嘗試著種了出來,如今稻穀已長成,特藉此佳節獻與父皇,祝父皇母后福壽安康,祝我玄朝國泰民安。”
蕭楚夜說著,一邊打開盒子,將盒子裡的一把稻穗展現給眾人。
皇帝聽了他的話,忙對身邊的侍者吩咐:“快,快去拿上來給朕看看。”
稻穗呈上去,皇帝拿了兩根出來細細端詳。
由於還沒完全成熟,稻穗還有些青色,但那長長的稻穗上結滿了穀粒,沉甸甸的,很是飽滿。
皇帝看得歡喜,直接摘了一顆放進嘴中,旁邊的內侍想攔都來不及。
“嗯,甜,真甜。”皇帝細細嚼著,“還有點米漿。”
“老五,這稻子有多少?”
問這話時,皇帝的神色難掩興奮。
這稻穗比尋常稻穀長了些許,上面的穀粒也稍稍大些。
若是能在整個玄朝推廣,能減少多少老百姓餓肚子的問題?
“回父皇,偶得的谷種不多,試驗田只種了三畝水田。等稻穀收穫,得了新谷種,開春可以再多試驗一些。”
聽到只有三畝田,皇帝有點失望,但他知道,這種事不能操之過急,能有進步就極為難得了。
“嗯,好,這事就交給你去辦。”皇帝微微沉吟,“事關重大,朕讓工部司農署那邊全力配合。”
“是,兒臣領命。”
工部尚書聽了這話,也忙上前:“臣領旨,必定全力配合定北王,做好新稻種的培育。”
若能培育出新稻種在全國推廣,那他們工部也算是立了大功,如此利國利民又長臉的事,他們自然樂意配合。
而座位上的三皇子,看到這一幕,可氣得不輕。
蕭楚夜就是故意的,見不得他好,明明自己的和氏璧舉世無雙,沒想到風頭卻被他一把稻子蓋了過去!
氣,真是氣死了!
感受到三皇子的怨氣,陶酒心裡那個幸災樂禍啊。
哼,讓你裝逼,剛剛不還得意得跟只大公雞一樣嗎?
怎麼,得意不起來了吧!
不得不說,三皇子最近挺霉的。
這兩個多月,他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
別誤會,就是身子不適,隔三差五地上吐下瀉,還頭暈目眩肌無力。
原本跟明珠公主的婚期,定在中秋之前,結果也因為他身體的緣故給延後了。
人明珠公主,現在還住在臨時安排的行宮裡呢。
要知道,七公主可是一個月之前,就已經帶著和親部隊,隨使團回北燕了。
...中秋宴會後,京都很是平和了段時間。
這段時間,陶酒繼續發展她的事業,蕭楚夜也經常早出晚歸,忙著新稻種的事。
本來已經入秋,稻子是不能種的。
但陶酒提出了溫室培育。
倒不是真的要栽種水稻,主要就是測試一下新水稻得來的二代種子,種出來到底能不能增產。
時間一晃,就到了冬天。
在一個如往常一樣平靜的日子裡,太子蕭楚瑾的生命,終於走到了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