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就這樣,地點由余夕和宋堯選擇,最後定下了一個北城和隅城折中的地方——尋州。
尋州是一個歷史古鎮,余夕讓助理直接在古鎮裡面訂下了一整棟樓,除了兩家人見面,他們這些一年到頭忙得腳不沾地的人也正好可以趁著難得的假期在這散散心。
一群人是在大年三十那天從全國各地趕到尋州的,除了葉黎和宋召,其他人都是在各地剛開完會,衣服還沒來得及換,就坐飛機趕過來了。所以大家進到小樓後, 男士們西裝革履,余夕一身西裝裙, 知道的是來過年,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來談什麼幾百億的商業項目。
宋堯四周找了一圈,最後繞回二樓,找到了披著毯子圍爐煮茶的余夕, 奇怪道:「兩個主角呢?」
他現在很擔心自家弟弟帶著老婆跑了。
余夕搓了搓手, 伸出食指往窗外一指, 「那兒呢。」
宋堯從窗邊看了下去,發現河裡正好游過一隻船,而上邊的人不是別人,就是宋召和葉黎。小情侶優哉游哉地坐在船上,一邊吃點心,一邊享受著午後的陽光,別提有多愜意了,活像是來養老的!讓報表還沒看完的宋堯羨慕得牙都要酸了。
葉爺爺和宋父看到他們兩人恩愛的模樣倒很是欣慰,破天荒地沒有第一時間就拉來後輩聊人生,而是放手讓小情侶先玩去了。
小鎮裡年味很重,午後的集市依舊熱鬧。
葉宸因為是留學生,每當過年時大洋彼岸的他還要上學,沒有小兒子作陪,余夕一個人面對著一幫大老爺們也很無聊。
好在葉黎和宋召也沒只顧著自己玩,兩人坐船遊了一圈之後就回來了,但因為葉爺爺和宋父還在談生意上的事,他們也不好打斷,就帶上了余夕和宋堯,四個人一起逛街去了。
被留下的葉父看了看書房裡自己插不進嘴的談話,又看看門外逐漸走遠的有說有笑的四個人,發現自己同樣無法融入,一時間,整棟小樓里就只剩下他一個閒人。
*
年夜飯是從古鎮裡最有名的飯店定的,余夕和宋堯都帶了紅酒,瓶塞開啟的聲音和窗外煙花綻放的聲響重疊,仿佛昭示著慶祝的開端。
除夕夜本應該其樂融融,但或許是兩位主角和家裡僵硬的關係,飯桌上大家看起來雖是相談甚歡,但每個人都感覺得到空氣里瀰漫著一絲尷尬。
或許是有戀人相伴的原因,葉黎和宋召今晚相較於其他人,反倒是心情最輕鬆的兩個。
葉爺爺看著宋召極其耐心地開始給葉黎挑魚刺,而葉黎也一點沒客氣。他頓時有點不滿,悄悄看了眼宋召的父親,唯恐人家的家長會不高興,忙笑吟吟地對宋召說道:「你不用慣著他,他又不是沒手。」
說完他又略帶責備地看向葉黎,「你也是,這麼大人了,還不會挑魚刺嗎?」
這位年輕時白手起家,將葉家做大做強,直到現在還穩居豪門之位的老先生,自然有自己的優點和成功之處,但這類上位者總是帶著讓人十分不適的大男子主義。葉爺爺作為商人,對外有情商加持,不會把這種臭毛病顯露,但對著自家後輩,那可就隨心所欲了。
換成其他家庭,葉黎知道家長說這話可能只是一種客氣,看到自家孩子被細心照顧,其實家長心裡早樂開了花,但他卻肯定,葉爺爺這會兒是真的在埋怨他,覺得他嬌氣。
這就是葉黎和自己這位親爺爺不對付的原因。
每回葉黎和自己爺爺說話,總會感覺自己在對方眼裡只是一個工具,不配接受他人的愛和包容。
葉黎一下就沒了胃口。
宋召把挑好魚刺的魚肉放到了他碗裡,用熱毛巾仔細擦乾淨手,然後安撫地拍了拍戀人的腦袋。
他看向葉爺爺,溫聲道:「沒關係的,爺爺,我很喜歡照顧他。」
葉爺爺一哂,也不好抓著這事繼續下去,轉而客氣地夸道:「聽說你剛拍完一部電影?真是後生可畏啊,你看你倆年紀一般大,我們家這個還一事無成。」
宋父嘴角掛著的笑容很無奈,下意識替自家兒子反駁:「小打小鬧罷了,這種工作上不了台面,年輕人就是倔得很,過來人說什麼都不肯聽。」
「宋召很厲害。」
「梨梨很厲害。」
小情侶倆人異口同聲地朝長輩說道。
眼看氣氛愈發緊張,余夕趕緊打圓場,一邊起身給大家倒酒,一邊笑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嘛,我們梨梨和宋召也是很厲害的,他們可是正兒八經的專業演員,演員其實也是很偉大的。」
「是啊。」宋堯也接道:「年前我到我媽媽的劇院看了一台話劇,覺得好演員確實偉大,他們可以算是歷史文化傳承的載體之一了吧。」
他說著又看向葉爺爺,「當時我看完那台話劇,就覺得您那個時代為家國奔波的人可真偉大,坐我前面一個大叔都在抹眼淚。」
他提到了「媽媽」,宋父果然不再揪著這個話題繼續說了。而葉爺爺又是從那個混亂的年代一路走來的人,對他的話也頗有感觸。
不過葉黎和宋召的反應,倒是讓宋父、葉父和葉爺爺三個人心裡怔一下。
這三位家長作為最開始的「商業聯姻」推動者,哪怕之後得知兩家孩子關係漸漸變得不一般,但思維還習慣性地停留在「聯姻」這道相敬如賓的關係上。
尋州是一個歷史古鎮,余夕讓助理直接在古鎮裡面訂下了一整棟樓,除了兩家人見面,他們這些一年到頭忙得腳不沾地的人也正好可以趁著難得的假期在這散散心。
一群人是在大年三十那天從全國各地趕到尋州的,除了葉黎和宋召,其他人都是在各地剛開完會,衣服還沒來得及換,就坐飛機趕過來了。所以大家進到小樓後, 男士們西裝革履,余夕一身西裝裙, 知道的是來過年,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來談什麼幾百億的商業項目。
宋堯四周找了一圈,最後繞回二樓,找到了披著毯子圍爐煮茶的余夕, 奇怪道:「兩個主角呢?」
他現在很擔心自家弟弟帶著老婆跑了。
余夕搓了搓手, 伸出食指往窗外一指, 「那兒呢。」
宋堯從窗邊看了下去,發現河裡正好游過一隻船,而上邊的人不是別人,就是宋召和葉黎。小情侶優哉游哉地坐在船上,一邊吃點心,一邊享受著午後的陽光,別提有多愜意了,活像是來養老的!讓報表還沒看完的宋堯羨慕得牙都要酸了。
葉爺爺和宋父看到他們兩人恩愛的模樣倒很是欣慰,破天荒地沒有第一時間就拉來後輩聊人生,而是放手讓小情侶先玩去了。
小鎮裡年味很重,午後的集市依舊熱鬧。
葉宸因為是留學生,每當過年時大洋彼岸的他還要上學,沒有小兒子作陪,余夕一個人面對著一幫大老爺們也很無聊。
好在葉黎和宋召也沒只顧著自己玩,兩人坐船遊了一圈之後就回來了,但因為葉爺爺和宋父還在談生意上的事,他們也不好打斷,就帶上了余夕和宋堯,四個人一起逛街去了。
被留下的葉父看了看書房裡自己插不進嘴的談話,又看看門外逐漸走遠的有說有笑的四個人,發現自己同樣無法融入,一時間,整棟小樓里就只剩下他一個閒人。
*
年夜飯是從古鎮裡最有名的飯店定的,余夕和宋堯都帶了紅酒,瓶塞開啟的聲音和窗外煙花綻放的聲響重疊,仿佛昭示著慶祝的開端。
除夕夜本應該其樂融融,但或許是兩位主角和家裡僵硬的關係,飯桌上大家看起來雖是相談甚歡,但每個人都感覺得到空氣里瀰漫著一絲尷尬。
或許是有戀人相伴的原因,葉黎和宋召今晚相較於其他人,反倒是心情最輕鬆的兩個。
葉爺爺看著宋召極其耐心地開始給葉黎挑魚刺,而葉黎也一點沒客氣。他頓時有點不滿,悄悄看了眼宋召的父親,唯恐人家的家長會不高興,忙笑吟吟地對宋召說道:「你不用慣著他,他又不是沒手。」
說完他又略帶責備地看向葉黎,「你也是,這麼大人了,還不會挑魚刺嗎?」
這位年輕時白手起家,將葉家做大做強,直到現在還穩居豪門之位的老先生,自然有自己的優點和成功之處,但這類上位者總是帶著讓人十分不適的大男子主義。葉爺爺作為商人,對外有情商加持,不會把這種臭毛病顯露,但對著自家後輩,那可就隨心所欲了。
換成其他家庭,葉黎知道家長說這話可能只是一種客氣,看到自家孩子被細心照顧,其實家長心裡早樂開了花,但他卻肯定,葉爺爺這會兒是真的在埋怨他,覺得他嬌氣。
這就是葉黎和自己這位親爺爺不對付的原因。
每回葉黎和自己爺爺說話,總會感覺自己在對方眼裡只是一個工具,不配接受他人的愛和包容。
葉黎一下就沒了胃口。
宋召把挑好魚刺的魚肉放到了他碗裡,用熱毛巾仔細擦乾淨手,然後安撫地拍了拍戀人的腦袋。
他看向葉爺爺,溫聲道:「沒關係的,爺爺,我很喜歡照顧他。」
葉爺爺一哂,也不好抓著這事繼續下去,轉而客氣地夸道:「聽說你剛拍完一部電影?真是後生可畏啊,你看你倆年紀一般大,我們家這個還一事無成。」
宋父嘴角掛著的笑容很無奈,下意識替自家兒子反駁:「小打小鬧罷了,這種工作上不了台面,年輕人就是倔得很,過來人說什麼都不肯聽。」
「宋召很厲害。」
「梨梨很厲害。」
小情侶倆人異口同聲地朝長輩說道。
眼看氣氛愈發緊張,余夕趕緊打圓場,一邊起身給大家倒酒,一邊笑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嘛,我們梨梨和宋召也是很厲害的,他們可是正兒八經的專業演員,演員其實也是很偉大的。」
「是啊。」宋堯也接道:「年前我到我媽媽的劇院看了一台話劇,覺得好演員確實偉大,他們可以算是歷史文化傳承的載體之一了吧。」
他說著又看向葉爺爺,「當時我看完那台話劇,就覺得您那個時代為家國奔波的人可真偉大,坐我前面一個大叔都在抹眼淚。」
他提到了「媽媽」,宋父果然不再揪著這個話題繼續說了。而葉爺爺又是從那個混亂的年代一路走來的人,對他的話也頗有感觸。
不過葉黎和宋召的反應,倒是讓宋父、葉父和葉爺爺三個人心裡怔一下。
這三位家長作為最開始的「商業聯姻」推動者,哪怕之後得知兩家孩子關係漸漸變得不一般,但思維還習慣性地停留在「聯姻」這道相敬如賓的關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