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李蔓夢到十二年前,她十三歲生辰前夕,遊歷在外半年未歸京的少年紀元突然回了京。
那日隆冬剛至,從夜間開始落雪便沒有停過。她受涼被阿娘拘在房裡,一聽說紀元回了京便忙不迭地想往外跑,被阿娘命人攔了下來。
阿娘說她是姑娘家要驕矜,尤其李閥是世家,她作為侯府嫡女,不能那般不矜持。
阿娘還說,一個男子若是喜歡你,定然捨不得讓你久等的。紀元既然選在她生辰前夕回京,必然也是惦記著她的。她只要稍作等候,紀元便會來府中探望她。
於是她坐在房裡等啊等,時不時催促倩秀出去看看紀元來沒來,這一等從她生辰前夕等到了生辰宴止。
紀元沒有來。
倩秀托人去府外打聽,直到夜色濃重才收到回信:郡王府的小郡主生了病,紀三公子一早便去了郡王府。
房裡燃著足量的炭盆,即便穿著單衣也不會覺得冷。可那一刻,李蔓如墜冰窟。
他回京不是因為她,他寧願去看望一個三歲的孩童,也不願來為她慶生。
-
她閉目養神許久,到得此時方才睜開眼來。
她看了眼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小宮女,「何事?」
小宮女哆嗦著回話,「啟稟太后,李侯來了。」
「他來做什麼?」
「奴婢不知。」
李蔓這話本就不是問的小宮女,倩秀走到李蔓身後,輕柔地給她按捏著頭上的穴位,「侯爺與娘娘兄妹情深,得知娘娘病了前來探望,也是常情。」
李蔓意味不明地嗤笑一聲。
倩秀手下動作未停,繼續道:「娘娘這是何苦呢?當初侯爺年齡還小,做不得主,卻也為娘娘求過情的。娘娘感念著侯爺的好,這些年即便自己過的不容易,也在暗地裡處處幫襯著侯爺。怎的明面上就是不願意跟侯爺緩和下呢?」
倩秀名義上雖為宮女,但她打小與李蔓一起長大,之後在宮中這麼多年,兩人幾乎算得上是相依為命,因此感情早就超過了一般的主僕。
到得今日,也只有她還敢當著李蔓的面說幾句真話,勸勸她。
「他那個人主意大著呢,你又不是不知道。本宮明面上與他不合,他都能攪的前朝那般不安生。若是本宮明面上幫襯他,還不知道要搞出什麼事情來。」
李蔓睜開眼來,看著仍舊匍匐在她腳下的小宮女,腳尖輕輕點了點,「也罷,你先下去吧,讓巧盼將李侯請進來。」
小宮女應諾,趕緊退了下去。
倩秀遲疑著問:「娘娘打算怎麼處置巧盼?雖然她妄自揣度娘娘心事是大罪,但念在她確是為娘娘著想的份上,還希望娘娘寬容處理。」
「你啊,就是心太軟,在宮中呆了這麼多年也改不了。」李蔓坐起身子,一頭秀髮順著肩膀垂落,「你看著罰吧,給個教訓,省的這些個東西不知輕重,連主子的主也敢做。」
倩秀伺候著李蔓更衣,即便已經看了那麼多年,依舊忍不住誇讚,「娘娘的身段樣貌,真真是人間絕色。」
「那又如何,不管是少年紀元還是如今的靳相,不都對本宮視若無物?」李蔓神色半悲半喜,「他打小就對靜安另眼相看,如今得償所願,還是本宮做主賜的婚,本宮真是想想都不甘心啊!」
「娘娘!」倩秀不贊同地嗔怪道:「靳相是對長公主不錯,但也僅僅是不錯。這次您拿出老祖宗的規矩,將長公主送去了封地,靳相不也什麼都沒說?您跟靳相那麼多年未見,中間又隔著那麼多的事情,即便想重修舊好,也得慢慢來不是?」
李蔓被倩秀所言打動,許久,緩緩笑了開來,「你說得對。」
-
李善昨夜得了陵仙山的消息,連覺都沒心思睡了。他匆忙召集府中謀士商量對策,忙活了一晚上也沒商量出個所以然來。所以他一大早便匆忙入宮,想讓李蔓幫忙拿個主意。
小宮女將他安置在前廳喝茶,一去通報便去了半晌。李善忍著火氣喝了好幾盞茶,才等來了巧盼。
跟著巧盼走到李太后寢宮,李蔓已經收拾妥當,端坐在正廳里。
見到李善,她先一步開了口,「兄長。」
距離她上一次心平氣和喚他兄長,已經過去了十二年。
李善本來憋著滿肚子火,被她這麼一喊,怔愣了一瞬,火氣減消,「啊,嗯,娘娘。」
李善清了清嗓子,「娘娘身子如何了?」
「老毛病了,沒什麼大礙。」李蔓不欲與李善多加客套,「兄長今日急匆匆入宮來找本宮,所為何事?」
李善方才在前廳明明已經喝了許多茶水,可此刻一想到他即將要說的事情,又覺得口乾舌燥。
他忍不住端起茶盞又喝了幾口。
「是這樣,我之前在揚州那邊,秘密養了支私軍。」李善避重就輕,「本來就只是為了擴充府內守衛,可沒想到靳淵設計我,自導自演了一齣戲,說本侯劫持了長公主,還將揚州知府裴順污衊成本侯的人,說他這麼些年在揚州,就是在給本侯秘密練軍。」
李善越說越激動,「若是本侯讓人劫持了長公主,豈會那麼容易就讓他救了出來?再者說了,本侯腦子壞了麼,在自己山頭下面劫持長公主,豈不是就差昭告天下,這山上有鬼了?若是本侯下的手,能不防著他,讓他那麼快就趕到揚州去,打本侯一個措手不及?」
那日隆冬剛至,從夜間開始落雪便沒有停過。她受涼被阿娘拘在房裡,一聽說紀元回了京便忙不迭地想往外跑,被阿娘命人攔了下來。
阿娘說她是姑娘家要驕矜,尤其李閥是世家,她作為侯府嫡女,不能那般不矜持。
阿娘還說,一個男子若是喜歡你,定然捨不得讓你久等的。紀元既然選在她生辰前夕回京,必然也是惦記著她的。她只要稍作等候,紀元便會來府中探望她。
於是她坐在房裡等啊等,時不時催促倩秀出去看看紀元來沒來,這一等從她生辰前夕等到了生辰宴止。
紀元沒有來。
倩秀托人去府外打聽,直到夜色濃重才收到回信:郡王府的小郡主生了病,紀三公子一早便去了郡王府。
房裡燃著足量的炭盆,即便穿著單衣也不會覺得冷。可那一刻,李蔓如墜冰窟。
他回京不是因為她,他寧願去看望一個三歲的孩童,也不願來為她慶生。
-
她閉目養神許久,到得此時方才睜開眼來。
她看了眼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小宮女,「何事?」
小宮女哆嗦著回話,「啟稟太后,李侯來了。」
「他來做什麼?」
「奴婢不知。」
李蔓這話本就不是問的小宮女,倩秀走到李蔓身後,輕柔地給她按捏著頭上的穴位,「侯爺與娘娘兄妹情深,得知娘娘病了前來探望,也是常情。」
李蔓意味不明地嗤笑一聲。
倩秀手下動作未停,繼續道:「娘娘這是何苦呢?當初侯爺年齡還小,做不得主,卻也為娘娘求過情的。娘娘感念著侯爺的好,這些年即便自己過的不容易,也在暗地裡處處幫襯著侯爺。怎的明面上就是不願意跟侯爺緩和下呢?」
倩秀名義上雖為宮女,但她打小與李蔓一起長大,之後在宮中這麼多年,兩人幾乎算得上是相依為命,因此感情早就超過了一般的主僕。
到得今日,也只有她還敢當著李蔓的面說幾句真話,勸勸她。
「他那個人主意大著呢,你又不是不知道。本宮明面上與他不合,他都能攪的前朝那般不安生。若是本宮明面上幫襯他,還不知道要搞出什麼事情來。」
李蔓睜開眼來,看著仍舊匍匐在她腳下的小宮女,腳尖輕輕點了點,「也罷,你先下去吧,讓巧盼將李侯請進來。」
小宮女應諾,趕緊退了下去。
倩秀遲疑著問:「娘娘打算怎麼處置巧盼?雖然她妄自揣度娘娘心事是大罪,但念在她確是為娘娘著想的份上,還希望娘娘寬容處理。」
「你啊,就是心太軟,在宮中呆了這麼多年也改不了。」李蔓坐起身子,一頭秀髮順著肩膀垂落,「你看著罰吧,給個教訓,省的這些個東西不知輕重,連主子的主也敢做。」
倩秀伺候著李蔓更衣,即便已經看了那麼多年,依舊忍不住誇讚,「娘娘的身段樣貌,真真是人間絕色。」
「那又如何,不管是少年紀元還是如今的靳相,不都對本宮視若無物?」李蔓神色半悲半喜,「他打小就對靜安另眼相看,如今得償所願,還是本宮做主賜的婚,本宮真是想想都不甘心啊!」
「娘娘!」倩秀不贊同地嗔怪道:「靳相是對長公主不錯,但也僅僅是不錯。這次您拿出老祖宗的規矩,將長公主送去了封地,靳相不也什麼都沒說?您跟靳相那麼多年未見,中間又隔著那麼多的事情,即便想重修舊好,也得慢慢來不是?」
李蔓被倩秀所言打動,許久,緩緩笑了開來,「你說得對。」
-
李善昨夜得了陵仙山的消息,連覺都沒心思睡了。他匆忙召集府中謀士商量對策,忙活了一晚上也沒商量出個所以然來。所以他一大早便匆忙入宮,想讓李蔓幫忙拿個主意。
小宮女將他安置在前廳喝茶,一去通報便去了半晌。李善忍著火氣喝了好幾盞茶,才等來了巧盼。
跟著巧盼走到李太后寢宮,李蔓已經收拾妥當,端坐在正廳里。
見到李善,她先一步開了口,「兄長。」
距離她上一次心平氣和喚他兄長,已經過去了十二年。
李善本來憋著滿肚子火,被她這麼一喊,怔愣了一瞬,火氣減消,「啊,嗯,娘娘。」
李善清了清嗓子,「娘娘身子如何了?」
「老毛病了,沒什麼大礙。」李蔓不欲與李善多加客套,「兄長今日急匆匆入宮來找本宮,所為何事?」
李善方才在前廳明明已經喝了許多茶水,可此刻一想到他即將要說的事情,又覺得口乾舌燥。
他忍不住端起茶盞又喝了幾口。
「是這樣,我之前在揚州那邊,秘密養了支私軍。」李善避重就輕,「本來就只是為了擴充府內守衛,可沒想到靳淵設計我,自導自演了一齣戲,說本侯劫持了長公主,還將揚州知府裴順污衊成本侯的人,說他這麼些年在揚州,就是在給本侯秘密練軍。」
李善越說越激動,「若是本侯讓人劫持了長公主,豈會那麼容易就讓他救了出來?再者說了,本侯腦子壞了麼,在自己山頭下面劫持長公主,豈不是就差昭告天下,這山上有鬼了?若是本侯下的手,能不防著他,讓他那麼快就趕到揚州去,打本侯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