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頁
賈瑚一回來,見自己的三個兒女都有了著落,內心也是感慨。
賈瑚難得回來,賈家自然要吃一頓團圓飯,黛玉和四春也帶著夫君和孩子來了,賈政一家也過來的,再加上東府的人,一大家子吃著團圓飯。
幾年不見,賈敬也老了許多,賈敬如今身體也不太行了,家中的學堂已經請了新的先生,因為賈家由武轉文,先生還是比較好請的。
在家休息了幾天,皇帝又將賈瑚叫進了皇宮,又開始商量國事,只不過這次皇帝將司徒明宸帶在了身邊,賈瑚看到司徒明宸有些意外,不過賈瑚卻沒有說什麼,只繼續和皇帝討論著國事,商隊這次不僅僅是給大慶打來了藥方,還有火器。
談完國事,皇帝將司徒明宸交給賈瑚,讓賈瑚帶帶他。
賈瑚看著皇帝,懂了他的的意思,只是,看著才十來歲的司徒明宸,無奈的嘆了口氣,這孩子才這么小,就擔負了這麼多。
賈瑚將司徒明宸帶回了榮國侯府,然後給他授課,賈薇和賈茴還有些吃醋,自家爹爹忙得不行,什麼時候給他們授課過?沒想到,現在回來,還得教授這個小豆丁功課,雖然他們都是能當爹的年紀了,該吃的醋依舊吃。
司徒明宸可不管賈薇和賈茴的吃醋,他認真的跟著賈瑚學習,他發現,這位舅舅教導他的內容和課堂上先生教授的內容不一樣,這個舅舅給他授課的時候,直接讓他看大慶的地圖,還看周邊鄰國在大慶的什麼方位,鄰國與大慶的關係如何,鄰國現在的情況。
賈瑚只在京城待一年,等賈茴成親,賈瑚又趕去了福建,東平郡王的勢力被拔出了,皇帝決定,在福建再修建通商碼頭,在福建也組建水軍,再多組建幾個去北洋進行貿易的船隊。
賈璉也被調動了,他被皇帝安排進了神機營,開始研究從北洋帶來的火器。
至於陳林,則被皇帝安排去了西北,四個異姓王中處置了東平郡王,北靜王和南安王的兵權也都上交了,皇帝向西寧郡王施壓,西寧郡王也只能乖乖的交出了兵權,回到京城榮養,西北就設置了西北府尹,由陳林負責西北的事務,務必使西北所有的民族歸順朝廷,而不是歸順西寧郡王府。
永泰五十二年,永泰帝駕崩,享年七十歲,皇太孫司徒明宸繼位,史稱新啟帝。
新啟三年,文淵閣大學士賈瑚辭官,新啟帝三次挽留,文淵閣大學士辭官已決,新啟帝挽留無果,只能任由大學士辭官。
「老師,你真的要辭官嗎?」司徒明宸可憐巴巴的看著賈瑚。
「陛下,你已經能獨當一面了,已經是一個很優秀的皇帝了,微臣已經老了,幫不了您什麼了。」賈瑚無奈的看著新帝,先帝將新帝教導得很好,新帝適應得很快,雖然年紀不算特別大,但是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皇帝了。
「可是老師在身邊朕總是覺得心安。」司徒明宸道。
「即使老臣不辭官,陛下也是要適應的,畢竟,老臣也會比陛下先死,到時候陛下還是要一個人單獨面對。」賈瑚道。
司徒明宸被噎住了,可是賈瑚去意已決,即使他是皇帝,也沒辦法強行將人留下來。
卸下身上的官職,賈瑚總算是覺得輕鬆了,他也終於能停下腳步陪陪家人。
新啟十年,一代名臣賈瑚在榮國府與世長辭,享年七十八歲,新啟帝親自提筆,賜護國柱石四個大字。
此時的大慶車水馬龍,開啟了工業革命……
第143章
陳林聽到自己的兒子來告訴他,大舅舅去了時,剛剛釣上來的魚被嚇跑了。
陳林茫然的看著手中的釣竿,陷入了沉思,他的思緒回到幾十年前,那時候的他家產被人侵占,他帶著小廝在奶媽的幫助下逃到了京城,以為來到京城就會有官員為他做主,因為侵占他家產的是他的父親,京城中無一人肯幫他,他雖然也有一點才華,那點才華在人才濟濟的京城根本就不夠看。
奶娘臨終前給他的一點銀子也在逃亡的路上用盡了,他只能借住在寺廟,白天則去賣字畫,掙得一點微薄的銀子供他和柱子使用,他也去參加過鄉試,可是他落榜了,鄉試也並不是那樣隨隨便便就能考過的。
就在他絕望之時,他得到了一個機會,去晉陽侯府參加花會,原本他只想去蹭一些紙筆,沒想到看到了那個眾星捧月的男人,模樣極為俊美,才華橫溢,那首他年輕時候所著的《詠梅賦》他也拜讀過,真的讓人嘆服,他也知道了那個男人便是榮國侯賈瑚,也是朝中最年輕的三品大員,禮部侍郎。
再次見到他,是他在寺廟被兩個女子為難,那時候他才參加鄉試落榜不久,整個人都恍恍惚惚的,他明白,他可能支撐不下去了的時候,賈大人一家出現了,替他解了圍,他用盡最後一絲勇氣,攔下了賈大人的馬車,就在他以為他這一次投誠再次失敗時,賈大人伸出了他的橄欖枝,他成了賈大人的師弟。
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住進了榮國府,雖然只是一間小小的屋子,可是,他在京城有了安命之所,他還接受到了賈家子孫的教育資源,以及賈家對自家子孫的銀錢資源。
後來,他考中了舉人,師兄還將他的親妹妹嫁給了自己,母親和祖父祖母去世後,他再一次有了家。
再後來,他考中了狀元,他心中的仇恨之火再次點燃,這一次,輪到他報復那個男人了,這時候,師兄再次出來阻止了自己,他說,為官者,必須愛惜自己的羽翼,讓他多認識幾個青陽城的學生,然後告訴他們自己不想回青陽城,也不想成為青陽城的人,再表達對賀大山一家的不滿,然後等消息就行了。
賈瑚難得回來,賈家自然要吃一頓團圓飯,黛玉和四春也帶著夫君和孩子來了,賈政一家也過來的,再加上東府的人,一大家子吃著團圓飯。
幾年不見,賈敬也老了許多,賈敬如今身體也不太行了,家中的學堂已經請了新的先生,因為賈家由武轉文,先生還是比較好請的。
在家休息了幾天,皇帝又將賈瑚叫進了皇宮,又開始商量國事,只不過這次皇帝將司徒明宸帶在了身邊,賈瑚看到司徒明宸有些意外,不過賈瑚卻沒有說什麼,只繼續和皇帝討論著國事,商隊這次不僅僅是給大慶打來了藥方,還有火器。
談完國事,皇帝將司徒明宸交給賈瑚,讓賈瑚帶帶他。
賈瑚看著皇帝,懂了他的的意思,只是,看著才十來歲的司徒明宸,無奈的嘆了口氣,這孩子才這么小,就擔負了這麼多。
賈瑚將司徒明宸帶回了榮國侯府,然後給他授課,賈薇和賈茴還有些吃醋,自家爹爹忙得不行,什麼時候給他們授課過?沒想到,現在回來,還得教授這個小豆丁功課,雖然他們都是能當爹的年紀了,該吃的醋依舊吃。
司徒明宸可不管賈薇和賈茴的吃醋,他認真的跟著賈瑚學習,他發現,這位舅舅教導他的內容和課堂上先生教授的內容不一樣,這個舅舅給他授課的時候,直接讓他看大慶的地圖,還看周邊鄰國在大慶的什麼方位,鄰國與大慶的關係如何,鄰國現在的情況。
賈瑚只在京城待一年,等賈茴成親,賈瑚又趕去了福建,東平郡王的勢力被拔出了,皇帝決定,在福建再修建通商碼頭,在福建也組建水軍,再多組建幾個去北洋進行貿易的船隊。
賈璉也被調動了,他被皇帝安排進了神機營,開始研究從北洋帶來的火器。
至於陳林,則被皇帝安排去了西北,四個異姓王中處置了東平郡王,北靜王和南安王的兵權也都上交了,皇帝向西寧郡王施壓,西寧郡王也只能乖乖的交出了兵權,回到京城榮養,西北就設置了西北府尹,由陳林負責西北的事務,務必使西北所有的民族歸順朝廷,而不是歸順西寧郡王府。
永泰五十二年,永泰帝駕崩,享年七十歲,皇太孫司徒明宸繼位,史稱新啟帝。
新啟三年,文淵閣大學士賈瑚辭官,新啟帝三次挽留,文淵閣大學士辭官已決,新啟帝挽留無果,只能任由大學士辭官。
「老師,你真的要辭官嗎?」司徒明宸可憐巴巴的看著賈瑚。
「陛下,你已經能獨當一面了,已經是一個很優秀的皇帝了,微臣已經老了,幫不了您什麼了。」賈瑚無奈的看著新帝,先帝將新帝教導得很好,新帝適應得很快,雖然年紀不算特別大,但是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皇帝了。
「可是老師在身邊朕總是覺得心安。」司徒明宸道。
「即使老臣不辭官,陛下也是要適應的,畢竟,老臣也會比陛下先死,到時候陛下還是要一個人單獨面對。」賈瑚道。
司徒明宸被噎住了,可是賈瑚去意已決,即使他是皇帝,也沒辦法強行將人留下來。
卸下身上的官職,賈瑚總算是覺得輕鬆了,他也終於能停下腳步陪陪家人。
新啟十年,一代名臣賈瑚在榮國府與世長辭,享年七十八歲,新啟帝親自提筆,賜護國柱石四個大字。
此時的大慶車水馬龍,開啟了工業革命……
第143章
陳林聽到自己的兒子來告訴他,大舅舅去了時,剛剛釣上來的魚被嚇跑了。
陳林茫然的看著手中的釣竿,陷入了沉思,他的思緒回到幾十年前,那時候的他家產被人侵占,他帶著小廝在奶媽的幫助下逃到了京城,以為來到京城就會有官員為他做主,因為侵占他家產的是他的父親,京城中無一人肯幫他,他雖然也有一點才華,那點才華在人才濟濟的京城根本就不夠看。
奶娘臨終前給他的一點銀子也在逃亡的路上用盡了,他只能借住在寺廟,白天則去賣字畫,掙得一點微薄的銀子供他和柱子使用,他也去參加過鄉試,可是他落榜了,鄉試也並不是那樣隨隨便便就能考過的。
就在他絕望之時,他得到了一個機會,去晉陽侯府參加花會,原本他只想去蹭一些紙筆,沒想到看到了那個眾星捧月的男人,模樣極為俊美,才華橫溢,那首他年輕時候所著的《詠梅賦》他也拜讀過,真的讓人嘆服,他也知道了那個男人便是榮國侯賈瑚,也是朝中最年輕的三品大員,禮部侍郎。
再次見到他,是他在寺廟被兩個女子為難,那時候他才參加鄉試落榜不久,整個人都恍恍惚惚的,他明白,他可能支撐不下去了的時候,賈大人一家出現了,替他解了圍,他用盡最後一絲勇氣,攔下了賈大人的馬車,就在他以為他這一次投誠再次失敗時,賈大人伸出了他的橄欖枝,他成了賈大人的師弟。
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住進了榮國府,雖然只是一間小小的屋子,可是,他在京城有了安命之所,他還接受到了賈家子孫的教育資源,以及賈家對自家子孫的銀錢資源。
後來,他考中了舉人,師兄還將他的親妹妹嫁給了自己,母親和祖父祖母去世後,他再一次有了家。
再後來,他考中了狀元,他心中的仇恨之火再次點燃,這一次,輪到他報復那個男人了,這時候,師兄再次出來阻止了自己,他說,為官者,必須愛惜自己的羽翼,讓他多認識幾個青陽城的學生,然後告訴他們自己不想回青陽城,也不想成為青陽城的人,再表達對賀大山一家的不滿,然後等消息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