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康熙離開之前著重看了眼這次也隨著一起進宮的黛玉,早就知道此行中她的作為,心裡也是滿意的。

  梁九功像是往常一般的唱喏「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康熙端坐在龍椅上,環視著底下的百官,心裡已經篤定胤禩將要做的事情。

  而因為昨夜康熙去了自家額娘那裡的,胤禛他們那邊也沒有什麼動靜,重新恢復了信心的胤禩率先出列,將昨日準備的說辭在朝堂上說了出來,「皇阿瑪,兒臣偶然之間發現揚州的官場和胤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經查探竟然發現胤禟竟然從幾年前就開始布局,之後四哥也是參與其中,竟不知兩人意欲何為,此時兒臣已經意識到事情並不簡單,只能趕忙向皇阿瑪稟告。」

  之後他從懷中最後掏出早就準備好的證據,恭謹的叩首繼續說道:「兒臣隨身帶著證據而來,請皇阿瑪明察。」

  胤禩本身在朝中就頗有賢名,現在一番表態也沒有咬定什麼結果,而是拿出了看似充足的證據,這讓在場的官員大部分對於這件事已經有了想要相信的看法。

  安親王看著周圍人的神色,心裡暗暗得意,這還是自己和胤禩商量的結果,不需要大加介紹和斥責,只要簡單的說出自己最開始的發現,稍微提及一點查證的事情,再表明自己的忠心並奉上證據,這最是恰到好處。

  剩下的事情萬歲爺只要一看證據就知道是怎麼回事,自然不需要胤禩多說什麼,也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懷疑。

  果然,康熙聽了胤禩這話臉色就變的不太好,示意梁九功去將胤禩拿出來的證據拿上去給他審閱。

  而此時的百官心裡已經各有所想了,素來和胤禟和胤禛有所來往的官員都是不敢置信的,可是看著證據已經上去了,心裡還是為著兩人著急的。

  而八阿哥的人自然是為自己跟對了人點讚。

  只有太子臉色並不好看。

  胤禟他倒是沒有什麼感覺,胤禛怎麼會摻和到這件事情之中?胤禛素來跟著自己,為自己辦事,不會因為這件事牽扯到自己吧。

  不對,胤禛和胤禟攪和在一起了!要不前些日子胤禛怎麼會那麼積極去直隸?即便是皇阿瑪的吩咐也是反常,怪自己才想到這一點。

  那麼揚州若是真的和兩人有關係,那豈不是在自己不知道的時候胤禛已經開始在別處布置自己的力量,那麼胤禛為何會親近胤禟也就不難理解了,還不是為了胤禟手中豐厚的銀子,真是可惡。

  而就在他在頭腦風暴陰謀論的時候,康熙已經看過了那些證據,不得不說這證據真是做的足以以假亂真,讓人想要不相信這事都難,若不是自己知道胤禛和胤禟一直的所做所為,還真的會相信這樣一份完整的證據呢。

  「太子,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康熙將證據放在自己手邊,率先問了太子,這個自己一直看好的兒子被一直帶在身邊教育,此時也是時候考驗他的判斷力了。

  而胤禩一直在觀察著康熙的表情,皇阿瑪的表情似乎是太平靜了一些,他心裡有些不安,不應該是這樣了,即便是皇阿瑪見過太多的事情也不應該這麼平靜才是呀。

  而在他開始問太子的時候,胤禩的心情就更不好了,胤禛是胤礽的得力左膀右臂,他肯定會為了他說話,若是皇阿瑪真的聽信了一點,那自己想要為胤禟兩人定的罪豈不就是難了?

  他低下頭,心裡已經怨極了,明明證據已經擺在了皇阿瑪面前他還是想要包庇兩人,難道他真的不介意他們想要謀算他的江山?那為何對自己的就那樣的防備?

  可是接下來胤礽的回答讓心裡極為不滿的胤禩都極為驚訝的抬起了頭。

  「兒臣雖然不知道八弟呈上來的證據是什麼,兒臣想著無風不起浪,還請皇阿瑪明察,若是真有其事一定要嚴厲處罰。」胤礽在短短的時間已經想好了,雖然不能確定胤禛已經背叛了自己,可是他背著自己搞出這樣的禍事,是別想要連累自己的,看樣這個不安分的棋子自己也沒有留著的必要了。

  而此時在後殿的胤禟看向了一邊的四哥,要知道這些年四哥可都是跟著太子的,辦了多少事情他不好說,可是這個時候太子證據都沒看就這樣說,是下定決心要捨棄他了?

  雖然四哥平日裡看起來冷冰冰的,可是經過這麼些日子的接觸,他知道四哥這人還是值得相交的,就是眼光不太好,跟了太子,一有事情就......

  胤禛不是沒有感覺出胤禟的目光,他盡力裝作不在意,只不過臉色變得更加冷了。

  康熙聽了胤礽的話一時間竟然是不知道要說什麼好,不過看著兩個兒子都口口聲聲要自己明察,他心裡還真是有點堵。

  他怎麼會不明白兩個人心裡是怎麼想的?胤禩是鐵了心是想要置人於死地,無非就是為了那不可明說的野心;太子則是疑心太重,不能容忍別人一點的背叛。

  他在心裡默默的嘆氣,對於胤禩他已經早就想好要怎麼處理了,他心裡沒有什麼惋惜的,胤礽卻是讓他有些失望了,胤禛是什麼性子他知道,本來他還是很屬意胤禛在背後輔佐胤礽的,經過這件事是不可能了,兩個人之間一旦有了隔閡,想要彌補是難了,尤其是這種事。

  胤禩此時消除了剛剛的驚訝之後,心裡還是很驚喜太子的表態的,看樣子太子也是拎得清的,只要競爭的人越少他們的勝算就更大。

章節目錄