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烏希哈沒多說什麼,只是抱著甜珠珠帶著他們回了自己的院子,「額娘,我把珠珠哄睡著再過來。」
第二天一早,馬車混在內務府送東西的隊伍里悄聲回到宮裡。
舒穆祿府的喪事辦的哀榮已極,慈寧宮的太皇太后也在說這件事情。
「皇貴妃可回來了?皇帝真是胡鬧!」
原來康熙帶烏希哈出宮的事情一點也沒能瞞過太皇太后。
「也罷,他縱容皇貴妃出格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哀家倒是沒想到他能稀罕皇貴妃那麼些年。」
蘇麻在一旁勸慰,「知道的人也不多的,也就您手眼通天這才沒瞞過您,這宮裡宮外可都知道皇貴妃為了家裡的瑪法在宮裡辟了個佛堂。」
太皇太后哼了一聲,便也作罷了。
死去的人安然長眠,活著的人仍要生活。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在教養兒女,忙活宮務中,烏希哈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她的日子過得順遂,孩子孝順,康熙體貼,待她情深不變,便覺得日子如流水。
太子出閣讀書,保清上朝聽政,康熙給保清和保成賜婚……
就連胤禛也是個小小少年模樣,搬去了乾坤五所,忙於課業,與保成一樣早晚來請安用膳。
甜珠珠也不再是個三頭身的小崽崽,跟著姐妹們學著琴棋書畫,不過她有皇父偏愛,比姐妹們底氣更足。
每日裡還與兄長們一起騎馬射箭,學四書五經,還會央著康熙允許她出宮玩耍,滿朝皆知皇貴妃所出元安公主乃是皇上和太子的掌上明珠。
作者有話說:
當大家看見沒分段的更新時,沒有意外,就是作者生死時速來不及分段了。
這種情況只需要等個幾分鐘,就會看見分好段的章節,不出意外還能看見結尾處多加的更新和修正好的錯字。
最後一點,大家能感覺到要完結的味道嘛?
第99章
到了後來, 隨著大清在種種影響之下變得越來越好,烏希哈已經很少會對什麼事情提出自己的想法,畢竟她知道的也很少, 一個國家的發展、歷史的進程不是她可以去決定的。
在這個時代她做了她所能做的事情, 以後會是怎樣的發展她不知道,但是大清的堅船利炮再未停止過發展,只要沒有那百年暗無天日的掠奪欺壓,相信總不會更差了。
不過大事上沒有意見, 小事上還是有很多想法的, 想起來一件就提一件,比如這個時代過早成親生子這件事情。
在保清十三歲的時候, 康熙就琢磨著升級加輩了,烏希哈翻了個白眼, 「他自己還是個孩子, 你做什麼早早叫人家結婚生子?」
康熙也是一時沒反應過來, 畢竟還有好些王室宗親也都等著這一波給自家孩子挑個好福晉,那些孩子也都與保清差不多的歲數, 他可不就想著把最好的留給自己兒子?
「對哦,朕一時昏了頭了。說來我只知道你上輩子二十多歲還不曾嫁人,難道那個地方成親都很晚嗎?」
烏希哈就將什麼是法定結婚年齡、十八歲成年以及什麼叫三年起步講了個清楚。
康熙的表情有些彆扭, 照這麼說烏希哈進宮的時候才十五歲,他豈不是…咳…禽獸不如了?
烏希哈瞟了他一眼, 有點看好戲的心態。
但到底是當皇帝的人臉厚心黑,也只不自在了一會兒就恢復了正常, 虛心請教, 「這其中可有什麼講究?」
「我是十五歲進宮的, 你看我比進宮的時候長高了許多, 人的身體要一直漲到二十歲左右,這個不一而足。但總歸像現在十三四歲成親生子,大人的身子還沒長好,哪裡能生出健康的下一代呢?保清也是你十九歲才長成的孩子。」
烏希哈舉了個例子,也點到為止。
康熙神色黯淡下來,也是想到了那些早夭的孩子,再想想自己知道的,二哥福全家的昌全也不是夭折了幾個孩子才長成的,身子也不太好。
他敲著椅背喃喃自語,「只是滿人稀少,實在推不到二十來歲成婚。」
何況清朝人的平均壽命也不過三四十歲。
烏希哈也有些為難,現代人平均壽命七十多歲,二十歲不過是人生的四分之一左右的進程,可對清朝人來說卻是差不多一半的壽命了。
康熙停了手,「這樣,先下令女子不滿十五不許出嫁,世人少有娶年長女子,這樣便能將婚育年紀往後拖一拖,若只規定男子,只怕效果不大,何況生育之苦傷的是女子。」
「而後再慢慢移風易俗,便從保清開始,待他十七歲的時候朕再與他賜婚,屆時六禮走一遭差不多也一年了,皇家宗室子弟都拖到十八歲再成婚。公主們朕留到二十歲再說,想把夫君給她們選好了,留著便是。」
烏希哈點頭贊同,又故意問道,「咱們珠珠也二十歲便嫁出去?」
果然方才還因為想出好主意而鬆開的眉毛皺得更緊了,難得對烏希哈沒好氣,「你自己二十歲都不曾出嫁,還惦記著朕的珠珠。」
烏希哈也不生氣,她只是怕康熙不太能接受女兒晚嫁,這樣她便放心了,她是要把女兒留到至少二十二歲的,差不多是大學畢業的年紀,至於到底什麼時候還是要看甜珠珠自己的想法。
不過既然已經提出了成婚太早的問題,烏希哈就不得不提表親結婚的事情了,也怪她平時看不見便想不起來,唯一在眼跟前的佟佳氏還早早被放出宮去了,她便也忘了。
第二天一早,馬車混在內務府送東西的隊伍里悄聲回到宮裡。
舒穆祿府的喪事辦的哀榮已極,慈寧宮的太皇太后也在說這件事情。
「皇貴妃可回來了?皇帝真是胡鬧!」
原來康熙帶烏希哈出宮的事情一點也沒能瞞過太皇太后。
「也罷,他縱容皇貴妃出格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哀家倒是沒想到他能稀罕皇貴妃那麼些年。」
蘇麻在一旁勸慰,「知道的人也不多的,也就您手眼通天這才沒瞞過您,這宮裡宮外可都知道皇貴妃為了家裡的瑪法在宮裡辟了個佛堂。」
太皇太后哼了一聲,便也作罷了。
死去的人安然長眠,活著的人仍要生活。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在教養兒女,忙活宮務中,烏希哈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她的日子過得順遂,孩子孝順,康熙體貼,待她情深不變,便覺得日子如流水。
太子出閣讀書,保清上朝聽政,康熙給保清和保成賜婚……
就連胤禛也是個小小少年模樣,搬去了乾坤五所,忙於課業,與保成一樣早晚來請安用膳。
甜珠珠也不再是個三頭身的小崽崽,跟著姐妹們學著琴棋書畫,不過她有皇父偏愛,比姐妹們底氣更足。
每日裡還與兄長們一起騎馬射箭,學四書五經,還會央著康熙允許她出宮玩耍,滿朝皆知皇貴妃所出元安公主乃是皇上和太子的掌上明珠。
作者有話說:
當大家看見沒分段的更新時,沒有意外,就是作者生死時速來不及分段了。
這種情況只需要等個幾分鐘,就會看見分好段的章節,不出意外還能看見結尾處多加的更新和修正好的錯字。
最後一點,大家能感覺到要完結的味道嘛?
第99章
到了後來, 隨著大清在種種影響之下變得越來越好,烏希哈已經很少會對什麼事情提出自己的想法,畢竟她知道的也很少, 一個國家的發展、歷史的進程不是她可以去決定的。
在這個時代她做了她所能做的事情, 以後會是怎樣的發展她不知道,但是大清的堅船利炮再未停止過發展,只要沒有那百年暗無天日的掠奪欺壓,相信總不會更差了。
不過大事上沒有意見, 小事上還是有很多想法的, 想起來一件就提一件,比如這個時代過早成親生子這件事情。
在保清十三歲的時候, 康熙就琢磨著升級加輩了,烏希哈翻了個白眼, 「他自己還是個孩子, 你做什麼早早叫人家結婚生子?」
康熙也是一時沒反應過來, 畢竟還有好些王室宗親也都等著這一波給自家孩子挑個好福晉,那些孩子也都與保清差不多的歲數, 他可不就想著把最好的留給自己兒子?
「對哦,朕一時昏了頭了。說來我只知道你上輩子二十多歲還不曾嫁人,難道那個地方成親都很晚嗎?」
烏希哈就將什麼是法定結婚年齡、十八歲成年以及什麼叫三年起步講了個清楚。
康熙的表情有些彆扭, 照這麼說烏希哈進宮的時候才十五歲,他豈不是…咳…禽獸不如了?
烏希哈瞟了他一眼, 有點看好戲的心態。
但到底是當皇帝的人臉厚心黑,也只不自在了一會兒就恢復了正常, 虛心請教, 「這其中可有什麼講究?」
「我是十五歲進宮的, 你看我比進宮的時候長高了許多, 人的身體要一直漲到二十歲左右,這個不一而足。但總歸像現在十三四歲成親生子,大人的身子還沒長好,哪裡能生出健康的下一代呢?保清也是你十九歲才長成的孩子。」
烏希哈舉了個例子,也點到為止。
康熙神色黯淡下來,也是想到了那些早夭的孩子,再想想自己知道的,二哥福全家的昌全也不是夭折了幾個孩子才長成的,身子也不太好。
他敲著椅背喃喃自語,「只是滿人稀少,實在推不到二十來歲成婚。」
何況清朝人的平均壽命也不過三四十歲。
烏希哈也有些為難,現代人平均壽命七十多歲,二十歲不過是人生的四分之一左右的進程,可對清朝人來說卻是差不多一半的壽命了。
康熙停了手,「這樣,先下令女子不滿十五不許出嫁,世人少有娶年長女子,這樣便能將婚育年紀往後拖一拖,若只規定男子,只怕效果不大,何況生育之苦傷的是女子。」
「而後再慢慢移風易俗,便從保清開始,待他十七歲的時候朕再與他賜婚,屆時六禮走一遭差不多也一年了,皇家宗室子弟都拖到十八歲再成婚。公主們朕留到二十歲再說,想把夫君給她們選好了,留著便是。」
烏希哈點頭贊同,又故意問道,「咱們珠珠也二十歲便嫁出去?」
果然方才還因為想出好主意而鬆開的眉毛皺得更緊了,難得對烏希哈沒好氣,「你自己二十歲都不曾出嫁,還惦記著朕的珠珠。」
烏希哈也不生氣,她只是怕康熙不太能接受女兒晚嫁,這樣她便放心了,她是要把女兒留到至少二十二歲的,差不多是大學畢業的年紀,至於到底什麼時候還是要看甜珠珠自己的想法。
不過既然已經提出了成婚太早的問題,烏希哈就不得不提表親結婚的事情了,也怪她平時看不見便想不起來,唯一在眼跟前的佟佳氏還早早被放出宮去了,她便也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