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賈蓉和賈薔是和賈蘭一個輩份的,按輩份來算,兩房的關係已經夠遠了,再加上賈家人冷血,二人心中本就沒有那些個親戚,現在心中認可的長輩也就只剩下惜春一人。

  賈政誰呀?

  論血緣,夠淵遠。論輩份,族中祖父輩。論身份,論地位,論兩兄弟這些年走過的路,賈蓉賈薔表示,政老爺還是哪涼快哪歇著去吧。

  被兩兄弟掃了面子的賈政,又一次氣急敗壞地對寶玉下了黑手。

  而現在少了賈母的救駕,寶玉真的是又受了不少苦。

  不過賈家二房的下人們都覺得,

  這算是什麼稀奇的事?自從老太太去後,他們房裡的寶二爺,三天兩頭就要挨頓胖揍。

  家常便飯了。

  這兩年賈政的脾氣越來越不好,針對寶玉這個唯一的嫡子,或者說唯一留在身邊的兒子,他寄予了很多的希望和期待。

  當然寶玉也同樣回報給他了一份無法承受的希望...以及絕望。

  當慈父對賈政來說,無疑是比升官還要艱難的事情,所以慈著慈著就鬼畜了。

  ......

  賈政如何折騰寶玉,那都是人家父子倆的事情,東南兩個賈府壓根就沒有誰想要伸張一下正義。於是在清明節過後的第三天,東府的人拖家帶口又帶著一隊皇帝派來的護衛隊回南了。

  而離開的眾人壓根不知道皇帝在他們走後的第七天,下了選秀的旨意。

  本來一出孝,太后和朝堂就著急想要讓水晏選秀的。可是水晏卻覺得一出孝就全國選小老婆,有點吃相不好。

  於是便拖呀拖,終於拖過了清明。覺得時機成熟了,便在朝臣又一次的建議下,頒布了讓朝臣有些牙疼的選秀聖旨。

  ...凡是三品爵位以及三品以上的官員,凡是此列官員中,家中子弟無做奸犯科的,祖上三代及族中無刑事案件的......家中適齡女眷皆需參加選秀,違者爵降三級,官降二品。

  這一次的選秀之所以在詔書後面加上強制執行的話,還是太后的意思。

  皇帝的要求太苛刻了,一個選秀,竟然連刑部都介入了。這樣一考核下來,全國上下能還剩下幾家符合這樣的條件呀。

  當然這些惜春等人並不知道,所以林家就有些求助無門了。

  賈敏不可能為了黛玉而抗旨,因為全家都不會拿著林如海用命換來的爵位做些什麼。

  但她也不捨得閨女呀

  第78章

  賈敏這兩年早就給黛玉相看好了人家。

  是她手帕交的小兒子,只比黛玉大兩歲。兩家也已經說定了日期,就等著今年大比,那家公子得個功名再來提親。

  還有就是賈敏想要給自己家的閨女辦個盛大一點的及笄禮,之後風光大嫁。

  哪裡想到會被強制選秀呢。

  若早知如此,兩家人估計也不會如此事事想要完美周全了。

  本來賈敏還想著走走太后的門路。可是太后當年的身份不太好,沒有哪個女眷會屈節下交,就連現在的兒媳婦皇后娘娘,在懷孕的時候,都明里暗裡,話里話外地暗示太后離她遠一些,不然再把肚子裡的孩子染上一股子窮酸勁。

  這也是太后與皇后娘倆先天後天都不太對付的根本原因。當然了,除了皇后這一類人,還有一些其他人也沒把太后當回事。畢竟誰會特意結交一個沒有前途的太子後宮中的一個不受寵,身份不高的侍妾呢。

  所以現在人家母憑子貴了,那些想要靠上來,想要搞夫人外交的人,也就沒有辦法了。

  因為喜愛秦可卿的關係,賈敏倒是不在此列,可是她長年在外,進京城的時候,因為林如海的身子和當時的時局也沒有特意與人結交,所聯絡的不過是幾家文臣和手帕交。

  但是這些人,也在連續幾年的奪嫡中成了低值易耗品。

  後來林如海去了,林家閉門守孝,本就夠淡的關係也都淡了下來。林如海的孝期一過,還有賈敏身為出嫁女守的母孝,然後是國孝,又總是有這有那的事情耽誤著,所以弄到後來,賈敏竟然一次都沒有見過太后的面,更別提為了黛玉擺選走門路了。

  賈敏本來還想走一走秦可卿的路子,可是賈家扶靈回南,壓根就不在京城。派出京城去找人的林家下人,還跟賈家的人走岔了路.

  等到秦可卿這邊接到消息的時候,黛玉都已經選完秀了。

  ......

  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憂愁。林家不想進宮,卻只能進宮。而薛家想要送女進宮,卻因為那道聖旨,而止步於前。

  而最讓薛家受不了的不是選秀的聖旨,而是隨之而來選宮女待贊的旨意。

  整個把人往絕路上逼呀!

  薛家是什麼樣的人家,薛寶釵一早就知道。可是在她的心裡,她還是可以屈尊選一選宮女女官一類的。

  薛寶釵哪裡想到,水晏這個缺德的,在下完那道苛刻地選秀聖旨後,又下了一道慘絕人寰的宮女入宮要求。

  凡是應召入宮的宮女,需年滿五周歲不滿六周歲,身家清白......五代以內自由身的良家女子。

  至於家中父母或是祖父母有人給人為奴為仆的,那就不能參選。這最後一條,就是針對這一類人特意提出來的。

  「皇上,不滿六周歲的小姑娘選進宮來,又能幹什麼?」這不是胡鬧呢嗎?

  水晏卻覺得這個年歲正好,「以前每三年宮裡都會選一批人進來,然後再放一批人出去。那些宮人的年歲,都是豆蔻年華生生熬過了花信之期。宮中將這些華年大好的姑娘留成了老姑娘,怨氣集於宮中,豈不是有違天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