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皇帝忽然暴怒,對著撿起九連環的小太監就是一頓拳打腳踢,另外一個小太監過來勸,慘遭波及。

  安親王特別喜歡那個九連環,趁著小皇帝收拾小太監的功夫,想趁亂走過去撿起九連環,結果被小皇帝遷怒,撿的時候下巴上也挨了一拳。

  安親王弱弱哭起來,福臨走過去安慰他,見安親王害怕便把他擋在身後。

  安親王比福臨大了一歲多,身量卻比福臨足足矮了半個頭,被福臨擋著這才安下心來,止住了哭,將九連環緊緊抱在懷中。

  最先挨打的小太監倒下了,他抱著頭痛苦地□□,鼻子不斷冒出血來,嘴角也在淌血,小皇帝卻越打越生氣,拳頭帶著風聲砸到那個小太監的身上,腦袋上。

  另一個小太監怕出人命抱住小皇帝哄勸,也被打倒在地,打得滿臉是血。

  小皇帝在宮裡行兇也不是一回兩回了,根本沒人敢攔,奴才們只是看著,生怕被波及。

  魏循也沒管。

  太后正氣不順,他這時候出手,萬一傷了小皇帝,太后指不定怎麼拿明玉作伐呢。

  福臨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見沒人管,他出手了。

  作者有話說:

  福臨:太傅說,為君者當以仁孝治天下,仁為第一,孝為第二。

  明玉:我兒子見義勇為,沒毛病。

  多爾袞:不但無過,還有功。

  太后:……

  第119章 君臣

  三個孩子裡面, 小皇帝最高,生得人高馬大。福臨不如他高,也不如他胖, 更不如他力氣大,衝上去只有挨打的份兒。

  福臨轉頭看了看周圍,只見滿屋子的玩具,不是棉布做的布老虎、沙包,就是木頭做的小刀小劍, 沒有一個趁手的武器。

  忽然, 他看見了炕沿上放著的一本書,這本書夠厚,還有個木頭做的封盒,看起來有點殺傷力。

  福臨走過去, 抄起那本厚書, 揚手便往小皇帝的手臂砸去。好巧不巧, 小皇帝正好低了一下頭, 厚書落下沒砸中手臂倒是砸中了額頭,登時腫起一個大包。

  小皇帝在宮裡橫行霸道慣了, 他教訓奴才的時候從來沒人敢阻止,更沒人敢襲擊他。

  小皇帝一下被砸懵了, 回頭看時,額上傳來劇痛。還沒找到是誰襲擊了他, 怒氣已然被疼痛取代, 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屋裡所有人都嚇傻了,有人打了皇上, 還把皇上給打哭了!

  魏循沒想到福臨會出手, 出手之前還知道找個武器, 下手也是穩准狠。一下子把小皇帝打懵了,打疼了,打哭了,這才阻止了一場慘劇的發生。

  怕福臨太小解釋不清楚,魏循把他看見的一五一十都說了。魏循說完,安親王輕聲細氣地補充了兩句,還有那兩個被救下的小太監,也忍著身上的疼為福臨求情。

  福臨卻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太傅說,為君者當以仁孝治天下,仁為第一,孝為第二。君不仁,則天下亂。福臨怕天下亂,用書砸皇上,皇上停手,理應重謝福臨。」

  小皇帝四歲,早到了開蒙的年紀,多爾袞延請名家大儒為帝師,給小皇帝啟蒙。

  小皇帝不會說話,對書本也沒什麼興趣,接連勸退了好幾位帝師。明玉給多爾袞出主意,讓多爾袞給小皇帝找幾個陪讀,於是安親王、福臨和達林泰先後進入上書房讀書。

  這四個孩子裡面,安親王刻苦,福臨聰明,達林泰過目不忘天賦異稟,太傅都很滿意。只有小皇帝,讀書沒天賦,不聰明,還不刻苦,動不動就發脾氣暴打身邊的奴才。

  新任太傅真想拂袖而去,可他怕因此得罪太后和多爾袞,也捨不得剩下的三個孩子,思慮再三才沒有請辭。

  每每小皇帝發脾氣,太傅便會對剩下的三個孩子說為君者應該怎樣怎樣,福臨都記在心裡,今日正好派上用場。

  福臨長得像多爾袞,神態舉止也像,唯獨這張嘴,倒是像極了明玉,那是半點不吃虧。

  太后冷笑:「這麼說,你打了皇上,不但無過,反倒有功了?」

  不等多爾袞和明玉開口,福臨已然道:「功過可相抵。」

  還功過相抵,這孩子真的只有三歲嗎,太后捻了一下佛珠:「太傅說君王以仁孝治天下,就沒跟你說,君為臣綱的道理嗎?」

  福臨點頭,開始背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這些太傅都講過,可太傅也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君王不仁,能不能一直做君王還是兩說。

  太后「嘩啦」一聲將佛珠扔在炕桌上,嚇得屋裡服侍的齊齊抖了抖。

  明玉也嚇了一跳忙朝福臨看去,只見福臨穩穩坐在他阿瑪懷中,面不改色,咄咄逼人:「太后以為太傅說得不對嗎?」

  他很喜歡這個太傅,並且認為太傅講得很有道理。

  太后端起茶盞抿了一口,她不跟小孩子計較,她問大人:「多爾袞,這就是你教出來的好兒子?」

  多爾袞掂了掂坐在他手臂上的寶貝疙瘩,難得在人前勾起唇角:「太傅說得沒錯,太后說得也沒錯,臣覺得功過可以相抵。」

  說著ᴶˢᴳᴮᴮ他朝小皇帝看去,小皇帝本來氣勢洶洶,對上多爾袞的目光不知想起了什麼,嚇得低下頭去。

  小皇帝慫了,安親王卻來了精神,不顧海蘭珠的反對,小大人似的地說:「臣附議。」

  這也是太傅教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