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頁
組隊的決定做得很快,練習起來默契也很充分。他們畢竟是六年多的隊友,朝夕相處了也有著很深的羈絆,還配合著打過越前南次郎——這倒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戰績了,畢竟輸得很慘。
組隊中途混雙那邊也想讓他報名,仁王則成功以我已經參加了男雙,再參加混雙忙不過來而拒絕了。這回之前拒絕雙打比賽的那些人就「遭了秧」,總之不管是平等院還是鬼甚至是亞久津,都「不得不」參加了混雙的比賽。
本身奧運會就帶著為國爭光的意義,網協來勸說,他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這一年多以來在訓練營里,生活成本可高得不行。就當做還債吧。
奧運會的集訓依然是在國家隊訓練基地里做的。他們同時還要參加當年的戴維斯杯。不過好的是,去年帶領西班牙奪冠的納達爾宣布不參加當年的戴維斯杯,全力備戰奧運會。
同時打戴維斯杯和奧運會?重心是哪邊?
對職業選手來說,哪邊都重要,也哪邊都不重要。
但如果想要在奧運會中全力拿到名次,在戴維斯杯里就很難再出戰了。他們畢竟還不是最頂尖的那幾個選手之一。
這一年日本隊的戴維斯杯名單和前一年差了很多,三個職業選手裡只剩下越前還在名單里了,幸村和德川都退出了戴維斯杯的五人名單,取而代之的是鬼和種島。美其名曰不想出國的人到底還是進入了戴維斯杯大名單,也不知道他前一年是怎麼想的。至於仁王和平等院倒還是在名單里。他們也不算是完全的職業選手,比起奧運會或許還更重視戴維斯杯一些。
沒有納達爾,還有費德勒。
雖然在打完第一輪之後他們就得到了瑞士完敗於美國隊的消息。
最終選擇了日本國籍的越前龍馬表情有些微妙:美國隊的人他倒是都很熟,沒想到就這樣打敗了瑞士隊。所以費德勒是怎麼回事?
英雄遲暮,如此而已。
他們這次在八強戰遇到了去年的老對手捷克隊。然而今年的捷克隊也大換血。
他們最後還是輸了,而輸得最慘的就是雙打。仁王和種島組的隊,對上伯蒂奇和斯捷潘內克,輸得一塌糊塗。這是一對傳奇的雙打組合,在戴維斯杯歷史上幾乎未曾有過敗績。是的,其實去年仁王和幸村已經輸給他們一次了。只是沒有這麼慘。而比賽後他還得到了「你上次的搭檔比這次的搭檔有默契」的評價。
仁王:……
行行行,好好好。
那他和幸村的奧運會就好好打唄,還能如何?
真要參加國際賽事,他就察覺出自己的有心無力來了,真是不甘又沒有辦法啊。他已經多了一世的時間,又往上走到這樣的位置,最後還是不能再往前了嗎?
大概是察覺到他的消極,幸村難得說了重話。
他說仁王,我也不管你平時怎麼想的,但總是覺得自己不過如此,也未免太難看了。
你這樣還叫做不管我平時怎麼想的,這還不叫管嗎?仁王沒把這樣的吐槽說出來,他不敢。多少年過去了幸村依然是幸村,立海大的部長,他沒底氣因為這種事頂嘴。
其他事倒是無所謂。
仁王在奧運會的單打排名並不高,他通過了預賽,卻也僅此而已,甚至沒進入十六強。
雙打。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雙打上。
幸村又氣又無奈,但沒辦法,仁王骨子裡的執拗他這麼多年早就懂了,能說服他早就說服了,就是說服不了才變成現在的局面。而他也沒辦法理論,仁王確實不打算在網球這條路上走得更遠一些,有自己的人生規劃,他難道還有其他話說嗎?
他們在雙打比賽上遇到了手冢和不二,也遇到了越知和毛利。
前者是在八強戰上遇到的,這兩個長久相隔兩個國家的人倒是還留著國中時期的默契。手冢很強,他的強已經勝過不二太多了。這樣的實力差距就是他們的破綻,在遇到默契度不足的對手時能夠被掩蓋,但面對太了解他們的仁王和幸村,就失去了效果。
而越知和毛利,則是更熟悉的對手了。他們的默契確實很高,但個人水平上,毛利已經漸漸超過越知很多了。曾經的前輩逐漸被超越,到底是什麼心情呢?至少越知是高興的。這原本就是他選擇毛利做搭檔的最初目的啊。
仁王和幸村的比賽一路往上。他們在日本民眾不敢相信的注視中一路打過八強,四強,最後站在了決賽的賽場上。對手是美國隊的布萊恩兄弟。
神奇的雙打組合。
但輸給過一次神奇的雙打組合,就夠了。
再輸一次……
幸村說:「我可不打算再輸一次。」
「我也一樣。」
雖然這個「再」字值得商榷。大概是把所有對手都算在內吧。
這場比賽他們打得很艱難,一度到了山窮水盡的程度。但仁王已經孤注一擲了。他沒有所謂的職業的未來這種東西,就算打完這場比賽後再也不能打網球也沒關係,他只想要證明看看,他到底能走到哪裡。
於是最後哨聲吹響時他自己都覺得恍惚。因為勝利如此不真實。
而和他一起拼到這種程度的幸村也快要站不起來了,卻笑著說,你不是能做到嗎。
噗哩,什麼啊,這種時候可不適合煽情啊。
組隊中途混雙那邊也想讓他報名,仁王則成功以我已經參加了男雙,再參加混雙忙不過來而拒絕了。這回之前拒絕雙打比賽的那些人就「遭了秧」,總之不管是平等院還是鬼甚至是亞久津,都「不得不」參加了混雙的比賽。
本身奧運會就帶著為國爭光的意義,網協來勸說,他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這一年多以來在訓練營里,生活成本可高得不行。就當做還債吧。
奧運會的集訓依然是在國家隊訓練基地里做的。他們同時還要參加當年的戴維斯杯。不過好的是,去年帶領西班牙奪冠的納達爾宣布不參加當年的戴維斯杯,全力備戰奧運會。
同時打戴維斯杯和奧運會?重心是哪邊?
對職業選手來說,哪邊都重要,也哪邊都不重要。
但如果想要在奧運會中全力拿到名次,在戴維斯杯里就很難再出戰了。他們畢竟還不是最頂尖的那幾個選手之一。
這一年日本隊的戴維斯杯名單和前一年差了很多,三個職業選手裡只剩下越前還在名單里了,幸村和德川都退出了戴維斯杯的五人名單,取而代之的是鬼和種島。美其名曰不想出國的人到底還是進入了戴維斯杯大名單,也不知道他前一年是怎麼想的。至於仁王和平等院倒還是在名單里。他們也不算是完全的職業選手,比起奧運會或許還更重視戴維斯杯一些。
沒有納達爾,還有費德勒。
雖然在打完第一輪之後他們就得到了瑞士完敗於美國隊的消息。
最終選擇了日本國籍的越前龍馬表情有些微妙:美國隊的人他倒是都很熟,沒想到就這樣打敗了瑞士隊。所以費德勒是怎麼回事?
英雄遲暮,如此而已。
他們這次在八強戰遇到了去年的老對手捷克隊。然而今年的捷克隊也大換血。
他們最後還是輸了,而輸得最慘的就是雙打。仁王和種島組的隊,對上伯蒂奇和斯捷潘內克,輸得一塌糊塗。這是一對傳奇的雙打組合,在戴維斯杯歷史上幾乎未曾有過敗績。是的,其實去年仁王和幸村已經輸給他們一次了。只是沒有這麼慘。而比賽後他還得到了「你上次的搭檔比這次的搭檔有默契」的評價。
仁王:……
行行行,好好好。
那他和幸村的奧運會就好好打唄,還能如何?
真要參加國際賽事,他就察覺出自己的有心無力來了,真是不甘又沒有辦法啊。他已經多了一世的時間,又往上走到這樣的位置,最後還是不能再往前了嗎?
大概是察覺到他的消極,幸村難得說了重話。
他說仁王,我也不管你平時怎麼想的,但總是覺得自己不過如此,也未免太難看了。
你這樣還叫做不管我平時怎麼想的,這還不叫管嗎?仁王沒把這樣的吐槽說出來,他不敢。多少年過去了幸村依然是幸村,立海大的部長,他沒底氣因為這種事頂嘴。
其他事倒是無所謂。
仁王在奧運會的單打排名並不高,他通過了預賽,卻也僅此而已,甚至沒進入十六強。
雙打。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雙打上。
幸村又氣又無奈,但沒辦法,仁王骨子裡的執拗他這麼多年早就懂了,能說服他早就說服了,就是說服不了才變成現在的局面。而他也沒辦法理論,仁王確實不打算在網球這條路上走得更遠一些,有自己的人生規劃,他難道還有其他話說嗎?
他們在雙打比賽上遇到了手冢和不二,也遇到了越知和毛利。
前者是在八強戰上遇到的,這兩個長久相隔兩個國家的人倒是還留著國中時期的默契。手冢很強,他的強已經勝過不二太多了。這樣的實力差距就是他們的破綻,在遇到默契度不足的對手時能夠被掩蓋,但面對太了解他們的仁王和幸村,就失去了效果。
而越知和毛利,則是更熟悉的對手了。他們的默契確實很高,但個人水平上,毛利已經漸漸超過越知很多了。曾經的前輩逐漸被超越,到底是什麼心情呢?至少越知是高興的。這原本就是他選擇毛利做搭檔的最初目的啊。
仁王和幸村的比賽一路往上。他們在日本民眾不敢相信的注視中一路打過八強,四強,最後站在了決賽的賽場上。對手是美國隊的布萊恩兄弟。
神奇的雙打組合。
但輸給過一次神奇的雙打組合,就夠了。
再輸一次……
幸村說:「我可不打算再輸一次。」
「我也一樣。」
雖然這個「再」字值得商榷。大概是把所有對手都算在內吧。
這場比賽他們打得很艱難,一度到了山窮水盡的程度。但仁王已經孤注一擲了。他沒有所謂的職業的未來這種東西,就算打完這場比賽後再也不能打網球也沒關係,他只想要證明看看,他到底能走到哪裡。
於是最後哨聲吹響時他自己都覺得恍惚。因為勝利如此不真實。
而和他一起拼到這種程度的幸村也快要站不起來了,卻笑著說,你不是能做到嗎。
噗哩,什麼啊,這種時候可不適合煽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