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在如今天八爺沒成氣候,也沒人注意到這些。可郭絡羅氏仍舊心急的想要儘快懷上一兒半女。

  她不認為是自己有問題,畢竟整個後院那麼多人也都沒懷上。所以最近她頻頻讓人給八爺燉補品,然後有樣學樣,其他後院女眷也都不甘寂寞的往書房送各色補品。

  八爺用實力證明他不需要進補,郭絡羅氏等人卻以為八爺生龍活虎是因為自己的補品。

  原本書房有兩個侍候的小太監,如今一個已經補過頭了請假了,現在這個還在強撐著呢。

  ╮(╯▽╰)╭

  八爺府上的這些事別說胤禟不關心了,就是喜歡熱鬧八卦的湘雲也沒不上心就是了。可能是說到了科舉這個話題,不由又從年紀說起了從舉人開始,讀書人就享有的待遇。

  「你是說好多百姓將家裡的田都掛在舉人名下,以此來逃稅?」湘雲與胤禟隔著炕桌而坐,兩人同看一個帳冊,手邊各擺一個精緻算盤。一邊說著話,一邊核著帳。「膽子好大呀,朝廷都不管的嗎?」

  湘雲聽到掛田,首先想到的是未來有人買了房放在別人名下。然後才是逃稅的問題。

  胤禟搖頭,「屢禁不改。」這事朝廷已經三令五申過很多次了,效果微乎其微就是了。

  朝廷優待讀書人,舉人名下田產不繳稅也不是從大清開始的。如今大清建國才幾十年,哪裡能跟天下讀書人做對。

  「那是事太小,事大些就不一樣了。」湘雲嘀咕了一聲,抬頭看向胤禟,雙眼亮晶晶的舉起手,一副她有話要說的模樣。

  「小祖宗誒,咱就消消停停掙幾兩銀子不行嗎?」胤禟見狀頭疼極了,一邊不許湘雲再說什麼鬼主意,一邊又忍不住好奇心的問她是什麼主意。

  「一般百姓尋人掛田,都是找本地的舉人。同鄉同村,知根知底。到不怕那舉人將來賴了他們的田去。要我說,咱們不妨找個知趣的舉人出來。一邊讓他想方設法多在名下掛些田,最好是將整個村子或是附近幾個村子的地都掛在他名下。之後他再背著人將這些地全都賣給外鄉來的富戶老爺或是鎮上州上鋪子裡的大商賈……」

  一邊是手續齊全的買賣文書,一邊是舉人當時寫下的並不具備法律效應的證明,便是鬧到官府去,這事也得按在官府上過契稅的正規文書判。

  百姓們失了地,就是失了命根子。若是這時候有人鼓吹他們上京城告御狀。再叫沿路官府別攔著,一大幫子人一路走進京城,事情不就鬧得天下皆知了嗎?如此一來,朝廷既可以適當的收回讀書人的部分特權,也能杜絕這種掛田逃稅的行為了。

  百姓們逃稅,朝廷還幫著討回公道,也算是仁至義盡了。畢竟那些買地的人可是老老實實交了稅的。如今那些人買地交稅的這筆損失朝廷幫著出了,幫你們將地贖回來了,但只此事可一不可二,不可能次次都破例。

  「將事情鬧得天下皆知後,其他掛田的百姓多少也會擔心自己家的田會不會被人賣了。若是再傳上一些哪位舉人死了,他家兒女不認證侵占百姓良田的消息。相信用不了多久,那些百姓就會主動將自家的田要回來。」

  「朝廷若再發布公告,限期幫助百姓重新登記田產歸屬,過了期限朝廷一概不管,田產之事全憑舉人良心?」想到這種事情的後續走向,胤禟一邊點頭一邊往下接,「等這件事情落幕再給那位立了功的舉人一個官職功名,也算皆大歡喜了。」

  不過這個舉人的年紀至少要在四五十歲之間,並且有屢試不第的經歷,否則很難說服他放棄自己的名聲來幹這麼一場忍辱負重的大業。

  要知道這事一出,那位舉人這輩子是別想再回家鄉,甚至是落葉歸根了。怕是家裡的祖墳都得叫人撅了不可。

  胤禟看向湘雲,心忖了一句:這主意,可真損吶。

  是不是真損,湘雲不知道。但在湘雲看來偷稅逃稅這種行為當真不可取。而且她的這個主意之前未必沒有發生過。也許只是受害者太少,這才不了了之,沒有讓人引以為鑑。

  胤禟想到這個主意也是為了給國家增稅收,從長久看來是利大於弊的。

  仔細琢磨了一回,對湘雲點頭,可行。

  嗯…都說一事不煩二主,那這個可行的主意回頭還是交給他四哥來弄吧。

  還不知道又有什麼髒活,累活,挨罵的話落到自己身上的四爺此時還帶著幕僚們研究商業稅呢。

  一邊跟幕僚感嘆胤禟覺悟高,一邊又說起了此項稅收後大清每年又能有少銀子入國庫,一時間四爺整個人都覺得日子美好,空氣甘甜。仿佛那些因為催帳而升起的暴躁都消散了一般。

  ……

  正月初七,吃麵條。

  胤禟一大早就又跑到湘雲這邊蹭了一碗堪比御膳房的好麵條,然後問了一回湘雲今天都有什麼安排這才帶著人出門了。

  天太冷,胤禟也懶怠騎馬,直接叫人套了馬車去了百貨商場。

  昨天替他八哥解圍,不得不幫忙接收一批商戶,今天怎麼都得看一眼百貨商場的情況才好去干旁的事。

  到了百貨商場,胤禟看了一眼臨時售賣區的各種櫃檯,滿意的點了一回頭,之後見了李二叔和李衛。見李衛是個機靈的便將李衛帶在身邊一塊去了旁處。

  忙了小一天,胤禟才想起昨天湘雲說的用舉人下套的事。一邊讓人去看看四爺在哪,一邊坐著馬車往那邊晃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