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者有話要說:  小天使們,端午節快樂,撒花~~,(づ ̄3 ̄)づ╭?~

  ☆、第 37 章(倒v)

  「皇兄, 聽聞太后娘娘帶回來一個嬰兒,據說是流落在外的長公主所出, 我們皇室血脈嚴謹, 可不要混亂才是」忠王到底沒沉住氣,開口道。

  「忠王慎言, 此子是太后娘娘親自認回來的, 那時候長公主還沒去世,太后娘娘怎麼會認不出自己的女兒, 此子是長公主的遺腹子,太后娘娘親自看著生的, 如何會混淆皇室血脈」還沒等皇帝本人開口反駁, 順王則開口了。

  忠王見順王開口, 皺了皺眉頭,順王今日替皇帝說話,難不成是投靠了皇帝, 怪不得這段時間他的拉攏毫無成效。

  如若順王知道忠王心中所想,定會還給他一個白眼, 這段時間你的拉攏又不是做的很隱蔽,別人也不是沒有眼睛,萬一讓皇帝誤會, 自己被你拉攏了,等皇帝收拾你的時候,不得順帶著帶上自己,以他的身體來說, 誰做皇帝都沒有區別,他都會只是一個王爺,那他幹嘛要鋌而走險,所以,該表示的場合還是要表示的,這樣皇帝才會放心自己。

  「那可不一定,萬一認錯了呢?」忠王覺得自己現在還奈何不了皇帝,但是噁心他一下也是好的。

  「忠王的意思是哀家老眼昏花,竟然連自己的女兒都認不得了」太后說著眼淚就流了下來,「哀家那苦命的女兒喲,都是哀家不好,這麼多年了,才找到你,誰知找到了你,你還是沒福氣的,生下的孩子還要被人質疑身份」。

  「母后,忠王說話不中聽,您又不是不知道,何必當真,那小傢伙的身份,人盡皆知,不過忠王不認同罷了,您這又何必呢」朕瞥了忠王一眼,簡直就是作死。

  「哀家苦命的女兒喲」太后眼淚流得更凶了。

  朕親自走到太后身邊,把手帕遞給她,小聲提示,差不多就得了,現在她是太后,不宜做出那種又哭又鬧的潑婦模樣。

  太后聽完自己兒子的提示,在外人看來,皇帝的安慰下,止住了眼淚。

  「好了,母后不過是想起長公主,一時傷心,今日是為太后接風洗塵,不宜提這種傷心事,上歌舞吧」朕瞥了忠王一眼,發現他此時一臉的心塞,就覺得好笑,朕的母后可不是那種大家閨秀,需要顧及著臉面,母后市井之中長大,最會的就是那種又哭又鬧的潑婦行徑,對於太后的這種行為,承恩侯依舊喜歡,朕不得不說,這絕對是真愛。

  其實承恩侯喜歡太后,並不是因為他看多了大家小姐的做派,所以才喜歡太后這種性格特別的,而是承恩侯小時候的經歷,也可以用苦逼來說,承恩侯的父親並不喜歡自己的原配夫人,當原配夫人母族招了罪,立馬將原配夫人以及所出的孩子趕到了莊子上,那時候世祖還在世,十多年後,原配夫人的母族翻了案,老承恩侯必須將自己的原配妻子接回來,畢竟他送到莊子上去的時候,還有藉口,說是為了保護原配夫人,現在原配夫人母族翻了案,這個藉口就不好使了,只能接回來。

  送去莊子上時,承恩侯的姐姐已經知事,再加上有原配夫人據著,倒是也還好,而承恩侯身為男子,原配夫人不可能一直據在後宅,到了莊子上的承恩侯就放開了,等回到京城,自然是習慣的,不過即使承恩侯野慣了,但他的心機手段都不錯,再加上姐姐成了先帝的皇后,憑藉自己的心智手段,在先帝那裡也是叫得出名號的,且姐姐是為了救先帝而亡,死的時候只求先帝照拂一下幼弟,自此,皇后成了先帝心中的白月光,承恩侯的日子更加好過了,即使後來先帝格外的寵愛順王的母妃,她都沒能越過先帝心中的這抹白月光去。

  小時候野慣了的承恩侯,不喜歡京城的這些條條框框,而嫁給他的妻子也是被這些條條框框養大,承恩侯自然是更加不喜,其他的妾室,也都是良家出生,見到承恩侯,礙於他的威嚴,也異常恭順,知道遇到太后,太后身上未被那些規矩給圈住的市井之氣,還有太后的護犢子之情,最後再加上太后的容貌,這些都異常吸引承恩侯,一來二去的,兩人就在一起了。

  承恩侯見上頭太后的做派,不由自主的笑了一下。

  「侯爺,您在笑什麼呢?」承恩侯的原配夫人不解,問道。

  承恩侯看了自己原配夫人一眼,道:「沒什麼,只是覺得忠王有些不自量力」。

  原配夫人心一抽,她的母家最近和忠王走得很近,聽侯爺這話,似乎忠王並不可能,連忙問道:「忠王如何不自量力了?」。

  「你乃後宅婦人,不知道先帝在位只是,民生怨道,且賦稅之嚴苛、朝政混亂,官員只知道溜須拍馬,卻無人肯辦實差,但當今繼承皇位之後,整頓吏治,整肅超綱,以身作則,減免百姓的賦稅,當今登基才短短几年時間,不僅國庫的銀子豐富了,連百姓的日子都好過不少,朝廷上肯辦實事的官員也多了起來,當今可謂是百姓愛戴,群臣俯首,可謂明君是也,忠王要顛覆皇帝,談何容易」世易時移,當初先帝在位時,忠王沒抓住機會,現在,難難難。

  「怎麼會,聽我父親說,陛下自從開設科舉,朝廷上有很多官員已經不滿了,怎麼還會群臣俯首呢?」。

  「呵,科舉一圖,從世祖開始就有了這種設想,不過是當今實施下來罷了,想想先帝在位時,豪門的聲望如此之高,陛下身為明君,如何能忍,不過當今並未溫水煮青蛙,而是快刀斬亂麻,快速的把科舉實施下去罷了,所以朝堂才有反對的聲音,可是以陛下的心智手段,想必早已經謀劃好了」當今的心智,可是先帝能比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