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姬無影也不推卻,坐到琴前,撥了撥香爐中燃燒的香料,閉目想了半刻,修長的手指扶上琴弦,挑、擘、推、帶、動作有如行雲流水一般。

  一曲節奏起伏跳躍,快慢結合,平穩中見起伏,起伏中又隱含清明。不同於男子適才的溫潤,姬無影的心情就如同這跳躍的琴音,需要人拔劍配合。

  聽琴的男子笑意逐漸隱沒,黑眸如電,散發著不可撼動的王者之光。

  姬無影還在盡情彈奏,男子忽然從座上站起來,一掌按在古琴上,「噌」地一聲,五弦齊斷。

  向天南見狀,很是緊張,忙將姬無影拉到身後,朝男子抱拳道:「子俞,這是為何?」

  那名子俞的男子沉著臉,將向天南撇到一邊,直直看著姬無影,問道:「你有事要對我說?」

  姬無影非常喜歡男子的直接,不管這男子有怎樣一種迫人的氣勢,姬無影都不曾畏懼他。所謂撫琴難逢知音,眼前男子只聽半曲已知自己有事相求,伯牙子期不過如此吧。

  姬無影開門見山道:「我想見太子。」

  子俞沒想到這個少年看起來一副不諳世事的樣子,卻獅子大開口,不由笑了,說道:「太子深居東宮,豈是隨便能見的。」

  姬無影表情篤定道:「事關家國大事,如果太子心系蒼生社稷,必會見我。」

  子俞又將姬無影上下打量了一番,道:「如今天下蒼生皆歸皇帝管轄,太子亦不能越權,既然是家國大事,你為何不面聖?」

  姬無影早已想過這個問題,答道:「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就算此事讓皇上知曉,他也難定奪。而且,現在事情正在籌謀期間,皇上怎肯信我。」

  子俞道:「皇上不信,太子又為何會信?」

  「信與不信,端看太子眼光和判斷能力了。」

  姬無影話音一落,子俞忽然擊掌,哈哈笑道:「好一個有趣的少年,說吧,你想告訴太子何事。」

  姬無影瞅了瞅子俞,擰眉道:「此事必須親見太子我才會說,如今朝中局勢複雜,你站在哪一邊我都不知,如何能告訴你?」

  子俞聞言,笑的更歡:「我當然站在太子這邊,幸虧我結識了向天南,不然定會錯過與你相遇。江湖果然多仗義,難怪我二弟喜歡和武林中人打交道。」

  姬無影「嗯」了一聲,表示認同。

  子俞見姬無影守口如瓶,一個字不肯透漏,便給向天南遞了個眼色。

  向天南咳了一聲,對姬無影說:「這便是太子殿下。」

  姬無影愣了愣,不可思議地看著子俞,一點點審視他。

  姬無影這種不敬的樣子按理說已經觸犯了皇族權威,但子俞並沒計較這些,他既然便裝外出,就把身份拋在了深宮。其實,前些日子一些流言早已傳進他耳中,起初他是不信的,但後來他派去暗查的人回來稟報,說二皇子確有異動,他才意識到潛在的危機。

  二皇子身邊有一群江湖能人,太子自然會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也開始暗中網羅能人異士,向天南便是其中之一。

  子俞迎上姬無影質疑的目光,笑問:「怎麼,本王不像太子?」

  「人不可貌相,不過既然天南都說你是太子,我姑且相信吧。」姬無影無奈地說。

  「哈哈哈,若不是你機密相告,本王真要治你大不敬的罪。」

  確認了子俞的太子身份,姬無影將自己所知一切告訴了子俞。

  子俞不知二皇子背後還有這麼大一個陰謀組織,當下駭然。原以為二弟只是小打小鬧,結果他是不顧同胞情誼,也要爭這錦繡河山。幸虧姬無影前來報信,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子俞知道「魔合」的掘寶計劃後,握緊了雙拳。思忖了一會兒,拿來一張白玉紙,在上面刷刷寫下了一道諭令。

  「姬無影,本王雖暫無兵權,但帳下有批暗衛,憑此令,你可隨意調遣他們。本王出宮不便,你便代本王守住那批軍械。二弟有反意,拿到確切證據後,我自當稟告父皇,待此事完結,本王必將重賞與你。」

  姬無影接過諭令,感責任重大,握緊白玉紙,豪氣滿懷道:「只要華山在,定保軍械完整。」

  子俞握住姬無影的肩,重重捏了捏:「我聽向天南說,七煞宮與華山世代有仇,如今,你肯為了皇族安穩放棄仇怨,傾助華山,這份氣度可敬可佩。」

  一句話,說的姬無影俊臉發紅。如果太子知道華山與七煞宮已經成了一家人,不知作何想法。不過,於公於私,姬無影都當竭盡全力保家國太平。

  第57章 各有計劃

  撇開華山不說,姬無影有了太子的近百暗衛,加上七煞宮的幾百宮眾,手中已有足夠的兵力與「魔合」抗衡。沈君為得知姬無影在集結力量,也帶著拜月教幾十製毒能手加入了姬無影的隊伍。

  六月的華山註定要經歷一場疾風驟雨。

  姬無影這邊在聚攏兵力,李天胤回華山後,一頭扎進藏書閣,將有關華山地形的撰志全部仔細翻閱了一遍。由於時間緊迫,他廢寢忘食整整三日,終於在一本老舊的古書上找到關於軍械庫的相關記載。

  原來,在東歷年間,國庫充盈,皇帝命人造了十座軍械庫,鑄煉了大量神兵利器,以備日後不時之需。由於軍械庫乃國家最高機密,便是皇帝心腹也無法得知具體位置,所以這些遺寶在史書中尚無記載。華山作為藏寶地之一,有保衛軍械之責,軍械庫的位置與兵器數目被一一記載入冊,由華山掌門親鎖入閣,不得隨意翻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