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多爾袞「哦」了一聲,叫人拿來紙筆:「列出一個名單來,本王可以寬恕你們欺瞞之罪。」
捐款是捐款,裝窮是裝窮,兩碼事。
兩人自然不敢怠慢,很快列出一個長長的人名單,一張紙哪裡夠用,足足用了三張紙才把知道的人都寫全。
等二人寫完,多爾袞拿起筆在每張最上頭的空白處寫了幾個字,筆鋒雄渾,力透紙背。
字是好字,意思卻讓兩人癱軟了手腳。
他們原以為攝政王要黑名單是想私下找人談話,誰知竟然要張榜貼告示。
這幾張二次捐款的告示要是貼出去,黑名單上的同僚還不得活吃了他們。
畢竟大家都是東林黨人,一起共事這麼多年,各人的筆跡還是能認出來的。
不等他二人求饒,多爾袞吩咐人將二次捐款的告示貼在每日早朝官員們的必經之路上,然後抬眸:「本王吃好了,二位可吃好了?」
攝政王都吃好了,誰敢說自己沒吃好啊。
兩人只得點頭,被算計了還得咬牙感謝攝政王的款待,相互攙扶著出宮去了。
作者有話說:
太后:好好的一個人被枕頭風吹傻了!不行,哀家得多找幾個人一起吹!
明玉:吹啊吹啊,我的驕傲放縱。
第116章 情敵
第二天早朝, 眾ᴶˢᴳᴮᴮ人都體會到了什麼叫上班如上墳。隊伍里有人昨天被抄了家,把他們老底都掀了,誰敢不捐。
即將面臨第二撥割肉式捐款, 也沒人有心情議論朝政了,多爾袞難得輕鬆一日,早早回家陪老婆孩子。
第一撥捐款從動員到清點完畢足足用了一個半多月,第二撥捐款只用了短短七日,兩日收, 五日清點, 戶部從上到下數銀票撥算盤一個個累到手抽筋。
一共收上來八千萬多兩,堪比前朝四十多年的國庫總收入。
多爾袞看完戶部的奏摺也不禁感嘆,明朝並非亡於清,而是亡於貪腐。
正是這些碩鼠偷走了明朝好幾十年的國運。
朝廷大員們破了財, 便打起了別的小算盤, 這幾日拜帖像雪片似的飛進攝政王府。
「這麼多, 先見誰後見誰啊?」娜塔望著一書桌拜帖都替明玉發愁。
這要是一個一個地見過來, 還不得把福晉累趴下。
明玉信手翻了翻,便知道這些人打的什麼主意了:「撿品階高的, 相熟的見一見,其他先壓著。」
這種事婉拒一兩家表明態度便好, 沒必要一個一個全見過來。
兩日後,首輔夫人領著自己的兩個女兒前來拜訪, 明玉在內院花廳接待。
行禮寒暄過後, 首輔夫人笑道:「妾身在關內早聽說過夫人的大名,都說夫人是菩薩轉世, 可惜無緣相見。今日有幸帶小女過來拜見, 便是想沾一沾夫人的福氣呢。」
首輔夫人出身世家大族, 自詡清高,很瞧不上關外來的土包子,所以一直沒來拜訪過明玉。
若不是才割肉捐了大筆的銀子,老爺想從別的方面找補回來,首輔夫人才不屑於搭理明玉呢。
關內的春天比關外來得早,粥棚的事,春耕的事,互市的事,全都交織在一起,魏循忙得團團轉,明玉也不輕鬆。
她沒時間跟首輔夫人玩你猜我猜的遊戲,直言道:「夫人既然聽說過我的名號,自然應該知道我有多忙,有話不妨明說。」
首輔夫人一滯,心說這就是攝政王府的待客之道?
禮數呢,規矩呢,體統呢,啥啥沒有,簡單粗暴得令人髮指。
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攝政王福晉這土匪做派,幾乎照搬了攝政王的。
要不是老爺催得急,她真不想把自己的女兒嫁到這樣的人家來。
如果可以,首輔夫人真想站起腳就走,再也不與關外的野蠻人打交道,可老爺還在家裡等她的好消息,她不能走也不敢走。
本來按照首府夫人的意思,應該先請一個中間人到攝政王府說項,探探攝政王福晉的口風。料想這種雙贏的好事,攝政王福晉也不會推辭。等一切都談妥,她再出面與攝政王福晉交涉,商量後續事宜。
誰知老爺心急,怕這事一旦走漏出去會被別家搶先,非逼著她給攝政王府送拜帖,逼她帶著女兒親自上門自薦枕席任人挑選。
簡直有辱斯文。
這話要她怎麼說得出口!
恰在此時,有小丫鬟在門外稟報:「福晉,王爺回來了。」
首輔夫人眼前一亮,忙不迭起身:「妾身正好還沒給王爺請過安。」
一會兒請安的時候帶上兩個女兒,讓攝政王自己選,自己起頭,她也好半推半就與福晉商量此事。
就算攝政王福晉天生絕色,到底嫁給攝政王好幾年了,還生過孩子,怎比得過正當豆蔻年華的少女。
再說這世上哪個男人不偷腥,家花哪兒有野花香啊。
退一萬步講,攝政王不識貨哪一個也沒看上,看在她們家老爺的面子上怎麼也得挑一個抬進府。
敢問這世上還有什麼比姻親更牢靠的關係嗎?
只不過她聽說攝政王福晉善妒,搞得攝政王老大不小身邊連個侍妾都沒有,嫡子都生出來了,仍舊不提給攝政王納妾的事。
這樣不識大體的女人也是少見。
怕攝政王福晉從中作梗,首輔夫人決定先下手為強,不等明玉說話搶步迎出花廳。
捐款是捐款,裝窮是裝窮,兩碼事。
兩人自然不敢怠慢,很快列出一個長長的人名單,一張紙哪裡夠用,足足用了三張紙才把知道的人都寫全。
等二人寫完,多爾袞拿起筆在每張最上頭的空白處寫了幾個字,筆鋒雄渾,力透紙背。
字是好字,意思卻讓兩人癱軟了手腳。
他們原以為攝政王要黑名單是想私下找人談話,誰知竟然要張榜貼告示。
這幾張二次捐款的告示要是貼出去,黑名單上的同僚還不得活吃了他們。
畢竟大家都是東林黨人,一起共事這麼多年,各人的筆跡還是能認出來的。
不等他二人求饒,多爾袞吩咐人將二次捐款的告示貼在每日早朝官員們的必經之路上,然後抬眸:「本王吃好了,二位可吃好了?」
攝政王都吃好了,誰敢說自己沒吃好啊。
兩人只得點頭,被算計了還得咬牙感謝攝政王的款待,相互攙扶著出宮去了。
作者有話說:
太后:好好的一個人被枕頭風吹傻了!不行,哀家得多找幾個人一起吹!
明玉:吹啊吹啊,我的驕傲放縱。
第116章 情敵
第二天早朝, 眾ᴶˢᴳᴮᴮ人都體會到了什麼叫上班如上墳。隊伍里有人昨天被抄了家,把他們老底都掀了,誰敢不捐。
即將面臨第二撥割肉式捐款, 也沒人有心情議論朝政了,多爾袞難得輕鬆一日,早早回家陪老婆孩子。
第一撥捐款從動員到清點完畢足足用了一個半多月,第二撥捐款只用了短短七日,兩日收, 五日清點, 戶部從上到下數銀票撥算盤一個個累到手抽筋。
一共收上來八千萬多兩,堪比前朝四十多年的國庫總收入。
多爾袞看完戶部的奏摺也不禁感嘆,明朝並非亡於清,而是亡於貪腐。
正是這些碩鼠偷走了明朝好幾十年的國運。
朝廷大員們破了財, 便打起了別的小算盤, 這幾日拜帖像雪片似的飛進攝政王府。
「這麼多, 先見誰後見誰啊?」娜塔望著一書桌拜帖都替明玉發愁。
這要是一個一個地見過來, 還不得把福晉累趴下。
明玉信手翻了翻,便知道這些人打的什麼主意了:「撿品階高的, 相熟的見一見,其他先壓著。」
這種事婉拒一兩家表明態度便好, 沒必要一個一個全見過來。
兩日後,首輔夫人領著自己的兩個女兒前來拜訪, 明玉在內院花廳接待。
行禮寒暄過後, 首輔夫人笑道:「妾身在關內早聽說過夫人的大名,都說夫人是菩薩轉世, 可惜無緣相見。今日有幸帶小女過來拜見, 便是想沾一沾夫人的福氣呢。」
首輔夫人出身世家大族, 自詡清高,很瞧不上關外來的土包子,所以一直沒來拜訪過明玉。
若不是才割肉捐了大筆的銀子,老爺想從別的方面找補回來,首輔夫人才不屑於搭理明玉呢。
關內的春天比關外來得早,粥棚的事,春耕的事,互市的事,全都交織在一起,魏循忙得團團轉,明玉也不輕鬆。
她沒時間跟首輔夫人玩你猜我猜的遊戲,直言道:「夫人既然聽說過我的名號,自然應該知道我有多忙,有話不妨明說。」
首輔夫人一滯,心說這就是攝政王府的待客之道?
禮數呢,規矩呢,體統呢,啥啥沒有,簡單粗暴得令人髮指。
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攝政王福晉這土匪做派,幾乎照搬了攝政王的。
要不是老爺催得急,她真不想把自己的女兒嫁到這樣的人家來。
如果可以,首輔夫人真想站起腳就走,再也不與關外的野蠻人打交道,可老爺還在家裡等她的好消息,她不能走也不敢走。
本來按照首府夫人的意思,應該先請一個中間人到攝政王府說項,探探攝政王福晉的口風。料想這種雙贏的好事,攝政王福晉也不會推辭。等一切都談妥,她再出面與攝政王福晉交涉,商量後續事宜。
誰知老爺心急,怕這事一旦走漏出去會被別家搶先,非逼著她給攝政王府送拜帖,逼她帶著女兒親自上門自薦枕席任人挑選。
簡直有辱斯文。
這話要她怎麼說得出口!
恰在此時,有小丫鬟在門外稟報:「福晉,王爺回來了。」
首輔夫人眼前一亮,忙不迭起身:「妾身正好還沒給王爺請過安。」
一會兒請安的時候帶上兩個女兒,讓攝政王自己選,自己起頭,她也好半推半就與福晉商量此事。
就算攝政王福晉天生絕色,到底嫁給攝政王好幾年了,還生過孩子,怎比得過正當豆蔻年華的少女。
再說這世上哪個男人不偷腥,家花哪兒有野花香啊。
退一萬步講,攝政王不識貨哪一個也沒看上,看在她們家老爺的面子上怎麼也得挑一個抬進府。
敢問這世上還有什麼比姻親更牢靠的關係嗎?
只不過她聽說攝政王福晉善妒,搞得攝政王老大不小身邊連個侍妾都沒有,嫡子都生出來了,仍舊不提給攝政王納妾的事。
這樣不識大體的女人也是少見。
怕攝政王福晉從中作梗,首輔夫人決定先下手為強,不等明玉說話搶步迎出花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