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僅如此,那跟柳山訂婚的吳ᴶˢᴳᴮᴮ家姑娘也跟著學會了燒制烤鴨跟燒肉,如今也算是後廚班子的一員了。

  所以柳氏如今完全是甩手掌柜的,基本上不插手河粉店的營生了。

  唯一還需要她做的,自然是代表陳念莞每個月接洽各位河粉店的合伙人,接收分成,以及儲存從柳家村運過來的醬料,而後轉賣給諸位合伙人帶回分店。

  「府城那頭呢?」陳念莞不忘記問。

  「府城那頭的河粉店有柳遲跟二舅母看著呢,完全不用操心。」柳氏笑著道,「至於糖水鋪,有柳羊在,那營生是完全不需要我擔心,芳姐還有栓子的廚藝也完全可以撐起後廚,如今阿竹也在慢慢學廚呢,過不了多久,那糖水鋪的師傅要變三個了。」

  陳念莞聽著,連連點頭。

  趁著人少的時候,那負責燒味區的王嫂子也坐過來跟陳念莞敘舊。

  「莞莞可厲害了,竟然真在京城裡頭開起了大酒樓。」王嫂子看著陳念莞,艷羨不已。

  「王嫂嫂什麼時候去京城,我請你到陳家酒樓吃席。」陳念莞笑著邀請。

  「去,當然想去。不過……」王嫂嫂笑著,下意識地瞥了一下自己的腹部。

  「不過,得等你王嫂嫂生了再說。」柳氏接口道。

  「哎?你是,有身子了?」陳念莞驚訝,也去瞅王嫂嫂的腹部,嗯,有一點點隆起,不仔細看壓根兒看不出來:「幾個月了?」

  「才四個月呢!將將穩住胎!」王嫂嫂羞澀道。

  「那你還來上值呢?」

  「不怕,你王大哥每日上下值都送我過來,我在家裡頭一個人也很悶,燒味區如今多招了一個人手,我也就負責收一下錢銀,不累,還能跟人說說話,多好的。」王嫂嫂道。

  如今王嫂嫂跟王大哥已經搬出了石頭巷,也在燕來巷租了房子。

  「就在柳掌柜的隔壁呢,昨兒就聽說你回來了,可人多,我又身子重,所以就沒去湊熱鬧了。」

  王嫂嫂道。

  「沒事,今兒也見著面了。」陳念莞笑盈盈的,回頭就將帶從京城帶的一份禮物送到了王大哥家裡頭。

  跟經常來河粉店的幾位熟客寒暄過後,陳念莞帶著柳氏去陶然茶居喝茶。

  她還記著彭東家送廚子來學做河粉,燒鴨,不是開店,而只是為了給京城的彭府送一個廚子的事呢!

  彭東家自然是也已經知曉京城裡頭發生了什麼事兒,此時見著陳念莞找上門,臉上掠過一絲尷尬:「陳娘子!」

  「彭東家!」陳念莞笑著略一點頭。

  她將在陳家酒樓發生的事兒寫信給柳氏說明了原委,那柳氏於是盤算過售出給彭東家的蚝油,那數量也不少,每隔兩個月便買進三百罐。

  若是不開店,那彭府兩個月也消耗不了這麼多,怕是,被彭家當做小禮品轉贈做人情了。

  柳氏考慮過後,當時就主動找彭東家談了這事,最後中斷給彭家提供蚝油。

  到底一開始,他們跟其他河粉店商定的條件,便是蚝油獨家對河粉店銷售,不會外賣與別家。

  彭東家自知此時理虧,也只能接受。

  如今對著陳念莞,也是心虛。

  陳念莞倒是沒打算再追究,在陶然茶居品了茶後,離開時,還跟彭東家打招呼,歡迎他跟彭家的人繼續光臨陳家酒樓。

  *

  回來的第二日,陳念莞跟張二郎帶著香燭紙錢還有貢品,去了海礁村。

  陳念莞是第二次來海礁村。

  第一次是在成親不久,來祭拜過一次。

  上一次來,昔日曾經是村莊的村子是一片荒蕪,這一次來,依然如此。

  她跟著張二郎走到了那塊方碑前,擺放好了祭品,插上了燃香,張二郎則在一旁燒起了紙錢。

  若海礁村還在,若張氏親族還在,若知曉張二郎考取了狀元,那整條村子難以想像會有多風光,又不知能給自家雙親跟兄長,帶來多少榮耀。

  而張二郎亦能多少得到些許助力。

  就像陳念蹇,如今兒不僅成為了撫寧縣的陳氏宗族的榮耀,還得到了陳氏在外的諸多旁支地的支持。

  可眼下,張二郎孤身一人,背後什麼也沒有。

  也不是什麼也沒有。

  看張二郎跪在方碑跟前,陳念莞也跟著跪在了一旁,見他神傷,伸手撫了撫他的肩頭。

  夫君背後,不是還有她嗎?

  有陳家酒樓,還有柳家村的人。

  他們,都會是張二郎的依仗。

  張二郎牽下自家娘子的手,默了默。

  兩人在方碑跟前靜靜跪了好一會兒,燒完了紙錢,方才離開。

  接下來歇息了兩日,而後聯繫張掌柜,在福星樓擺宴席慶賀張玉郎考中狀元郎。

  來張宅登門拜訪的人絡繹不絕,就沒有停過,甚至是連那黃縣令,也親自上門道賀。

  應酬過後,陳念莞夫婦便與柳氏等人,一起去了柳家村。

  柳家村已經今非昔比了。

  隨著柳家醬料作坊建造並擴大生產,村子裡頭許多人家都到柳家醬料坊做工,順帶著也賺了不少錢銀。

  原本陳念莞來柳家村的時候,村子裡柳大舅跟自家阿娘新建的房子矚目得很,而其他人家的房子都是矮矮的土牆茅草房。

  如今兒賺到錢銀的柳家村人越來越多,那到柳家村落戶的人也越來越多,在柳家村蓋起的房子自然也越來越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