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有口無心還是她做的太明顯?

  陪著史氏等人笑了一回後,唐朝突然想起那個原著中叫秦可卿的妹子。她不會真的是太子的私生女吧。

  「大太太,您剛才說那個清倌人還為東宮生下了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

  「好像是個女孩,約莫也有八。九歲了吧。」張氏想了一下她得到的消息,給了唐朝一個靠譜的回答。

  「女孩?長得好看嗎?」看這年紀,還真的有可能是秦可卿呢。

  聽了唐朝這話,張氏一樂。「這我可說不上來。估計差不了。東宮長的肖似其母,而那清倌,想來也是個絕色。兩人的孩子,不是絕色,也不會差了。」除非這孩子長得似她的祖父。不然絕對丑不了。

  「噢,年紀也不算是小了。也不知道東宮會給她說個什麼樣的親事。」

  「是呀,雖然母親低賤,但也是皇室血脈。想來不能低了。」王氏插話進來。

  在王氏看來,瑚哥兒的嫡妻不過一個宗氏女,便可以嫁到榮國府做長子嫡孫的原配妻子。那太子的親生閨女不是應該嫁得過好嗎?

  史氏也點頭,她也覺得這位私生女將來嫁得不會太低。

  張氏搖了搖頭,卻並不這樣認為。「我到是覺得,如果這兩年太子能夠更進一步的話,倒還有可能,太子妃嫡出的那位小郡主不是才嫁給了鎮國公府上的哥兒嗎?」一個私生女又怎麼可能嫁得比原配所出的嫡女更高呢。

  除非這兩年東宮能夠登基。這樣一來,還有些可能。不過估計就算是東宮登基了,也不過是嫁得跟嫡出女和其他姬妾所出的庶女差不多罷了。

  其實張氏沒有說的是,當初那位小郡主擇親時,太子是相中了她娘家大哥的嫡長子了。但她大嫂可不想弄個身份太高貴的兒媳婦回來當祖宗。再加上張氏的父親和母親也都對這件婚事並不看好,所以這才沒有成。

  而且就在張家對東宮的暗示明示拒絕沒多久,當今便親自給賜了婚,想來許婚鎮國公府,應該是存在一些別的不為人知的政治因素吧!

  張氏的話落,史氏和王氏都反應過來了。什麼時候都是佛爭一柱香,人爭一口氣的。若是現在那私生女嫁的高了,估計太子妃都不會容得下她。若是將來東宮登基後,再讓那人嫁的高了,估計母儀天下的皇后,也會出手的。

  女人一生都是在比較和爭鬥中度過的。在家時,比姐妹間誰更受寵愛。出嫁了,比夫家比夫婿,等到將來生了孩子,又要比孩子的數量,成才的程度。

  太子妃是絕對不允許有人壓她一頭,壓她女兒一頭的。

  這一點,在張氏說完後,大傢伙就都明白了。

  史氏雖然剛才聽到時,也曾經想過要捨出個嫡孫出來,將來也是一種保證。但一想到太子妃有兒有女,娘家也給力。真要是榮國府的哥兒,就是不是長房長孫,也有跟太子妃一系打對台的嫌疑。東宮尚未登基,但嫡長子也以長大。想到這祖孫三代,壽數與將來,史氏覺得自家還是不要參與為好。

  誰不知道女人,最是小心眼,而皇家的男人最愛裝作孝順的樣子。

  風險太大,與投資不成正比。

  所以想明白以後,史氏倒是只當八卦來聽,但是王氏倒有些可惜。雖然娘家的侄女很好,但若是有更好的選擇,她也不是不能換一換兒媳婦人選的。

  「那家裡有年紀相等的哥兒的人家,可就要左右為難了」。話說這哪裡是娶媳婦,這分明是讓人在太子妃和太子間作選擇。誰讓皇家沒有寵妾滅妻這個說法呢。

  要知道也只有皇家以妾扶正,最是名正言順了。而此時的東宮又恰好處在『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思想境界裡,滿京城誰不知道東宮對那位愛得死去活來。大有一登基便接入宮中的架勢。

  一個是心心念念的寵妾,一個是根基深厚的嫡妻,眾人眼前仿佛都聞到了宮廷深處的硝煙。

  這位太子的私生女,真真是一塊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不,也許剛吃時,是無味,但入腹後,便是另一番滋味在心頭了。

  同樣是四王八公,人家鎮國公府便能娶到嫡出郡主,而他們榮國府卻只能娶個宗氏女。賈家的實力與地位,再一次真實的呈現在眾人面前。

  從開國時一門兩國公的一流世家,不過百年他們賈家已經退步到了中等家族了。

  一時,眾人倒對這個話題有些意興闌珊。

  唐朝準備換個話題,繼續砍大山,八卦圍觀時,張氏突然問唐朝,「對了,你小叔回去跟你說了沒有。過些日子便讓他陪著哥們回金陵赴考去。」

  「說了,說了。我們全家都不知道要如何感謝府里了。若不是主子們仁厚,我們家哪有這個奢望。說來當年也不過指望我那小叔多少認幾個字,將來日子能過得好一些。再沒想到會有今天了。」

  唐朝是真的沒有想到李漱能有今天,尤其是授業的夫子很肯定的說李漱此番考上秀才是十拿九穩的時候。

  「你那小叔子是個好的,一有他帶著我們璉兒也用功了些。家裡都給他準備好出行用的了?若沒有,府里也好多做了些準備。」

  「都備下了,就為這,奴婢還特意在我們家的院子裡搭建了一處考場呢。想著在走之前,多讓他進裡面去習慣習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